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有趣的金属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科技方面的阅读能力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通过问题的设置(如何利用资源和怎样把金属钛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参与意识。活动方式基本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先扶后放;延伸活动以具体研讨和小组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举一反三部分可采取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的方式。活动准备教师:生锈的教棍、金属丝、棉线、塑料绳。学生:生锈的提铁条、木棍、金属丝、棉线、塑料绳各一根,撒、砂纸一张,铝片、石头各一块,废旧易拉罐瓶数个。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一根锈迹斑斑的教棍。请一个同学上台帮助恢复原貌。教师手指金光闪闪的教棍导入课题。谈话:同学们,看,老师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教棍,今天它生气了,谁能帮他恢复原貌?呵,多有趣的金属呀!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学习《有趣的金属》。(二)基本活动:金属的脾气1、做用砂纸磨掉铁条锈的实验各小组分别用砂纸磨掉铁条上的锈迹,观察有什么变化?(表面闪闪发光。)2、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指导比较请仔细观察铁条、木棍、棉线、石头有什么不同?(铁条表面闪闪发光,木棍、棉线、石头没有这种特性。)学生按个人实验—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顺序进行活动,最后达成共识:金属一般都有特殊的金属光泽,而非金属却没有这种特性。3、老师引导学生再做试验并谈自己的体验(1)把铁棍、木棍同时放在酒精灯上烤,会有什么现象发生?(2)把金属丝、棉线、塑料绳用来连接灯泡和干电池,你会有什么现象发现?(3)把一块铝敲打成薄片,再用同样的方法敲打石块,你会有什么发现?(4)把一块焊锡放在铁勺用炉火加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按个人试验-思考-小组研讨-全班交流的顺序进行活动,最后达成共识:金属一般具有延伸性,能够传热和导电,除汞以外在常温下都是固态。分组进行实验并谈体验:按小组实验-谈体会的过程进行。(三)延伸活动:铝和钛的故事1、从基本活动的几个实验中你发现了金属的哪几个特性?2、教师实物投影出示“八五”成果展中展出的钛合金产品,并让学生讨论:(1)投影中出示的这些产品是用什么做的?(2)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见不到这些产品?(3)故事最后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是个什么问题?你将怎样面对这个问题?(4)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怎样合理的运用?学生看图――读文――讨论――汇报通过讨论学习,学生明白“对钛的开发”是目前各国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四)举一反三:怎样利用旧的易拉罐1、学生思考――交流――亲自实践。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根据技术的什么原理利用废旧易拉罐的?(1)废旧易拉罐――王冠(金属光泽、延伸性)(2)废旧易拉罐――台灯(导电)(3)废旧易拉罐――回收,利用(易热熔化,常温下固态)(4)……3、对在活动中表现积极、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所做的几个实验,总结实验特性。2、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索;同学们,目前各国都在大力研究钛的开发,老师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努力钻研、探索,早一点把钛开发出来,为人类造福。指纹的研究活动目的通过活动,知道人的指纹互不相同,而且终身不变,进而使学生了解人们指纹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活动方式基本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和小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半扶半放;延伸活动以分组进行,小组汇报;举一反三部分,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组操作。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实验用具(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玻璃片、碘酒、细石膏粉等)及相关资料。2、学生准备:放大镜、白纸、印泥、餐巾纸及搜集的相关资料等。活动方式学生表演,老师引导演示,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分组游戏。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今天,咱们班的几位同学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有趣的小品。我感觉棒极了,你们想不想欣赏啊?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察,待会儿老师还有问题请大家解答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上场表演!教师:小品演得怎么样?小品中的公安人员是采取什么方法破案的呢?提取指纹是侦查机关的重要破案方法,那么你认识指纹吗?指纹有什么特点呢?这节活动课我们一块来做一些指纹游戏。通过这些游戏了解一些指纹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板书课题。)(二)基本活动:认识自己的指纹1、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自己的手指,初步了解指纹。2、教师:人的指纹很多,根据纹线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几类?(教师板书:弓形纹、箕形纹、和斗形纹三类。)(1)学生小组讨论。(2)各组代表发言分别介绍三类指纹的特点。(3)指导学生自由阅读本片活动资料的第一、二自然段,进一步了解三类指纹形状的特点。3、组织学生进行活动1对照三类指纹图形,借助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分析自己的指纹中有哪些和图形中的指纹相似,对自己的指纹进行分类。4、组织学生进行活动2(1)引导学生用放大镜先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并进行比较,再和小组类的同学之间进行比较,然后与其他的同学进行比较。1教师问:你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你和你的同学的指纹是否一样?2导入:同学们,分辩指纹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我们不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还需要把自己的观察判断用语言描述出来。A、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指纹有什么特点?B、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C、叫学生口头归纳指纹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的指纹是终身不变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指纹,绝对不会与别人的指纹一样。即使是一对孪生儿,其指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指纹可以用来证明身份。(2)出示图4(投影出示借据)教师问:这是带有什么标志的借据呢?为什么不用签名印章作为凭证?教师指导学生小结:因为印章和签名不能保证结借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印章签名都可以复制,唯独指纹不能复制。