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写在前面的话关于中美电影的比较实在是有很多话可以讲,但是对于我这种知识储备不足,见识又没多少的大一学生,写这种似乎有些深奥和专业的东西实在是困难,更别提去发掘电影中的美学思想了。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发表了一些拙见而已。大致上是讲了中美的爱情片、喜剧片、动作片、战争片这些自己比较喜欢的类型,说起来更有话可讲。对于其它的诸多类型的影片以及对于比较专业的东西没有涉及。所以这是一个恨不全面的和恨不专业的比较,因此只想称这篇“论文”为文章或是作文,这倒不是自卑或是谦虚,实在是限于能力。对于中国的影片也是仅限于很小的范围,港台的影片其实有很多的好作品但是,基本没有提及,还是由于涉猎有限的缘故。关于有些电影的评论也借鉴了书本上或是网上的东西,但那些只是在自己没看过该片的情况下或是和自己的观点是切合的,或是公认的观点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感悟,以及一些剧情的概括。此外的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一些拙见,是对是错还望老师指点。关于电影的基本观点我的看法是电影是一种源于生活的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同时它又是一种产业和产品。达到这两个要素的完美结合便能产生一部好的片子。而且我认为电影的更重要的特征在于其艺术性,这种艺术性正是承载了生活中之种种,对美的褒扬,对善的肯定,对真的颂赞。在这样的影片中我们才能找到共鸣,才能说这部片子是艺术的,是美的。那么也就啰嗦到这儿吧,还请老师批评指正。11895年12月28日这天是所有电影人都熟悉的特殊日子,因为这天晚上在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影片-《火车进站》,当时的三十三名观众兴奋而好奇地盯着银幕,当一列火车将要“破幕而出”时,吓坏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惊慌失措、四处逃窜。那些闹出笑话的观众是幸运的,他们见证了人类史上第一部电影的诞生,《火车进站》与《浇水工人》、《婴儿的午餐》等影片共同完成了电影史上的第一次公映。从电影诞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百来年的历史电影经历了一个长久的发展过程,从简单的活动的影相到有情节的故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直到现在高度社会化产业话的制作以及各种先进的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一种娱乐工具,甚至一种交流的方式是逐渐走向成熟的。电影反映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当然是每一种艺术所具有的共性,这种综合了声、光、图、景等的艺术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总是在电影中获得或感动或气愤或伤心或同情或怜悯或开心或遐想的共鸣,我觉得这些都是一种美,因为调动了人们的共同的感情,人们在此刻不分身份之各异,不分学识之高低,不分种族之不同都能在电影中获得共同的心声。而只有人才具有如此之感,这就是一种美。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当然是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当然不只是经济会影响电影。文化,政治制度,社会环境,审美,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电影的各个方面,一部电影总是带有它那个时代的印记光从黑白和彩色电影的区别来说就是这样的,黑白电影反映了那个是代的保守和物质文明的不发达以及人们的朴素等等的特点而彩色电影却显示了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开放以及科技成果带给人们的享受。美国大家当然是再熟悉不过了,其历史上和当下的电影制作在世界上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地位。其高度产业化的运作以及高度自由的市场为电影的运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说到美国电影当然要提提好莱坞。好莱坞(Hollywood),本意上是一个地名的概念,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市区西北郊,是洛杉矶的邻近地区,约有30万居民。但由于当地发达的娱乐工业,现“好莱坞”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美国加州南部的电影工业。