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卷两套(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卷(A卷)部门:岗位:姓名:成绩:一、填空题(10×3分)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和(或)和(或)的组合。2、风险辨识是识别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常用的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价方法有法和法、两者分析的对象分别是和。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划分等级。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5、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⑶。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及和。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治理和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治理目标、、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10、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单项选择题(10×3分)1、是风险管控的基础。()(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3、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A)企业(B)中介机构(C)安监部门(D)主要负责人4、1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A)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B)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C)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D)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5、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A)统一(B)同行业应统一(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6、山东省省风险分级暂定为“()”四级A、红、橙、黄、蓝B、红、橙、黄、绿C、红、黄、蓝、绿D、红、黄、蓝、绿7、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A)事故控制(B)风险管理(C)隐患排查(D)安全培训8、工作危害分析法能够全面地分析出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A)作业活动(B)设备设施(C)安全设施(D)工艺操作9、当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得出企业风险的危险性分值大于时,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A)70(B)160(C)320(D)5010、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属于机制。()(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B)双重预防(C)标准化运行(D)安全管理三、判断题(10×3分)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小,而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小。()。2、危险源一定会演变成事故隐患。()3、企业应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4、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由以风险为重点向以事故为重点的转变。()5、企业了解自身存在的风险即可,无须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6、属地监管部门要将企业备案的“一企一册”中的1、2级风险点作为重大风险点进行管控()7、5级风险(蓝色风险):绝对安全。()8、3级风险(黄色风险):中度(显著)危险,无需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9、企业通过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自认为可以,无需验证。()10、“两体系”建设属于企业安全科的职责,与企业其他人员无关。()四、简答题(2×5分)1.企业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哪些措施?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程序和内容主要分哪几步?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卷(A卷)答案一、填空题1、(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2、(企业整个范围内)3、工作范围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作业活动设备设施4、(评价结果)(确定风险管控的优先顺序)。5、(红色)6、⑵(安全性);⑶(可靠性)。7、(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8、(整改)、(排除的难度)9(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措施)、10、(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二、单项选择题1、(C)2、(B)3、(A)4、(D)5、(D)6、(A)7、(B)8、(A)9、(A)10、(B)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企业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哪些措施?答: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等。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程序和内容主要分哪几步答:风险点划分、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风险、风险点级别确定、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双重预防体系考试卷(B卷)部门:岗位: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指体系与体系。2.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的组合。3.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和。4.常用的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价方法有法和法、两者分析的对象分别是和。5.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等的总称。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的过程。()2.安全检查表(SCL)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3.风险管控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4.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的过程。()5.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没有风险就没有危险源。()6.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7.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使: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不必管控,但必须落实具体措施。()8.风险管控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9.隐患治理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10.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红色、橙色、黄色、蓝色。()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C.安全性、必须性、可靠性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A.安全措施B.消防措施C.卫生防护措施D.应急处置措施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A、基础B、要点C、根本D、核心4.根据产生性粉尘作业分级指数,属于轻度危害的是()。A、G=20B、G=12C、G=4D、G=0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采用的方法的是()。A、工程分析法B、经验对照法C、检测检验法D、类比推理法6.隐患信息包括(多选):()。A.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B.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C.治理目标、治理措施D.责任划分、治理期限7.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8.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A.危险源B.作业行为C.隐患D.潜在风险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10.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步骤包括(多选):()。A、基础资料准备B、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C、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D、分级管控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危害因素辨识范围有哪些?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程序和内容主要分哪几步?双重预防体系试卷(B卷)答案:一:填空1.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2.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3.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4.工作范围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作业活动设备设施)。5.设施过程作业二:判断1.√2.√3.√4.√5.×6.√7.×8.√9.√10.√三:选择1.A2.D3.A4.C5.D6.ACD7.A8.B9.B10.ABCD四:1.危害因素辨识范围有哪些?答: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1)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程序和内容主要分哪几步?答:风险点划分、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风险、风险点级别确定、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
本文标题: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卷两套(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81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