5、组织学生建立自己的指纹档案。(1)导入:刚才我们了解指纹的一些特性,怎样建立自己的档案呢?指导学生按左、右手指的位置把手指在印泥上按一下,然后在本片活动资料第二页表格印出。(2)各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的指纹档案。(实物投影)(3)评出指纹档案优胜者,对优胜组颁发集体合作奖。6、请大家欣赏漫画(各组讨论:这组漫画讲了一件什么事?看后你有什么看法?将给大家听听)教师小结: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知道把指纹看作鉴定身份的“凭证”。7、教师检查学生搜集指纹的特点及功能方面的资料。教师问:同学们,上星期,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让大家在课下搜集指纹方面的知识,你们搜集了吗?这么多人举手,太好了!下面一个一个的讲,看谁说得最好。(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2)小组推选好的资料上台展示给全班同学。(3)教师小结;同学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搜集指纹特点和功能方面的资料。内容丰富多彩,真是棒极了!要想使自己成为有知识、有学问的小博士,首先要学会从课外书籍中获得资料外,还要从电脑中寻找资料。(三)延伸活动:这是谁的手指1、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指纹的一些特征,并建立了自己的指纹资料库,为了加深对指纹的认识,现在我们来做两组指纹鉴别游戏。2、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教育学生要认真观察、分析和判断。(四)举一反三:巧取指纹导入:人的手经常接触各种物体,指纹就会留在物体表面,怎样才能把留在物体上的指纹取下来进行分析呢?现在我们来做两个实验。1、教师按照本篇活动资料第三页的要求进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2、操作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3、教师简单小结:这两个实验只是提供一些方法来说明问题,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各种先进的技术支持。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如何将印在其他物体上的指纹取下来?4、启发学生思考:公安人员为什么经常把指纹作为破案的证据?我们借助指纹的特殊性还能做什么/标准化的好处活动目的通过关于“标准化”知识的了解,参与制定标准化实践,使学生学习一种新的创造技法,强化创造意识,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学习“定一定”创造能力技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意识和能力。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新的发现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习惯,增强学生对创造发明的兴趣和情感。活动重难点理解“标准化”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定一定”创造技法进行创造实践。活动过程(一)引入1、这是秦始皇,秦始皇是一位很有创造性的人。在他之前,中国是一个小国,秦始皇把他们统一起来,建立了秦王朝。今天老师讲一个关于秦始皇的故事给你们听。2、出示问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哪些东西进行了统一的规定呢?这些规定有些什么好处?(学生边听边思考)3、小结:历史告诉我们,统一标准有时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人们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减少可能发生的错误和事故,对许多的事物做了许多统一的规定,也就是标准化。(出示:标准化)(二)做一做,试一试1、教师:就拿我们身边和我们有密切关系的事来说吧,我们造的的教室应该多大,教室里的照明有多亮,用多少日光灯,放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标准,同样是给我们同学们用的课桌椅,为什么有高有低呢?2、卫生室就有这样的标准,多高的身高就要做多高的课桌椅才合适。3、看了这个标准,你想不想知道,你现在用的课桌椅和铌的身高是否合适],下面我们做一个测量实验。每人桌上有一张小卡片,测量后根据实际填写。4、交流:多少同学的课桌椅是合适的?多少同学不合适,怎样换?5、思考:为什么要定这样的一个标准?小结:这就是标准化的好处(补充课题)。6、教师:像这样的标准不是随意定的,是经过许多测定后分析研究得出的,是非常科学严格的。(三)看一看,想一想1、定一个标准其实也是创造发明的一种技法,而且这样的技法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出示:定一定)2、出示图:这些图中的内容“定一定”什么?定一定有哪些好出?(电视机遥控器频道的设定:电台调频的设定:零件尺寸的设定。(四)信息汇总1、教师:除了这些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事物也有统一的标准?让我们把了解的信息装进“信息集装箱”里,看哪一组知道得最多。2、学生小组讨论,填写信息卡。3、交流,评比。4、每一组简单的介绍这些事物“定一定”后有哪些好处。(五)总结1、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发现其实人类社会中一切有统一的标准的事物都是一种标准化,而标准化给我们带来了方便、高效、准确。2、我们也知道了标准化是一种创造技法,能够定出一种标准是非常了不起的。3、在平时生活当中,还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有些事物它已具有标准了,有些人却不按标准办,一直到出现严重后果。这样的事你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在想一想哪些事物也应该有一个标准,怎样来定这个标准,以后我们继续研究讨论。瓷碗和玻璃杯唱的歌活动目的在动手实验操作时,通过对敲击声音的研究,培养学生对生活中有趣的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敢于想象、敢于探究的意识。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研究的能力。认识不同物体敲击声音是不同的这一规律,并了解敲击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重难点了解敲击声音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对声音产生探究的兴趣。活动准备教师:碗、杯子,不同材料的敲击物,打击乐数种,挡板。学生:课前了解声音的有关知识,准备不同材料的撞击用具:碗、钢盆、筷子、铁棍、水、沙子、米、布。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1、教师出示几只碗,之后,将碗放到挡板后面,提问:在这个档板后面我放了几只碗,其中有一只是有裂纹的,你用什么方法能够隔板知道哪只碗是有裂纹的?2、学生回答3、试一试师生共同试一试,找出有裂纹的破碗。过渡:这种方法还真能帮助我们找到破碗,下面就让我们用敲击的方法,让我们带来的瓷碗和玻璃杯唱支好听的歌吧!(板书课题)(二)让玻璃杯和瓷碗唱歌1、学生分组听瓷碗和玻璃杯唱歌(1)教师敲击不同的物体用不同的东西敲击会产生不同的声音,你们听。(教师敲击不同的声音)那你们今天带来了瓷碗和玻璃杯,你能想办法让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吗?咱们比一比,哪个组想的办法多、声音多?哪个组的音乐最好听?(2)学生分组,尝试让瓷碗和玻璃杯发出不同的声音。教师注意巡视,并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材料辅助,让瓷碗和玻璃杯发出更多的声音。2、学生分组演奏瓷碗和玻璃杯的歌。3、学生谈感受。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演奏,你有什么感受?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
本文标题:五年级下册综合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8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