不过电影制片厂分布的范围早已不局限在好莱坞一隅,好莱坞与其周边的伯班克等市共同构成了美国影视工业的中心地区。1911年10月,一批从新泽西来的电影工作者在当地以为摄影师的带领下,来到一家叫布朗杜的2小客栈,他们将租到的客栈改装成一家电影公司的样子。这样,他们创建了好莱坞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内斯特影片公司。从那以后,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著名的电影公司有: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简称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CenturyFox)、华纳兄弟公司(WarnerBrothers)、雷电华公司(RadioKeithOrpheum,简称RKO)、环球公司(Universal)、联美公司(UnitedArtists)、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Pictures)。因此可以说美国的电影业之所以这么发达与好莱坞是分不开的,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这些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就把电影作为产业来做,并且一直蓬勃发展,当然会造就其老大的地位。那么再看看美国电影本身是什么样的呢。电影作为一种反映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涉及到反映生活真实度的问题到底是一成不变地反映生活的原貌还是要进行加工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前面已经说过电影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那么这种艺术的加工要达到怎样的度才能让一部影片成为至少是让大众喜欢而电影公司不至亏损的作品呢?“艺术加工”加工这个词似乎本身就是答案:加工到艺术的层面便是一部好的影片,并不是只要拿摄像机拍摄并在银幕上放映便是艺术。把拍摄的东西组织起来,流畅清晰合乎情理而又不破坏其真实性那才是一部影片的成功之处。被拍摄的事物再现银屏时总会增加一些东西,这些增加的东西正是判断影片成功与否,受大众青睐与否的标志。从好莱坞电影辉煌的30年代算起有无数的经典的美国电影诞生,像《乱世佳人》、《摩登时代》、《绿野仙踪》、《蝴蝶梦》在那时算是经典,即使在现在这些黑白片又怎能不打动人心,让人拍手称好呢?这说明电影中虽然会有时代的印记有的甚至是为现代人所抛弃的,但是一部经典的影片中肯定不只是反映时代的背景和故事,其中肯定还会有超越种族、政治、文化、习惯、历史、地理的让人们共同感动的东西。张艺谋曾说:“电影在艺术上应坚持民族主义,在艺术命题上应坚持人类共通的精神,电影打动你的不是那个历史条件,社会氛围,历史背景,文化背景,而是人性的故事,人的性格、精神。”那么我想先看看人们共通的精神之爱情。关于爱情美国影片中反映这方面题材的片子实在是多得不可计数电影《魂断蓝桥》便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影片:一辆军车停在了滑铁卢桥上,英军上校罗依.克劳宁从车上走下。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独自凭栏凝视,二十年前的一段恋情如在眼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芭蕾舞女演员玛亚在滑铁卢桥邂逅了高级军官罗伊。由于战争的原因,两人决定马上结婚,但就在婚礼即将举行的前一天晚上,罗伊接到命令,部队当晚开拔。玛亚无意中看到了罗伊的名字在阵亡名单中。此时罗伊的母亲来看她,尽管这位贵夫人非常和蔼可亲,但此时的玛亚已情绪混乱、言语无礼、不知所云。为了维持生活,玛亚和她的好友都沦为街头应招女郎。罗伊并没有死,他回来了。玛亚的遭遇使她无法面对与罗伊的婚姻及罗伊家族的显赫地位。她来到滑铁卢桥,毫无畏惧地向一辆辆飞驰的军车走去……这种爱情似乎是一种悲剧就像莎翁笔下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一样,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这是让人惋惜和怜悯的。“怎能把老朋友遗忘/我时常这么想/怎能把老朋友遗忘/和往日那好时光/希望你改变主意/把你的爱带给我/甜蜜而完整的爱/我会把身上的所有全给你/让我们举杯共祝/友谊地久天长”-这是电影中多次出现的插曲《友谊地久天长》可是结果却偏偏不是这样,主人翁一个香消玉殒一个抱憾终生。人们在扼腕叹息的时候不禁产生了对这样一种真爱的向往和追求,这部片子中的爱情主题是永远让人们向往和怀着神圣和敬仰的感情的。