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陕西中医学院中基教研室乔文彪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学说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辨证求因。2.掌握六淫、疫气的概念以及共同的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3.掌握七情内伤的概念及致病特点。4.掌握水湿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和致病特点。5.熟悉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致病特点。6.了解其他病因。概述一、病因的概念病因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各种原因。即“病邪”。二、探求病因的方法1.直接询问法:简便快捷,适用于单纯、直接的疾病。2.辨证求因——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以推求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属于辨证的一项重要内容。三、中医病因学的沿革1.秦国医和的“六气说”—阴阳风雨晦明2.《内经》的病因分类法—《素问·调经论》的阴阳分类法、《灵枢·百病始生》的“三部之气”分类法,均根据病邪损伤部位的不同而划分。3.《金匮要略》中的“千般疢难,不越三条”—根据病因的致病特征、发病途径以及传变规律分类。4.三因学说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三因学说”—病邪性质与发病途径相结合分类。外所因—外感病因(六淫、戾气--吴又可)内所因—内伤病因(七情、饮食、劳逸)不内外因—其他病因(外伤、虫兽伤等)病理产物性病因—水湿痰饮、瘀血、结石病因第一节外感病因一、六淫1.概念: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由六气异常变化形成。2.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外感性—自外通过肌表、口鼻侵袭人体;季节性—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时令病;地域性—与居住和工作环境有关;单一性或相兼性—可单独或共同致病;转化性—六淫致病后,其证型可发生转化。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总规律分季节:春—风、夏—暑、长夏—湿、秋—燥、冬—寒,火(热)无明显季节性。分阴阳:阳邪:暑、火(热)、燥、风。伤阳位、损阴液阴邪:寒、湿。损阴位、伤阳气。春(一)风邪(1)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1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病位游移不定(行痹);数变—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3)风为百病之长。易兼邪致病;致病部位广泛,变化多端。(4)风性主动。“风胜则动”如破伤风冬(二)寒邪伤寒(寒伤肌表)、中寒(寒邪直中脏腑)(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厥、冷痛(2)寒性凝滞,主痛;—(痛痹)“气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凝则不通,不通则痛。”(3)寒性收引;“寒则气收”—气机收敛,经络、筋脉、腠理收缩挛急。夏(三)暑邪伤暑(缓而轻)、中暑(急而重)暑厥严格的季节性{夏至-立秋};只有外感。(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热、烦(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炅则气泄”:口渴喜饮冷,神疲乏力。(3)暑多挟湿;身热不扬,汗出不畅,面垢眵多,舌苔厚腻。长夏(四)湿邪(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浊;—(着痹)沉重感的症状;秽浊的分泌物或排泄物。(3)湿性粘滞;—症状的粘滞性;病程的粘滞性(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于复发)。(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寒、湿之邪伤阳的区别气化失司脾阳困扰阳气轻、缓湿邪寒象、疼痛全身损耗阳气重、快寒邪特点部位方式程度病邪秋(五)燥邪(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孔窍(咽干口渴、鼻干、口唇干裂)、皮毛(皮肤干燥、瘙痒、脱屑)、二便(大便干结、小便短少)。故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2)燥易伤肺:肺喜润而恶燥,故易受燥邪损伤,而出现干咳,痰黏似胶,甚者痰中带血。火(热)温、热、火、暑的区别全身性较急外感或内生热为温之甚热全身性急骤只可外感暑性类火暑火性炎上急骤外感或内生火为热之极火由表入里较缓只可外感温为热之渐温症状发病来源程度邪气(六)火(热)邪—无明显季节性火既可指邪(壮火食气)亦可指正(少火生气)(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热象、趋上。(2)火易耗气伤津—“壮火食气”气阴两伤:口渴喜饮冷,神疲乏力。火(热)邪(3)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急迫—发病急,传变快;动血—灼伤脉络,而且迫血妄行;生风—劫伤阴液,筋失所养;且易引动肝阳。“诸热瞀(昏迷)瘈(筋脉拘急),皆属于火。”(4)火易致肿疡;—红、肿、热、痛;“痈疽原是火毒生”—《医宗金鉴》(5)火易扰心神。“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火易耗气伤津;火易致肿疡;火易扰心神。火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燥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着痹)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严格的季节性)暑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痛痹);寒性收引。寒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主动;风性善行而数变(行痹);风为百病之长。风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病邪二、疫气1.