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年级三年级科目语文课题5、翠鸟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初审定稿使用人教学目标1、我能够自主灵活地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多种形式读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教学重难点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多种形式读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同步导案【自主学习】一、出示本课导学目标1、我能够自主灵活地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多种形式读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二、齐读学法指导:1、先自查生字,找出不认识的、难写的和易错的,用铅笔圈出来2、对学互相帮助对方解决生字问题,互相提醒易错的地方。3、小组内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共同探讨展示方案。【合作探究】小组内依据学法指导开始自学,师依次巡视掌握小组学习状况。【课堂检测】1、听写词语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又尖又长、清脆、疾飞、一眨眼、泡泡、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2、多音字组词()()()()晃尽()()()()【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导学反思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年级三年级科目语文课题5、翠鸟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初审定稿使用人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同步导案【自主学习】一、出示本课导学目标1、我能通过自学,了解课文是抓住翠鸟外形与动作上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的。2、我能通过关键词句了解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3、我能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二、齐读学法指导1、先自学每个自然段作者写了翠鸟的什么特点,用铅笔在旁批注。2、对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困惑。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展示方案。【合作探究】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翠鸟的()作者分别从()、()、()、()四个方面描写了翠鸟,其中()可以看出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从()可以看出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课前准备老师指导小组展示时,可画一画(由同学边展示画,其他组员边读本段)可夸一夸(用“这真是一只————的翠鸟!”的排比句来夸。)可写一写(模仿本段写写你心中喜欢的小动物。)2、第二、三自然段描写了翠鸟的()从第二自然段的()个句子可以看出翠鸟的叫声清脆、飞得快。其中()、()这连个词用的特别好,因为()。第三自然段()个句子写出了翠鸟在捕鱼,其中()个词可以看出翠鸟捕鱼的动作()。这个自然段把()和翠鸟作比较,突出了翠鸟的()。3、默读第四、五自然段。我们的脸为什么有些发红?我们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指的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的(),告诉我们要()。小组展示时,可写一写保护鸟类的标语;可唱一唱保护鸟类的歌曲等等。【课堂检测】1、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段落或句子背诵下来。2、用“尽管……还是……”造句。【课后作业】4、小练笔仔细观察生活中你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个你熟悉的小动物。小组讨论教师巡查板书设计导学反思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年级三年级科目语文课题6、燕子专列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初审定稿使用人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专列、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同步导案【自主学习】1、我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2、我能用我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蓝色通道和田字格中的生字。3、我要正确认读下列词语:专列、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4、我用查阅工具书或查词典的办法理解了加点的很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5、我要边认真看老师示范边书空下列生字,并能在练习本上练写几遍。尽我的努力写正确,写美观!洲骤涉踏载【合作探究】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响亮,读音准确,语速适当,并读出标点符号的语气。2、我要和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我通过读课文理清了课文的顺序是先讲了事情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然后讲了整个事情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赞扬了瑞士人民的______________精神。我知道这种先讲事情结果再讲事情经过的叙述方式叫______。【课堂检测】1.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一段。①学生分小组练习有感情朗读。②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③师配乐有感情朗诵。④学生进行配乐有感情朗读、背诵。学生讨论、欣赏。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后作业】一、我会拼,还会写。Ōuzhōushūshìpíláoqǐchéng()()()()tèshūchángtúzhòujiàngkōngtiáo()()()()二、我会辨析形近字,还会组词。殊()步()救()跋()珠()涉()球()拔()导学反思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年级三年级科目语文课题6、燕子专列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初审定稿使用人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3、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2、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同步导案【自主学习】感悟燕子面临的处境。(1)光彩夺目的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赶回,它们在瑞士境内遇到了什么情况呢?我要认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画出相关的句子。(2)我通过“气温骤降、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体会到了燕子的危险处境。(3)雪地里的燕子会是怎样的状况呢?我的眼前好像展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我此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感悟政府对燕子的关心保护。(1)正当这些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瑞士政府做出的决定是_______________,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决定!(2)为了保护燕子,瑞士政府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来____大家寻找燕子,我来放飞我想象的翅膀代表瑞士政府写几句号召的话。2.感悟普通居民对燕子的关爱之情。(1)居民听到政府的呼吁以后,居民们_____走出家门,冒着_______的春寒,顶着_______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_______寻找冻僵的燕子。(2)“从所填写的词语中不仅感受到了他们在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的____心情,还体会到了瑞士人民_______、_______的博大的爱心。(3)我要带着对瑞士人民的敬意再来读这些句子。3.感悟贝蒂对燕子的真情。(1)在这些普通的居民中,有一个叫_________的小姑娘最让我感动了,她不在乎脸冻得通红,只在乎_______________;她不在乎手冻得僵硬,只在乎_______________;她也不在乎_______________,只在乎_______________。我要夸夸小贝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感情地再读全文。【课堂检测】1、在大家的救助下,我和我的同伴带着对瑞士人民、瑞士政府、还有小贝蒂的无比感激坐上了“专列”,在临别之际我要对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简要讲述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然后诵读歌词。【课后作业】1.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在积累本上。2.请你为保护动物创作几条宣传标语或广告词,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导学反思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年级三年级科目语文课题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初审定稿使用人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森、郁、葱、湛、盖、犁、砍、裸、扩、栋、柴、喘、黎”13个生字。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读、赛读、等形式读课文。3、通过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读、赛读,在读中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同步导案【学法指导】按阅读提示,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查字典等方法学习生字词,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在学习中要多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之后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预习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标出小节。3、带问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二.字词自主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可运用增加或减少偏旁的方法识记,如:“包+口=咆、牛+利=犁、木+东=栋”等,也可用象形字加以识记,如:裸和棵、森和林、砍和次等方法识记。)【合作探究】1、自由研读,理解词句。(1)你从句子:“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根据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加以引导)(2)指导朗读自己试着读,怎么读才能读出人们砍树的随意性呢?(指名读,评议,体会重音)2、句子训练发挥你的想象力:补充下面的句子,想好后,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出示练习题)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想()......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课堂检测】一、比一比,组词。犁()栋()砍()喘()盖()黎()冻()次()端()盘()二、把下面的字换偏旁组新字,再组词裸()犁()咆()砍()三、发挥想象,补充句子。1、人们砍下的树木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2、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想()......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拓展延伸】小组讨论交流:“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课后作业】1.选正确的读音(1)山上的森(senshen)林郁郁葱葱(chongcong)。(2)天空湛(zhanshen)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3)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guoluo)露的土地。2、我国每年的()月()日为植树节,我还知道植树造林的作用有()。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森林()的河水()的天空()的土地()的工具()的家具()的斧头()的洪水()的小村庄导学反思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年级三年级科目语文课题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初审定稿使用人姓名教学目标1、我能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我能通过自学、讨论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3、我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重难点1、我能通过自学、讨论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是本课的重点2、我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难点。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同步导案【学法指导】1.先自己默读课文,了解小村庄前后的变化和原因,用铅笔标注。2、对学交流答案,解决难点困惑。3、小组讨论用什么方式展示学习结果。【预习导学】1、解释下列词语:裸露:应有尽有:2、自由读第一自然段。通过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村庄原来的美丽。3、熟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合作探究】1、对学、小组合作学习2—5自然段。小村庄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句话当中,“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指的是(),因为(),才造成了今天悲剧的后果。从中我明白了()。2、小组展示提示:可读一读,把小村庄的以前和后来对比读,再喊出保护环境的口号。3、可演一演,重点突出小村庄被毁后,人们的痛心后悔自省。【课堂
本文标题: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42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