这部片子主题是表现爱情而其中也暗含了对战争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和夸赞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所追求的,从而反映到了电影中。这便是对生活的再加工真实地反映了生活现实却又高于生活现实给人们带来了思索和向往。3再看看美国90年代的一部爱情片《泰坦尼克号》这部耗资两亿多美元的影片堪称绝对的经典相信大家一定看过本人也看过三遍,每一次都会发现影片中的反映的细节之处,都会给人带来震撼和感动甚至让人流泪。剧中刻画的人物个个都是那么的生动和丰满。男主角杰克潇洒而不羁这样一个住在下等仓虽然生活毫无定式,不拘小节甚至是有点毫无目的落拓的的青年,就连他的船票也是赌博赢来的确遇上了出身贵族的漂亮而高贵的罗斯,并且第一眼看见她就爱上了她就梦想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那么其实在美国的价值观里杰克的这中性格和作为是怎样的评价呢?他其实正是美国式的价值观的表现:自由、自信、充满激情和幻想、敢作敢为、幽默、浪漫、绅士、勇敢、突破传统、乐观…在电影中杰克后来也表现了他的经验丰富敢于和乐于为爱而牺牲以及他为爱情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赞誉的。这两个身份悬殊地位悬殊的人却敢于冲破传统勇敢地结合在一起,杰克不因自己身份卑微而勇敢地向罗丝表达爱意并且帮助她摆脱那些所谓贵族的生活的烦扰和束缚,让自己带给她快乐和笑声。他甚至教罗丝吐口水这在那些所谓的贵族看来是可能的吗?而罗丝这样连口水都不会吐的贵族小姐起初受到她妈妈和有钱的未婚夫的阻挠下也对杰克产生过动摇。但她毕竟也是一个充满叛逆精神的姑娘,她甚至开始要想跳海自杀来结束这种无聊的生活的束缚,幸好是杰克就了她并且带她参加下等仓的舞会和那些“地位底下的人”一起跳舞,一起喝酒,一起疯狂。这段故事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这两个年轻人的鲜明的个性和他们在一起真正产生爱情的快乐的时光,同时很多细节都表现了对资产阶级的那种虚伪的作风和生活那中势力和对金钱的贪欲进行了讽刺,歌颂的是人们所共通的对真爱和自由以及那种敢于反抗的精神的赞许和肯定。其间有很多画面简直可以作为艺术品收藏,如杰克和罗丝拥立船头,在夕阳晚照中这对恋人作出飞翔姿势,整条大船的巨大与两个人的微小形成对比似乎诺大的世界只有这对恋人的存在,他们忘记了尘世,忘记了烦恼,忘记了世俗的条条框框,他们尽情享受这美丽的爱情。作为一部以爱情为主线兼有灾难描写的片子表现的东西的确的很多的。如船沉之际几个音乐家镇定地拉着提琴,洪水降至仍然相拥卧在床头共对灾难的老夫妻,还有在慌乱中脱下中枪死难朋友的救生衣的描写,妈妈给两个小孩边讲故事海水边涌进舱内的场景,一直拒绝穿救生衣的英国绅士,让位给小孩的高尚女士,萎缩的轮船设计师,深感内疚的船长站在驾驶室等待海水淹没自己…到了后来巨轮断裂直至沉入水中那段特技描写,人们在绝望和痛苦中挣扎呼喊,灾难场面的真实再现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其表现的人类在面对灾难时的种种表现导演本身并不对这一系列的表现作评价,而是真实的还原人性的深层次的一面善恶美丑在这一刻尽显无疑,有镇定、有慌乱、有无私、有卑劣、有恐惧、有安然…置身与于那种环境下的人性也许真的就是那样的境况,所以灾难的场面不仅给人带来感官上的触动也引发了人们自己的深思。对几十年前的灾难的再现依然能带来如此的效果,可见这位导演在反映生活时是真实的,也是高于生活的。对于灾难的描写也没有忘记杰克和罗丝的爱情的穿插当他俩双双落水时在冰水中的那段对白不知感动了多少观众,那是对爱情和奉献的升华:ROSE:IloveyouJack.JACK:No...don'tsayyourgood-byes,Rose.Don'tyougiveup.Don'tdoit.ROSE:I'msocold.JACK:You'regoingtogetoutofthis...you'regoingtogoonandyou'regoingtomakebabiesandwatchthemgrowandyou'regoingtodieanoldlady,warminyourbed.Nothere.Notthisnight.Doyouunderstandme?ROSE:Ican'tfeelmybody.JACK:Rose,listentome.Listen.Winningthatticketwasthebestthingthatever4happenedtome.JACK:Itbroughtmetoyou.AndI'mthankful,Rose.I'mthankful.JACK:Youmustdomethishonor...promisemeyouwillsurvive...thatyouwillnevergiveu
本文标题:中美电影的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92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