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五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
8.鸦片的背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鸦片的危害、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以及列强侵略中国的暴行等基本史实,了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2、情感与态度通过揭露列强侵华的暴行,分析中国屡遭欺凌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了解林则徐禁烟的爱国壮举,培养学生爱戴革命先辈、热爱祖国的情感。3、行为与习惯体验历史,在体验中进行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等行为与习惯的培养。4、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影视片,查找材料,讨论交流,讲英雄故事等方法,让学生知道落后是国家受欺凌的根源,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前仆后继,奋发图强,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1、图片资料:鸦片及鸦片走私、人民英雄纪念碑、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圆明园废墟。2、影片资料: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收回香港、澳门实况录像。3、音像资料:《七子之歌》教学过程:NO:22第一课时一、历史的转折——从鸦片战争开始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导言,提问“中国古代有哪些让我们自豪的历史?”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有关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图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可是,到了近代,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却备受欺凌,遭到无数次的侵略和掠夺。教师展示部分图片,如:近代我国疆土的变化,中国人惨遭残杀的情形等。这段痛苦的历史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还得从鸦片说起。二、直面鸦片1、教师展示与鸦片、吸食鸦片等相关的图片,结合教材介绍鸦片。2、学生讨论:人们大量地吸食鸦片会产生什么危害?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1)对个人而言,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还会造成家庭贫困。(2)对国家来讲,将士吸食鸦片,会使军队战斗力下降;政府官员吸食鸦片会滋生腐败;百姓吸烟上瘾,不但会影响生产,还会给社会的安定造成隐患;与此同时,大量白银流入外国人的腰包,损耗了国家的财力。师:既然鸦片流毒危害如此之大,当时中国人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吸食鸦片?学生发言,教师小结:(1)容易上瘾;(2)市场上卖的鸦片太多了;(3)社会风气颓废,国民素质低下等等。4、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发言,提问:这么多鸦片是从哪儿来的呢?学生发言(种植、贩卖等)。教师总结:这都是英国一手造成的。三、鸦片叩开了中国的大门1、教师介绍英国: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全世界最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的技术革命),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工业十分发达,号称“世界工厂”。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工厂”吗?学生发言,教师小结:这个“工厂”消化功能极强,可以将大量的原材料在短期内迅速生产成人们所需的商品,只要商品售出,即可获得高额利润。为了获得高额利润,英国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中国市场广阔,又没有优质的工业品,英国人认为这是一个倾销商品的好地方,于是将大量的工业品运到了中国。2、你认为英国人运来的商品在中国会畅销吗?学生讨论,教师公布正确结论:不会畅销。为什么不会畅销呢?学生进一步讨论,然后发言交流。3、教师总结:1)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可以基本自给自足,对外国工业品具有天然的顽强抵抗力;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许广州一地与英国通商,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中国经济落后,购买力很低。3)因此,英国在中国能销售出去的商品十有限,而英国却要从中国进口大量他们需要的生丝、茶叶等货物,。这使它们企图从正常贸易中获利的目的不能实现。4、在利益的驱使下,卑鄙的英国人又找到了一种新的商品——鸦片,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武器来攻打中国。所以中国市场上的鸦片的数量越来越大,吸食鸦片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正如教材的叙述,向中国输入鸦片使英国的鸦片贩子一下子变成了百万富翁,可是,中国人却深受其害。有些地区的民众开始自发地与鸦片贩子作斗争,但仅凭分散的几个人的力量怎么抵挡得了强大的倾销势头。面对日益泛滥的鸦片,面对国破家亡的危险,你们能想出好办法搀救这种危机吗?请你们找找资料,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NO:23第二课时一、严禁鸦片,当务之急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有关鸦片危害、英国走私鸦片的主要内容。提问:面对日益严重的鸦片泛滥和国破家亡的危险,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学生各抒己见)2、教师介绍:在对待如何解决鸦片流毒的问题上,当时的中国民众都主张坚决抵制,但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却出现了分歧,分成严禁派和弛禁派两大派别,严禁派主张严禁鸦片,弛禁派主张放任鸦片走私。林则徐是严禁派的代表。林则徐多次给哪个皇帝上书,痛陈鸦片泛滥的危害?(答:道光帝)道光帝接受他的主张了吗?为什么?(答:接受了)教师引导:因为他认识到鸦片泛滥最终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你知道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哪里查禁鸦片?(广东)二、爱国英雄林则徐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林则徐其人。2、播放虎门销烟的影片资料,参考教材,让学生了解虎门销烟的大体过程。3、展示图片: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你知道这幅浮雕展现的是什么场面吗?为什么要将它刻在这么醒目的位置?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这是一次正义的爱国壮举,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开始,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话尊严和反对外国侵略者的坚强决心,林则徐是值得全国人民爱戴敬仰的民族英雄。让学生讲讲自己该学习林则徐的哪些精神?三、狂妄的心,用战争说话1、英国商人用商品打开中国大门的企图成功了吗?用鸦片作为武器打开中国大门的行为得逞了吗?被惹恼了的英国商人和英国政府会怎样呢?他们决定采用最原始也最野蛮的方式——战争,用战争迫使清政府屈服,近使清政府将他们所需要的一工拱手奉送给他们。2、18740年,英国以林则徐禁烟为借口,公然向清政府宣战。教师展示地图,简述经过:(1)战争爆发的标志是英国舰队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2)结束的标志是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这是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被迫向英国支付巨额赔款,并丧失了包括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等在内的大量主权。(4)战争的影响是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战争原因之我见英国与中国远隔重洋,从英国到中国至少需要四个月航程,它们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呢?