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参
-1-第三十课:围魏救赵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了解有关孙膑的故事。教材简析《围魏救赵》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助。齐威王命田忌、孙膑率大军出征解救赵国。孙膑因势利导,避实就虚,一方面派兵佯攻襄陵,一方面直逼魏国都城,并在桂陵设下埋伏以逸待劳,最后大败魏军,解救了赵国。故事分四个部分:①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②田、孙商议,直取大梁。③佯攻襄陵,围魏救赵。④孙膑设伏,齐军大胜。故事赞扬了孙膑足智多谋,善于分析。建议本课用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1部分(1、2段):事情的起因。在这部分中可重点引导学生阅读,“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魏兵出征赵国,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抓住“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两个词,理解魏国的强大,庞涓率领的军队在攻打赵国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面对强大的敌人,齐国救赵国是不容易的。*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第2部分(3~8段):孙膑分析魏军的优势与劣势,与田忌商议,决定避实就虚,攻打大梁,不与魏军的主力硬拼。“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虚而入,直取大梁。”从孙膑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他过人的智慧。“乘虚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他的想法与众不同,判断准确、措施果断。*以逸待劳:指作战的时候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后再出击。*第3部分(9~12段):孙膑一方面让兵士佯攻襄陵,一方面逼近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得意洋洋之时放松了警惕,孙膑的计划顺利实施,一攻一逼让魏军消耗过大,出其不意的举动又令魏军人心惶惶。孙膑的计策不仅从体力上打败对手,更从心理上战胜对方。*佯攻:虚张声势地进攻。*怠慢:冷淡。*日夜兼程:白天黑夜赶路。*第4部分(最后两段):桂陵设伏,齐军大胜。孙膑在魏军必经之地桂陵设下埋伏,这里地势险峻,齐军以逸待劳,打得魏军措手不及。这里的“措手不及”写出了魏军来不及应付的狼狈,“溃不成军”表现了魏军大败时的惨状。*措手不及:临时来不及应付。*识字与写字教学:这课的生字要注意“佯”的读音。“岂”字在书写时,下半部分没有封口和出头,不要写成“巳”或“已”。“兼”字书写时要注意对称匀称。*课后1题要求学生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旨在培养学生有个性地讲述故事的能力。在读—讲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课后2题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课文内容。*课后3题句子中的词语用得很简练。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理解句子的意思。可参考:-2-⑴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反映了魏国强大的兵力。⑵乘虚而入,反映了避实就虚的策略。⑶措手不及,溃不成军,反映了“围魏救赵”的成功。*选做题: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词语积累,丰富词汇。教学设计参考一、感知课题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课文究竟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通读课文,注意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3.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词,开火车诵读,并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4.分小组分读课文。注意在评价中正音。5.读完全文,结合课后2题理清脉络。6.指导生字书写。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第1部分1.读一读,事情的起因是什么?2.魏国军队怎么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3.为什么在这种状况下,齐王还要去救赵国?(适当地引入“唇亡齿寒”的故事)4.读课文。第2部分1.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课后句子,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3.读孙膑的话,从中你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第3部分1.孙膑是怎样安排的?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读文,魏军的心里有哪些变化?3.从孙膑的安排中你体会到什么?第4部分1.事情的结果怎样?读最后一部分。2.为什么孙膑要选择桂陵这个地方与魏军交战?3.魏军当时是什么状况?4.读最后一部分,你想对孙膑说什么?四、讲述故事,拓展升华1.读全文,再次梳理课文脉络。2.小组内讲故事。3.指名在全班讲故事,交流评议。4.拓展推荐:充满智慧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如《弦高犒师》《宰相甘罗》等。参考资料☆军事家孙膑他是孙武的后人,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孙膑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孙膑在战术上因势利导,制造假象,用围魏救赵、避实就虚、减灶示敌等谋略使敌产生错误判断而自动就范,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特别是其创造的“围魏救赵”的战法,-3-为历代兵家所借鉴。著有《孙膑兵法》传世。☆孙膑与庞涓孙膑与庞涓本是要好的师兄弟,都跟随鬼谷先生学习兵法。庞涓求取功名富贵心切,学业未成,就投靠到魏国当了将军。孙膑继续求学,深得孙子兵法的精要,后被庞涓“邀请”到了魏国。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设计陷害孙膑,还假意关心他。孙膑遭陷被剔除了膝盖骨变成了残废,还为庞涓背写孙子兵法以答谢庞涓救命之恩。后来孙膑得知真相,后悔莫及,焚烧了兵书,并装疯麻痹庞涓。后来,孙膑被人救到齐国受到齐威王的重用。在马陵之战中,孙膑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迫使庞涓大败,自杀身亡,从而报仇雪恨。第十五课:迟到的奖赏教学目标1.利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联系上下文和根据自己已有的积累,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蒂姆无私奉献、一心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尚品质。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美词佳句。教学准备1.教师搜集有关蒂姆的故事和“千年技术奖”的有关资料。2.学生搜集万维网、互联网等相关信息。教材简析2004年6月15日,在芬兰的“千年技术奖”的颁奖仪式上,享有“万维网”之父美誉的英国科学家蒂姆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科学家。这是一项迟来的奖赏。十几年前,正是蒂姆无私奉献,万维网才成了因特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面对自己的发明对全球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蒂姆平静地说:“我只是发现了一种更为便利的利用已有资源的方法,我觉得自己和普通人一样。”