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2010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1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亲爱的同学︰八年级的学习生活已步入中期,正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来吧,打开你的思维,让灵魂进行120分钟的愉快之旅。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加油!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绯.红(fēi)诘.责(jí)叱咄.(duō)深恶.痛绝(wù)B、轩邈.(miǎo)禁锢.(gù)愚.钝(yū)诚惶.诚恐(huáng)C、不逊.(xùn)黝.黑(yǒu)炽.热(chì)颔.首低眉(hàn)D、缥.碧(piǎo)搓.捻(cuō)觅.食(nì)期期艾艾..(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粗制滥造正经危坐头晕目炫剽悍B、冥思暇想甜言密语鞠躬尽瘁矍铄C、长吁短叹眼花僚乱迫不急待斑斓D、黯然失色明知故犯喧宾夺主窥伺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B、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C、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D、、由于作者当过多年的中学教师,他描写的学校生活栩栩如生....。4、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①,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5、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①从06年开始,在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列为中国国家“文化遗产日”。②首次第一年的主题就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③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浙江自然要大张旗鼓经历系列活动,让保护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全民运动,让守护精神家园成为一种全民意识。①②③6、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2(1)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黔娄之妻有言:“,不汲汲于富贵。”(3),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4)诗显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但愿人长久,”的美好祝愿。(5)《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的之妙的句子是,。(6)《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名著导读(3分)《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______》,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9、综合性学习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5分)①请你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这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2分)_______________②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请为你们班拟一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3分)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方式(两项以上):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藤野先生》(11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3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2自然段写了什么事情?(3分)11、上文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3分)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12、结合全文分析,第3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二)《拔掉那颗蛀牙》(14分)①她恨全家人。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4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513、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中的“蛀牙”指什么?(4分)14、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3分)地位尴尬,滋生仇恨疏远亲情()()()回报亲情,收获快乐15、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1)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2)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16、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3分)(三)课外阅读(8分)他离群索居,自我封闭,惟有大自然能给他一些安慰。特雷泽•德•布伦瑞克说,“大自然是他惟一的知己”,是他的庇护所。一八五一年认识他的卡尔•纳特说,从未见过一个人像他那样热爱花草、云霞和大自然,他似乎是靠这些活着。贝多芬自己写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爱田野……我爱一棵甚于爱一个人……”——在维也纳时,他每天都要围着城墙转一圈。从黎明到黑夜,在田野里,他独自散步,帽子也不戴,顶着太阳,或者冒着雨。17、选文出自《_________》,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2分)18、文段中的贝多芬生活痛苦,惟有大自然能给他一些安慰,从整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时期,贝多芬的最大痛苦是什么?(3分)19、列出贝多芬的一部音乐作品,并谈谈你读了《贝多芬传》的启示。(3分)6三、文言文阅读(一)(11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1、指出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A、故.虽有名马(所以)B、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C、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D、执策而临.之(在)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指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马之.千里者虽有千里之.能B、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而.伯乐不常有执策而.临之D、其.真不知马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25、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能成为“千里马?(2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6、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表达的感情。(2分)727、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3分)四、作文。(40分)28、水滴石穿是一种执着,愚公移山是一种执着。执着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着是热情的投入,是无私的付出。我们执着于自然探索,执着于友爱亲情,执着于兴趣爱好,执着于理想追求……人生因执着而精彩,世界因执着而绚丽。请以“执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
本文标题:人教版2010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2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