概念:疫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2.疫气的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4)致病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5)病后有免疫性。3.影响疫气发生和流行的因素(1)气候因素;(2)环境、饮食因素;(3)社会因素;(4)预防隔离措施。六淫与疫气的联系和区别联系:均为外感病邪,都经过肌表、口鼻侵袭人体;和内伤病因比较其引起的疾病均发病较急。六淫与疫气的区别较差多由邪气决定灾害强烈疫气较好与正气相关异常一般无、较弱六淫预后发病条件传染性病邪第二节内伤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内伤病因的致病特点自戕性;渐进性;虚损性;综合性。一、七情内伤(一)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易伤肝、心、脾。2.影响脏腑之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3.病情变化与情志密切相关。(二)影响七情导致内伤的因素1.社会因素;2.自然因素;3.个体因素。七情是否成为病因,一方面取决于情志刺激程度;另一方面与个体的心理耐受和调节能力密切相关。(三)七情与脏腑的关系:情志的产生以精为物质基础,情志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与五脏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但尤以心、肝两脏最易受损。二、饮食失宜饮食不节饮食失宜过饥——气血亏虚过饱——宿食积滞食无定时饮食不洁胃肠疾患;寄生虫病;急慢性食物中毒。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种类偏嗜;偏嗜饮酒。三、劳逸过度劳逸过度过劳劳力过度—劳则气耗劳神过度—暗耗阴血,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中精气过逸—久卧伤气久作劳损第三节病理产物性病因水湿痰饮瘀血结石一、水湿痰饮(一)水湿痰饮的概念:水湿痰饮是体内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湿—弥散无形,无处不到,易困脾。水—质地清稀,无处不到,易致肿。饮—质地适中,多停于胸胁、胃肠和肌肤。痰—质地粘稠;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分类饮的分类外感六淫、疫气七情、饮食、劳逸(二)水湿痰饮的形成支饮:胸膈—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咳吐稀痰悬饮:胸胁—胸胁胀满,咳唾引痛痰饮:胃肠—脘腹胀满,肠鸣漉漉溢饮:四肢—肌肤水肿,身体疼痛瘀血、结石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成(三)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1.易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如形成瘰疬、梅核气、瘿瘤、乳癖、痰核、阴疽等。2.致病广泛,症状复杂—眩、咳、喘、悸、呕、满、肿、痛。3.易蒙窍扰神—癫、痫、痴呆。4.病势缠绵,病程较长。5.易兼邪致病。舌苔多为滑、腻苔,脉象多见滑、濡脉。二、瘀血(一)瘀血的概念:瘀血指体内血液运行迟缓或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二)瘀血的成因:急性成因——外伤慢性成因——气滞、气虚、血寒、血热。二、瘀血(三)瘀血的致病特点1.瘀阻脉络,阻滞气血。2.影响新血生成。瘀血不去,新血不生。3.病证繁多,病位固定。(四)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1.疼痛:刺痛,位置固定,拒按,夜间痛甚;2.肿块:青紫肿胀,癥块,位置固定;3.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或柏油便;4.紫绀: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5.舌诊: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点);6.脉诊:脉涩或结代。7.其他症状:肌肤甲错;血渴;发热。三、结石(一)结石的概念:结石指体内湿热浊邪蕴积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二)结石的成因:1.饮食失宜:肥甘厚味、水质、柿子、枣。2.情志内伤;3.服药不当:钙、镁、铋、磺胺类药物。4.寄生虫感染:蛔虫。(三)结石的致病特点1.多发于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2.易阻气机,损伤脉络。3.病程较长,症状不定。4.阻塞通道,导致疼痛。5.易致湿热。第四节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环境污染医源性因素遗传性因素一、外伤(一)外力损伤——伤筋动骨。(二)烧烫伤——多为火毒,易伤阴。(三)冻伤——易伤阳,致气血阻滞。(四)虫兽伤1.蛇伤:分为风毒、火毒、风火毒。(1)风毒(神经毒):金、银环蛇、海蛇。伤口麻木,头晕痛,牙关紧闭,呼吸困难,昏迷等。(2)火毒(血循毒):络铁头蛇、蝰蛇、青竹蛇。伤口肿痛、发黑,寒战发热,皮下出血,黄疸。(3)风火毒(混合毒):眼镜蛇、蝮蛇。2.狂犬咬伤潜伏期(3个月内)2~4日后伤口红肿、疼痛、出血头痛、神疲、恶心、失眠、低热等症恐水、恐声、恐光、头痛、烦躁、流涎、抽搐。6日内二、寄生虫共同特点:腹痛,面黄肌瘦。蛔虫——脐周痛,睡时磨牙。钩虫——嗜食异物。蛲虫——肛门奇痒。绦虫——食欲亢进伴消瘦。血吸虫——腹胀、腹水、胁下痞块。三、医源性因素(一)药邪1.成因:用药过量;炮制不当;配伍失误;用法不当;滥用药物等。2.致病特点——起病较急;多出现中毒症状;加重病情,变生他疾。(二)医过1.成因:言行不当;处方草率;诊治失误;操作不当等。2.致病特点:类七情、药邪或外伤。四、遗传性因素胎弱胎毒如梅毒、鹅口疮等。特点:五脏精气血亏虚;五迟(立、行、齿、发、语)五软(头项、肉、手、足、口)中医分类现代分类遗传性疾病—遗传物质异常。先天性疾病—胚胎罹患疾病。复习思考题1.何谓辨证求因?2.何谓六淫?其共同致病特点有哪些?3.简述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4.何谓疫气?其致病特点有哪些?5.简述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6.何谓水湿痰饮?其致病特点有哪些?7.何谓瘀血?其致病的病症特点为何?8.何谓结石?其致病特点有哪些?谢谢
本文标题:中医基础理论病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8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