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必修3_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同步练习(一)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1~4题。1.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A.被冲刷变薄B.气候干旱C.生物活动微弱D.秸秆还田2.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在(A)A.aB.bC.cD.d3.d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D)A.小麦B.玉米C.高梁D.水稻4.c处农业生产类型为(B)A.种植业为主B.畜牧业为主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D.淡水养殖业为主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曲线图,完成5—6题。5.积温值A地高于E地,主要是因为(D)①A地地处河谷,地势低②距冬季风源地远③纬度低,是温带④为山地背风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6.图示平原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B)A.冬小麦、玉米、大豆B.春小麦、玉米、甜菜C.甜菜、大豆、花生D.玉米、高粱、甘蔗7.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A)A.气候B.土壤C.地形D.植被读区域图,完成8~10题。8.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D)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9.关于图示地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C)A.气候较为干旱,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B.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年温差变化趋势是从乙到甲逐步递减10.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D)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多10、下列关于东北农业基地今后发展方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A、平原地区农业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B、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养畜牧业C、山区要大力发展林业,加快森林的砍伐速度,以满足国家的需要。D、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鹿、中草药材等。沼泽是在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综合体,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北大荒”由湿地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1~12题。11.下列有关三江平原的正确叙述是(B)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B.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一年两熟D.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12.沼泽遭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有(D)A.沼泽化、盐碱化面积扩大B.酸雨加重,土地荒漠化加剧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D.生态环境破坏,气候恶化(2010年合肥模拟)读下图,完成13~14题。13.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D)A.混交林B.针叶林C.水稻D.冬小麦14.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A.①河出现春汛B.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C.③地小麦黄熟D.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15.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B.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D.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北向南逐渐增多二.综合分析题1.读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单位:℃),回答问题。(1)该区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是。(2)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3)据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推断该区域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特点:成因:(4)图中P地的年较差大约是多少?与附近同纬度地区相比,其年较差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读下面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多选)()A.扩大生产规模B.提高机械化水平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D.改良品种(3)C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但现在“北大仓”却不再开垦荒地,原因是什么?(4)、对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各有哪些?3.坚持科学发展观,营造和谐社会,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读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例区域植被类型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年降水量(毫米)农业植被200~400600~620杂草类100~200小灌丛、碱蓬1~50380~390(1)综合图和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本区可能为________地区,并简要分析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A区域人口密度_______(大或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区域人口密度________(大或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同步练习(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AADBD6-10BADCC11--15BDDAA二,综合题1.(1)气温年变化幅度由低纬(南)向高纬(北)增大(2)黑龙江北部(3)冬季寒冷,南北温差较大;夏李温暖,普遍高温。冬季大阳直射南半球,该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间由北向南递增,北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区太阳高度较冬季大,纬度高的地区日照时间较长,南北得到太阳辐射的热量相差较小。(4)39°C左右与同纬度地区相比,P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其原因是该处地势较高(大兴安岭)。2.解析:东北地区发展水稻生产有独特优势:尽管纬度较高,但夏季高温多雨,且日照时间长,可以满足单季稻的生长需求。美国商品谷物生产的主要优点是规模大、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高。东北地区纬度高、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有大量沼泽分布,沼泽是重要的湿地资源,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2)ABCD(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4)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国家政策支持3.解析:结合经纬度可确定图示区域为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因而该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广布。本区内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由东向西水分、地形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人口密度也有很大不同。由于不合理开发,当地出现了黑土肥力下降的生态问题,应注意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答案:(1)东北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广布。(2)大降水多,土壤肥沃,作物高产小降水少,地表多流沙,土地盐碱化不适宜农牧业的发展(3)水土流失,黑土肥力下降退耕还林还草,保持黑土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营造防护林等过度开垦,只种不养,植被破坏等
本文标题: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必修3_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2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