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五年级语文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3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用心爱心专心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课。课文讲的是“我”在德国留学时,看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德国街头处处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我”被德国“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养花方式深深地打动,并由此感受到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和人性光辉。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用最精炼概括的语言点名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富有人文性价值。作者用优美自然地语言描绘优美的外国风光,让人徜徉在德国美丽奇特的境界里,潜移默化的营造净化心灵的氛围。在讲述德国养花奇特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揭示了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格教育,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内涵的作用。走向世界的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世界优秀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前面接触了以中国四大名著为主的传统文化后,本组教材通过选编介绍异域风情的课文,一方面通过品味、积累优美的语言,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一方面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开阔的文化视野。2.教学对象分析教育心理学认为,五年级学生在思维认知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在情意的发展方面,高年级学生情感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丰富,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并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个性特点。经过四年系统的语文学习,学生基本能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基本形成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能力。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的语文基本能力,在本课设计中,我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可用心爱心专心2能存在的困难点如下:1)对文中“脊梁”“莞尔一笑”“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的理解,能通过“脊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体会奇丽的景色和德国民族奇特之处。2)德国街头“奇丽的景色”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说是“奇特的民族”。3.教学环境分析由于学校已通过现代化教育先进区评估,现代化教学设备完善,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手段比较熟悉,本课教学设计也不涉及计算机网络手段反馈交流,因此本课选择多媒体教室为上课地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生字词语。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2.过程与方法:抓住“奇丽”和“奇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等方法,体会德国奇丽的景色和德国民族奇特之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德国风景与风俗的特点基础上,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2.体会德国街头奇丽的景色和德国民族奇特之处,从中受教育。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二)教学过程设计一、“人”字导入,点明主旨“人”字导入,点明主旨文化比较,感知“奇特”读写结合,感受“奇丽”耐人寻味,感悟境界用心爱心专心31.介绍季羡林资料。(初步了解季羡林,并激发阅读兴趣和对季老的崇敬之情。)2.播放《艺术人生·季羡林》季老谈“做人”片段。师板书“人”。我们第一天踏入学校学习认识的可能就是“人”字。“人”字写起来非常简单,却有大学问:如果说这一撇是自己的话,那这一捺就是——(生答:别人)是的,(手语:人)“人”字的结构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相互扶持,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就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互帮互助,这样社会才能和谐美好。其实不止在我们中国,在欧洲,有这样一个国家,那里的人们养花也养出了这样的境界。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自己的花上让别人看的》,来感受德国的异域风情。(板书课题,“自己”“别人”用红色突出)请大家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二、检查课文预习情况1.抽学生轮读课文,注意及时正音。(相机板书“脊”“莞尔”“颇”。强调“脊”“莞”“颇”字读音,女同学微笑解释“莞尔”)2.导语: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呢?请打开课本。老师想请同学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想,作者漫步在德国的大街上,看到这样的花,想到人们这样来养花及其目的,对这样的美景,对这个民族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请找出相关的语句。(课件出示)(指四名同学分段读书,随机进行纠正和激励性点评)三、文化比较,感知“奇特”1.引导学生找出表达学生感慨的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指导朗读,提示:如何读好感叹句。2.再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请同学们细读文章第二、三自然段,想想这里有什么奇丽的景色?这个民族有什么奇特之处?3.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的句子。句子1.“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接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课件出示语句)(1)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加以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提高。(2)点一名学生上名扮演德国人摆花,教师针对德国人养花与中国人的“不同”提问,扮演者给予回答。用心爱心专心4问题预设:花的“脊梁”是哪?(花的背面,只能看到花的枝干、叶子);这样养花是给自己看的吗?给谁看的?(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养花?(3)引导学生再读:德国人人爱花,却人人都将花最美的一面给别人看,这种做法实在是令人感到奇特、感到惊叹。你能读出这种惊奇来吗?(4)比较两国不同的养花方式,你愿意怎样养花?(中国注重家庭伦理,出示《论语》《孟子》等句子,中国人“家”的观念特别重;西方国家更注重人作为社会一份子的责任。)四、读写结合,领略“奇丽”句子2: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1)播放音乐,教师读第三自然段的2.3两句,学生闭目想想,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学生交流眼前所浮现的画面,老师加以点评。(3)再读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种奇丽的景色的?(4)你知道这里的花有什么特点?(花美。)从哪读出来?(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说明什么?(颜色多、鲜艳。)(5)出示课件:“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应接不暇”的图片加以理解,老师适当解释“山阴道”。(6)这画面你还能用什么词语形容一下?(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五彩斑斓、繁花似锦、鲜花怒放、千姿百态、婀娜多姿、花的王国、花的世界、花的海洋……)五、高尚境界,耐人寻味1.他们这样做季老先生很不理解,我们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用书上的语句说这就叫什么?(课件出示并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你们理解吗?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下节课再学习。六、作业:1.背诵第三自然段2.查阅季羡林有关的资料和作品。用心爱心专心5板书设计: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丽奇特人我花朝外开姹紫嫣红花团锦簇
本文标题:五年级语文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3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9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