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邓稼先》导学案总第()课时设计人:纪芙蓉审核人:教师寄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2、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和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3、根据寓言,联系生活,解剖自己。学习重难点:【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课前预习:(相信自己,我能行!)1.在课文中找出下面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上拼音,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宰.割()署.名()奠.基()开拓.()元勋.()仰慕.()孕.育()选聘.()大厦.()无垠.()燕.然()签.字()颤.抖()筹.划()挚.友()嫣.红()铤.()黯.()曛.()彷徨..()()鲜.为人知()妇孺.皆知()鞠躬尽瘁.()可歌可泣.()至死不懈.()马革裹.尸()罗布泊.()2.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写一段话,至少使用上面的三个词语。3.朗读课文:第1遍只要求读清词句,第2遍边读边圈点勾画,弄清文章的大致脉络——思考:课文6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4.在文中找出直接评价邓稼先的语句。预习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仰mù()安huī()chóu划()鞠躬尽cuì()两弹元xūn()家yù户晓()shǔ名()diàn基()zǎi割()古罗布pō()2.对下列本文涉及的科学家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邓稼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巨大贡献。B.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作者,与邓稼先有着半个世纪的真挚友谊。C.钱三强,当代中国核物理学家。D.奥本海默,美国物理学家,被称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预习质疑:学习过程:一、导入:1.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曾写了一首诗来歌颂、悼念邓稼先──踏遍戈壁共草原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三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你从这首诗里获得了些什么信息?2.关于作者,你了解多少?和同学交流交流。二、预习交流:1、同桌交流,组间交流2、教师引导班内交流三、初读------整体感知1.课文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2.本文有一个人物叫奥本海默,他并不是文章的主要人物,但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篇幅刻画他的性格和为人呢?3.从上面相关语句我们可以看出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四、研读-----精讲点拨文章第五部分中有一段唐代散文家李华做写的《吊古战场文》,你能读懂吗?在这儿写这篇古散文有什么作用呢?(提示:用心理解这个短文所写内容)五、拓展延伸把你熟悉的大科学家介绍给大家,要求正确概括其主要事迹,反映人物特点,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达标检测:1.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鲜.为人知(少)可.歌可泣(值得)B.至死不懈.(松懈)家喻户晓.(了解)C.锋芒毕.露(完了)死而后已.(停止)D.知人之明.(眼力)层出不穷.(接连不断)2.根据句意,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A.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所以我和他很________(熟识,熟习)。B.在北京,见到________(分别,阔别)了22年的稼先。C.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________(震荡,振荡)。D.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________(重要,新生)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________(重要,新生)日子。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①“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超常;昼夜不断地筹划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②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③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级批改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总第()课时设计人:纪芙蓉审核人:教师寄语: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学习目标:1、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3.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重难点重点: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2、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难点:难理解的文言词语。课前预习:(相信自己,我能行!)文学常识:1.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2.臧克家(1905——2004)现代诗人,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被称为“农民诗人”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3、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可借助工具书独立完成,要求识记)赫.然()警报迭.起()锲.而不舍()兀兀..穷年()迥.乎不同()慷慨..淋漓()lì()尽心血心会神níng()气冲dǒu()牛群蚁排衙.()4、解释词语:(写到课本上)衰微赫然锲而不舍心凝神会兀兀穷年呕心沥血迥乎不同一反既而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无暇顾及目不窥园仰之弥高蚂蚁排衙5、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围绕这两方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检测:1.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B.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C.十年艰辛,一部“校补”郝然而出D.这个方面,情况就迴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仰之弥高(更加)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B.锲而不舍(刻)心会神凝(领悟)C.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迥乎不同(差得远)D.沥尽心血(滴)警报迭起(屡次)3.从中可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预习质疑:学习过程:一、导入:1.播放《七子之歌》了解歌曲内容。2.关于作者,你了解多少?和同学交流交流。二、预习交流:1、同桌交流,组间交流2、教师引导班内交流三、初读------整体感知1.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3.究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头发零乱,饭几乎不吃。(3)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四、拓展延伸:课后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诗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达标检测:一.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浠水(xī)硕果(shuò)锲而不舍(qì)B.弥高(ní)校补(xiào)迥乎不同(jiǒng)C.衰微(shuāi)迭起(dié)沥尽心血(lì)D.赫然(hào)凝结(níng)气冲斗牛(dòu)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1.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三、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1)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2)辛辛苦苦的一年到头这样做。()(3)形容气盛之势可以直冲云霄。()(4)写拜诗的兴致减少了。()(5)指整齐的排列着。()(6)全身心,精力集中的做某事。()四、指出下面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4)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五、简答题阅读课文“课文开头”至“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用不超过20字概括选文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意是(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是一处_________描写,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一个成语概括闻一多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________________课后反思: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总第()课时设计人:纪芙蓉审核人:【教学目标】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读音,掌握重点词语;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3.学习运用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4.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观。【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2.感受贝多芬的精神感召力,启迪学生应该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课前预习:一、通过查阅字典或借助课下注释给下列字词注音或解释。1、给加点字注音深邃.()磐.石()下颏.()含蓄.()踌躇..()()门槛.()捏弄.()喃.喃()重荷.()喧嚣..()()2、解释下列词语重荷:深邃:踌躇:含蓄:惹人注目:杂乱无章:二、知识链接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下联:炼钢铁意志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章(奥斯特洛夫斯基)三、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请同学们试着补充完整。“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客人”参观()──贝多芬下楼并开始()──贝多芬和“客人”()──()回忆往事。预习质疑: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预习交流1.同桌交流组间交流2.师生共同交流疑难问题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女佣眼中的贝多芬。(简要概括)四、小组合作探究: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3、“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4、“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5、“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达标测试: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蹲.伏(dū)下颌.(kē)头颅.(lú)B.重荷.(hè)踌躇.(chǔ)厌恶.(wù)C.门槛.(kǎn)磐.石(pán)小心翼.翼(yì)D.深邃.(sùi)喧嚣.(xiāo)喃.喃(nán)。2.辨音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弄模挑()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辨形组词聋()_______翼()_______槛()_______
本文标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3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