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总结:(1)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需要。工业革命后,英国生产能力提高,需要不断地扩大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2)清政府腐败无能。战前,盲目自信、面对挑衅,又手足无措,既不能统一思想,又不去积极备战;(3)中国科学技术、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英国,不能避免被动挨打的局面。NO:24第三课时一、肥沃的土地,爱你没商量1、你知道鸦片战争使英国得到了一些什么好处呢?通过《南京条约》,英国的侵略权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面对这么多的诱惑,你认为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会袖手旁观吗?《南京条约》的签订大大刺激了其他资本主国家的侵略野心,在以后半个多世纪中,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对中国发动了十次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企图达到掠夺瓜分中国的目的。2、剪辑播放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片断,同时配音简要介绍战争的经过、结果和危害。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资料”,了解教材图表中几个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对于这些战后条约和影响宜淡化处理,只需了解,不需要深入分析。二、侵略者犯下了滔天罪行1、播放影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片段,使学生对英法联军的暴行留下直观而深刻的印象。看完录像,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愤怒的情感中感受爱国之心。)2、请几个同学分段有感情地朗读《秋谒圆明园》。展示图片:夕阳下的圆明园废墟。现在,北京市政府已决定重修圆明园的部分景点,对此曾经有人提出过异议,你认为重建圆明园有必要吗?为什么?(同学们可以各抒已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均给予充分的肯定。)3、播放与八国联军侵华相关的录像。学生分组有感情地朗读教材,揭露八国联军的侵略罪行。对于清政府赔款的数额,教师可将其折算(“两”是我国旧制的计量单位,1两大约等于31克),增强直观性。三、思考与练习想一想:中国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应该是强悍而富有的象征,为什么会遭受到这么多的侵略和屈辱呢?请同学们翻阅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NO:25第四课时讨论课1、提出问题: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在古代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古老的东方文明曾经推动了整个世界的进步,可是为什么到了19世纪以后,却遭受到这么多的侵略和屈辱呢?把你找到的答案讲给同学们听听。2、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略)归纳近代受侵略的主要原因有:(1)中外军事实力悬殊大。(2)统治者在生活中,极端腐化:在政治上,妥协退让,屈辱求和,极端无能。(3)统治者与农民阶级之间矛盾尖锐,没能发动群众抗击侵略,等等。3、播放一段反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录像。同时配音:现代的中国,国力大大增强,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国际地位提高,在1997年、1999年成功地收回了香港、澳门的主权(录像资料)。在不久的将来也必然会收复台湾,完成祖国的统一,继续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师:将来,我们的国家能不能更加繁荣昌盛,需要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共同努力,想一想,你将如何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呢?(学生各抒己见,袒露心声)播放《七子之歌》,学生阅读课后资料,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教学札记:课前安排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进行前期自学。当然不见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去查阅资料,理解资料内容,收集来的资料也不见得能恰当地解决以上三大问题。于是,我根据三个问题分别准备了三组资料,将它们制作成资料包,每个资料包里有四张资料卡,能集中解决其中一个问题。让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每一组拿到一个资料包,传阅资料包的资料,并思考讨论能够利用这些资料解决哪一个问题。在以往的课堂上,学生因为缺少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只能跟随老师的指引来学习,好像跟着香蕉走的大象。现在,老师提前为学生收集好资料,让学生“有备而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9、中山陵前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大生产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领导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革命历程及伟大历史功绩。了解中华先烈追求真理、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壮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奋发有为、立志为国的情怀。2、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辑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编历史短剧或角色扮演,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挥。3、通过图片、影像、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探究活动,让学生既能充分展示个性,又能与他人合作,学会处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1、教师先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和语言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根据以上情况合理分组,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报刊、网站,收集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2、制作有关课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教学过程:NO:26第一课时一、新课引入:1、课前小调查:先让一位穿中山装的学生走上讲台(或向学生出示中山装实物、图片),问学生:哪位同学知道这件衣服的款式?以活跃课堂气氛。然后展示课前小调查,说说你所知道的当地(或其他地方)用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学校、公园、街道等。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展示。2、教师结合中山陵的内容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直到今天仍有那么多人怀念、崇敬孙中山呢?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从而引入第一部分内容。二、“必须推翻清王朝”1、学生活动----讲故事。在学生活动之前投影孙中山像、名字来历与籍贯,再让学生看《孙中山的诞生地----翠亨村》。然后由学生分组讲述小故事----《孙中山听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学生知道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以前的一段经历,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太平天国历史(特别是反清英雄洪秀全)对少年孙中山的影响;二是在广州、香港读书时接触了新的思想
本文标题:五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9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