文章共有5段,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是第1段,蒂姆在芬兰获得“千年技术奖”这一全球最大技术类奖。在2004年6月15日这一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里,蒂姆成为“千年技术奖”这一殊荣的第一位获得者,并领取了100万欧元的奖金。第2部分是第2~4段,回顾了蒂姆发明的万维网的作用、贡献和他的科学态度。出于自己工作的需要,蒂姆发明了万维网,并无私奉献出来,让万维网给全球信息共享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作为互联网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位,是他的发明让网络出现曙光并发出光芒,但他却为了科学的发展,放弃了知识产权和专利的申请,为人类营造了一个统一的网络世界。“风起云涌”的网络公司借助他的发明把一批人变成富翁,他却依旧清贫地安心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在他心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比金钱更重要。一个一心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家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第3部分是第5段,当“千年技术奖”颁发给他时,人们认为他当之无愧,而评委会惊人的一致,既是对万维网的肯定,更是对他无私奉献精神的肯定。本文采取了插叙方式,前面的课文中已有过插叙,学生应该不陌生,但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万维网的作用和蒂姆不计名利、一心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品质。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感悟蒂姆的品质和精神。建议本课用1~2课时。解读与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蒂姆获奖的时间(2004年),与下文的1989年的发明联系,便可知道这项奖赏的迟来。-4-*引导学生通过“至关重要”来理解蒂姆发明的重要和万维网的关键作用。*“”:是WorldWideWeb(万维网)的缩写。朗读时可读“三W(dabuliu)”。*蒂姆为什么不申请知识产权和专利?因为申请了知识产权和专利后受法律保护,不能任意使用,而要经授权或付费才能使用。而免费的技术更容易被广泛运用。*一批富翁的产生是由于“风起云涌”的网络公司,而网络公司的出现得益于蒂姆无私奉献的万维网的便捷使用。而万维网的发明人在万维网中却“分文未取”,仍旧清贫地进行科研。由此看出蒂姆“乐于奉献,安于清贫”的崇高品质。*风起云涌:比喻事物的迅速发展,声势浩大。*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就个人利益而言,蒂姆确实是傻,而就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的共享来说,蒂姆不仅贡献巨大,而且境界崇高。*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超凡脱俗:形容人品超过一般,不同凡俗。*引导理解在蒂姆看来,科学家就应该不拘泥于形式,不计报酬地把各种主意奉献出来,以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出示“也许……理所应当的”一句。这是对蒂姆的总结,也是对他的赞扬。引导学生从“超凡脱俗”和“理所当然”来理解。“超凡脱俗”指的是他的无私奉献让人在不可理解的同时油然而生钦佩;“理所当然”则是因为他的科学态度。至此,我们不由得相信:蒂姆获得“千年技术奖”这一殊荣确是“当之无愧”“理所当然”的!*识字与写字教学:“颁”字的字形应该提醒学生注意,“颁”字左边是“分”,不要写成“步”;“谋”的声调是二声,不要读成三声。“靡”是多音字,本课中读三声。*课后1题:旨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在文章中寻找答案。*课后2题: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用两个词语写一句话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联想。*课后3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要求学生在深入阅读课文后概括性地叙述。教学设计参考一、读题质疑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为什么要把这奖赏称之为“迟到的”呢?请通读课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2.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词,诵读,自主识记,并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3.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4.齐读,你能说说从文中得到的感受吗?三、细读课文,感受品质第1段:这迟到的奖赏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深入了解。1.默读。读了之后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如此巨大的荣誉和巨额奖金为什么要奖给蒂姆·伯纳斯-李?3.朗读此段。第2段:是什么发明给全球信息交流和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一个如此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还过着清贫的生活?1.默读,看看蒂姆的发明是什么,产生了哪些影响。2.从蒂姆发明万维网的目的你看出什么来?3.这个因工作需要而诞生的发明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万维网-5-的作用。4.什么是“至关重要”,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蒂姆的至关重要来?第3段:蒂姆是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快捷的互联网的开拓者,而他又为什么还要守着清贫的生活呢?1.默读。说说蒂姆为什么不申请知识产权和专利?2.大家讨论一下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3.这样做给蒂姆带来了好处吗?4.品读句子:一夜之间,一批富翁宣告诞生。而“万维网之父”蒂姆却分文未取,依然进行着自己清贫的科研工作。从这句话,你读出什么来?5.有感情地朗读。第4段:1.对唾手可得的远远超过所得奖金的巨大财富,蒂姆却毫不留恋地放弃了,他为什么要放弃?⑴朗读,你能说说蒂姆放弃唾手可得的财富的原因吗?⑵讨论:协作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是什么?⑶有感情地朗读。⑷读文,说说你对蒂姆说的这番话的理解。⑸“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你能体会出蒂姆是怎样不拘一格的吗?⑹读“蒂姆认为”的那一段话,感受科学家的高尚品质和精神。2.在科学家的眼里,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全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只要能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蒂姆可以贡献一切力量。3.面对自己如此伟大的发明,科学家却认为是理所当然,这表现了蒂姆哪些品质?有感情地朗读本段。第5段:1.朗读,找出文中人们对待蒂姆获奖态度的两个词。2.“当之无愧”和“一致”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3.带着崇敬的感情朗读全文。四、积累拓展,升华主题1.你能简单评价一下你眼中的蒂姆吗?根据你的评价,你觉得他身上的哪一点最值得你学习?2.朗读课文最后一段。3.抄写课后第
本文标题: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97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