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整册)
1民族常识教学计划一、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每单元分十二课完成。教学要求及重点: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二、教学措施: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2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教学重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讲述法、情景法、启发式教学教学用具:录音机、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教师(适当评价)问: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学生甲:爱我中华学生乙: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3过渡: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新课: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师: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秦朝、隋朝、元朝等。教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学生沉默)教师: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教师适当提醒,如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等,但有一条措施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就是移风易俗。教师出示材料: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学生活动:结合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内容,说明对当时的鲜卑族和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思路:民族差异缩小、相互促进、融合、形成一个整体)。得出结论:(学生齐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学生活动: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吗?4学生参阅P97“姓氏的演变”材料,体会这一观点。教师补充: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改汉姓”,如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为最高门第。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姓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过渡)在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是怎么分布的呢?教师指导学生参阅《地理图册》八年级上册P8~9,归纳得出(并作解释):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格局。(教师联系本地情况教学。)问:你知道我们溧阳的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吗?学生可能知道一点,班级也许还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如有,则请该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一些情况)。教师介绍:我们溧阳共有11个民族,人数较多的是满族、朝鲜族、壮族、蒙古族、回族。其中我们的后周镇共有7个少数民族,共30户。(教师还可联系“兰州拉面馆”)。过渡: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二、坚持民族平等教师出示材料: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名额蒙古族24回族37维吾尔族22藏族26苗族21壮族44彝族20布依族7朝鲜族9满族20侗族6瑶族6白族4土家族15哈尼族4哈萨克族5傣族5黎族5傈僳族2人畲族2高山族2其余各少数民族代表各1人教师提问:①尽管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但在2000多名全国人民代表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5事务,共建美好家园。问:②那么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平等?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历史的角度: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实的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特别在中华民族面临外来入侵的时候,各民族人民更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一致对外。(如抗日战争)因此,各民族理应平等。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各少数民族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等,如元朝时,就将全国老百姓分成四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矛盾的加深。问:③过去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而新中国成立后却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那是为什么呢?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根源,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问:④国家怎样确保全国各族人民的平等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一方面结合材料得出:制度保证(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另一方面学生齐读P98《宪法》内容,得出:法律保障过渡:一家人在一起,有时会有矛盾和冲突,有了矛盾和冲突怎么办?(教师引导得出:要团结,不要分裂)三、坚持民族团结教师:你觉得56个民族有可能团结在一起吗?学生:有教师:为什么?学生: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教师:对,也就是说,各民族的团结友好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你能举例吗?学生举例:文成公主入藏、昭君出塞。教师:那我国各民族为什么一定要团结在一起呢?6学生回答:(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采取一系列措施,你能列举一些人和事?学生举例。(孔繁森等)教师出示图片:谁能介绍一下这两张图片吗?教师介绍第一张:这是2001年7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向西藏赠送的“民族团结宝鼎”。总高5米,重约3.5吨。宝鼎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面是一尊三足双耳的大鼎,象征着西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项事业鼎盛发展;中间的鼎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民族团结宝鼎”鼎名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题记。背面为相应的藏文翻译。其它六面的浮雕分别为“签订‘十七条协议’”、“民主改革”、“川藏、青藏公路通车”、“毛主席派人来”、“腾飞的西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历史性画面。鼎内铸有铭文“铸赠民族团结宝鼎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整个宝鼎古朴典雅,美观庄重。上座还铸有56条夔龙,象征祖国56个兄弟民族团结友爱,谁也离不开谁。座上铸有在西藏家喻户晓的“切玛”和“八吉祥”图案,象征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下部底座上有3层平台、21级台阶和5个大灯笼,寓意三个千年、21世纪和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教师:除了国家重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我们常州也非常重视这一工作,你知道吗?(学生可能不知道)教师举例:西藏民族中学。85年7月,响应国务院“智力援藏”而建。我们桐庐县根据少数民族家庭实际情况和条件,利用当地草鸡养殖项目的传统优势,通过与溧阳市兴竹畜禽养殖研究中心积极合作,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由养殖研究中心供应优质价廉的鸡苗,负责技术培训,提供饲养基础设施7和卫生防疫指导,并及时更新成品鸡销售信息;市民政局协调20户少数民族家庭参与养殖草鸡的项目,争取年内养殖数量不少于20000只。教师:然而,有些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韦,做出了人神共愤之暴行。今年的3月14日,西藏就发生了打砸抢事件。教师出示材料和图片:2008年3月14日,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不法分子对拉萨市区主要路段的临街铺面、中小学校、医院、银行、电力和通讯设施、新闻单位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造成的经济损失二点八亿元,一千三百多家商户和铺面受损。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3月14日下午,极少数暴徒在拉萨疯狂地打砸抢烧,纵火300余处,焚烧民宅、店铺214间。拉萨上空浓烟滚滚。3月14日下午,一伙暴徒在拉萨市朵森格路疯狂地打砸抢烧,冲击新华社西藏分社,并焚烧房屋。教师:藏独分子的行为是什么行为?有什么危害?学生:是分裂祖国的行为,这一行为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扰乱了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破坏了民族的团结。教师:3.14打砸抢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同时也留给我们深刻的警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学生甲:国家的繁荣昌盛总是与国家的统一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学生乙: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教师:3.14打砸抢事件发生后,一些爱好和平的人士纷纷表态,谴责藏独分子的暴行。中国政府表示要严惩藏独分子;“使用暴力、杀生,他们哪里是什么佛教徒?”台湾的海涛法师诧异地问道。8感谢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都会失败。——网友留言3.14打砸抢事件后,被采访一些藏民也对藏独分子深恶痛绝,希望过安定祥和的生活。教师:所以藏独分子的行为是不会得逞的,民族分裂是不得人心的。作为在校的中学生,我们也应该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过渡:作为一家人,我们不仅要团结,更要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教师:由于自然、历史等多种原因,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社会经济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教师举例)问:这种差距的存在有何危害?学生:不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也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等教师:面对东西部的差距,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办?学生:缩小差距,实行西部大开发。教师: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开工,西部
本文标题: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整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9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