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九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课件(共享)
课外古诗词简析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译文:战争的烽火逼近了京城,我的心中不禁热血沸腾。军令颁发将帅奉命出征,铁骑滚滚包围了敌方龙城。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呼啸的寒风杂伴着战鼓之声。宁愿做一名卒长去冲锋陷阵,也胜过我这样的一个书生。问题:1、诗歌借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要表达怎样的主题?直接抒发了自己愿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立功塞外的豪情壮志。问题2:赏析第三联采用的艺术手法?“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月亮,和这身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问题1: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诗眼就是“独”字,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问题2:谈谈你对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理解。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问题3:诗歌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主题?诗人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羌村三首》之三翻译: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客人来的时候,院子里的一群鸡正在乱叫争斗。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我把鸡驱赶到树上,才听到客人敲院门的声音。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来的是四五个村中老人,特地来问候我长期远行归来的。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手里都拿着器具,倒出来是清浊不一的酒。“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父老们都谦称酒味太淡,并说是因为黄黍地无人耕种的缘故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之所以无人耕种,(是因为)战争还未停息,年轻人都去东边打仗了。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我请求为父老们唱一首歌,以表示对他们在艰难之中犹对我有这种深情的惭愧。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一曲虽完,仰天长叹,座中各人都老泪纵横了。简析《羌》背景:诗人回到羌村,父老乡亲携酒慰问。主题:表达了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又表达了作者对动荡时局的悲叹。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译文: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登楼》简析背景:这首诗写于成都,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诗人客蜀已是第五个年头。上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有吐蕃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陕州事;随后郭子仪复京师,乘舆反正;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陷剑南、西山诸州。“万方多难”暗示怎样一种社会景象?在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万方多难”指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行文上,先写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属反衬手法。颔联描述山河壮观,写出一种怎样的意境?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颈联议论天下大势,表达作者怎样的信念?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于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分析尾联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忽忽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小结:当今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危楼落日,忧端难掇,聊吟诗以自遣,如斯而已!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翻译:你没看见走马川在雪海边,黄沙扬起茫茫一片,一直连接到天上。轮台到了九月狂风整夜地呼啸,走马川的石头像斗一样大,随着风势被吹得满地乱滚。现在匈奴牧草茂盛军马正壮,金山西边,烟尘飞扬,汉家的大将就要出兵西征了。将军的金甲在夜间也不脱下,半夜行军,枪戈相互触碰。风头凶猛锐利,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马身上的毛挂着雪片仍然汗气蒸腾,五花马身上斑纹的汗气立即变成冰。在幕帐中起草檄文砚台里的水也凝结了。料想敌军听到汉军出征定会惧怕,不敢短兵相接来交战,将士们一定可以在西门等候捷报。赏析:主题:诗人在诗中极力描写走马川一代环境的恶劣与艰苦,以此来衬托出征将士的英勇无畏,并预祝最后的胜利。内容分析分析: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1、诗中所描写的走马川一带环境特点如何?有什么作用?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走马川一带环境恶劣与艰苦。作用:以此来衬托出征将士的英勇无畏人对细节刻画得入微而生动,请举例说说其作用。“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划,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写作技巧: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全诗气势豪放,节奏急促有力,行文如流水,像进行曲一样激越豪壮。诗人对细节刻画得入微而生动,如果不曾有过亲身经历与感受,是无法写得如此真切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zhàng·返回首页历史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当时韩愈担任刑部侍郎。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大内”,韩愈上《论佛骨表》劝谏,结果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定为死罪,后经他人说情,才改为被贬潮州。•学习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被贬的原因申述忠心即景抒情交代后事紧扣(愤)返回首页•推敲诗句1、表达出怎样的感情?2、”横”、“拥”可以替换其他别的词语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横拥突兀、厚重雪厚,阻隔……艰难险阻沉痛惆怅返回首页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1、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时世艰难,岁逢灾荒,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们为生活所迫而流离失所,各奔东西。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战乱后田园荒芜,兄弟姐妹们辗转四处正在离别之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形影相吊孤零零如同千里单飞的鸣雁,离开故土而没有了根基,仿佛漫天飘飞的秋莲。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共望一轮圆圆的明月,此夜之中,分别五地的我们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完全相同。背景:在战乱时期兄弟离散主题:写诗人兄弟姐妹流离异地的状况,从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用意?比喻。“千里雁”一喻表现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一喻表现思乡之情。从而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品味“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说说它们好在哪里。望月而思乡,这种情怀在诗人那个时代是许多人都有的,诗人说出这一点,能引起散居异地的亲人们的强烈共鸣。雁门太守行(边塞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秋色中,遍地响起军号,号角声直冲云天;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本诗主题:主题:这首诗描写并歌颂了守城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颈联中的“起”字能否改为“响”?试具体分析用哪个更好。不能。“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一联,表现友军深夜驰援,驰援部队刚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号令,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声音低回沉重。“响”字着重强调声音的大小,而“起”字更具有动态,鼓面不起,声音就沉重低回。请说说作者引用“黄金台”这个典故的用意。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时值青年的诗人已经立下了报效国家的壮志。请谈一谈这首诗的色彩表现艺术。这首诗可以说是用奇异的色彩组成的,黑云、甲光、金鳞、燕脂、夜紫、红旗、玉龙,一系列变幻莫测的光和色组成了这幅战场的图画。这不仅从色彩上描绘出鲜明如画的战场景物和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也加浓加重了战场悲壮的色调,有力地烘托出人物壮怀激烈的爱国感情。•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东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词中的巧妙比喻: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眉神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上阕比喻的好处作者此处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眉眼盈盈处”的妙语双关:“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
本文标题:人教版九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课件(共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4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