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华传统知识大赛--民俗篇
中华传统知识大赛“民俗篇”1.刺绣是指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中国四大名绣是指()、蜀绣、粤绣、苏绣。A.顾绣B.闽绣C.鲁绣D.湘绣2.南翔小笼馒头,传至今日已有100多年历史了,它由南翔镇日华轩点心店主黄明贤始创,素有()、馅多、卤重、味鲜之美誉。A.皮薄B.皮厚C.重油D.咸鲜3.历史上随着岁月如流,上海陆地继续向东伸延。唐代武德初年(618年)时,在长江入海口有东、西二沙洲露出水面,“渐积高广”,这就是今日()的前身。A.崇明岛B.长兴岛C.横沙岛D.洋山岛4.1912年开设的()是上海第一家游乐场,位于浙江路新新舞台屋顶。它与随后涌现的其他游乐场一起,奠定了游乐场在市民日常娱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A.新世界游乐场B.大世界游乐场C.楼外楼游乐场D.小世界游乐场5.上海话,俗称沪语、上海闲话,属于吴语范畴。广义地从行政和地理上讲,还应包括郊区的六大方言,即浦东方言、松江方言、嘉定方言、崇明方言、金山方言和()方言。A.宝山B.苏州C.川沙D.吴江6.重建于宋代的龙华塔,砖木结构,七层八面,每层飞檐高翘,角挂风铃,姿态雄奇,造型美观,玲珑剔透。相传是三国时期()为孝敬父母而始建,故又名报恩塔。A.曹操B.刘备C.孙权D.诸葛亮7.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男女婚姻乃承天地阴阳之性配合而成。在民间信仰中,()是象征婚姻和美的神仙。A.寿星B.和合二仙C.财神D.司禄神8、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发展,常演不衰的经典称为“八大曲”。以下不属于八大曲的是()。A.《行街》B.《云庆》C.《四合如意》D.《瀛洲古调》9、年轻人谈恋爱,在各地方言中各有不同的有趣说法。上世纪下半叶,上海人习惯把年轻人谈恋爱叫做()。A.做朋友B.认得朋友C.扛朋友D.轧朋友10、以下沪语词汇中,没有外来语成分的是()。A.老虎窗B.热水汀C.老克勒D.轧三胡11.古代有“四方四神”的民间信仰,并以四种神兽名之,龙、凤、()、龟并列合称“四灵”。A.麒麟B.蝙蝠C.蛇D.蟾12.早年被沪上民众称为“四大金刚”的是豆浆、油条、大饼和()。A.粢饭B.馄饨C.泡饭D.八宝饭13.今上海地区大部原属古代松江府。西晋文学家(),字士龙,华亭人,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后人因此称松江为“云间”。A.张华B.陆机C.陆云D.嵇康14.元宵节时女性()的习俗,是我国长江南部地区沿袭下来的一种古老习俗。女性于元宵或正月十六夜相率出游,历三桥而止,以祛疾病,是老百姓避灾祈子求福的祈禳活动。A.走三桥B.放鞭炮C.拜佛爷D.种果树15.上海简称“沪”。关于“沪”字本义,有很多说法,但多数人认为是(),体现了上海地区独特的地理生态。A.城堡B.捕鱼工具C.门户D.河流名称16.顾绣起源于明代的上海,因其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又以临摹宋元名画为长,故称“画绣”;又因出自顾家,又被叫作“顾绣”。当时上海城内有一个著名的园子,叫(),是顾绣的起源地。A.露香园B.豫园C.半淞园D.古漪园17.上海著名的编织工艺徐行草编,其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A.芦苇B.稻草C.苎麻D.黄草18、汽水在清朝同治年间输入我国,初称之()。中国人自己办的厂要首推1906年苏州瑞记公司和宣统元年的上海惠华汽水厂。A.印度水B.荷兰水C.东洋水D.挪威水19、小校场又称旧校场,是上海城隍庙附近的一个地名,清代后期是上海年画的主要作坊和商业街。这里印刷的年画称“小校场年画”,是年画的重要品种,它是以()印刷的。A.木刻雕版B.珂罗版C.石板D.铜板20.我国汉地佛教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佛的化身,龙华寺是其道场。“布袋和尚”于农历()初三圆寂,于是世人每逢这一天就举办集礼佛、商贸、娱乐、旅游一体的综合性庙会以作纪念。A.正月B.三月C.五月D.八月21.春联,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祈愿。五代十国时,()在桃符上写了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A.孟知祥B.孟昶C.王建D.王衍22.上海俗语原本是吴语的一部分,由于上海话所处的特殊环境,因此词义往往被赋予新的意义。比如上海俗语中的“老门槛”,就意为()。A.房子门槛很旧B.房子门槛很坚固C.人很精明D.人很聪敏23.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凡是到上海的内地人,有两件事是他们必做的,一是吃大菜,二是坐马车。大菜就是(),马车是西式的四轮马车。如果到了上海而没有尝试过这两样东西,就等于白去了,会被人笑话成老土。A.吃“满汉全席”B.吃西餐C.大吃一顿D.吃一大桌菜。24.本帮菜是上海地方特色菜肴的简称,主要以上海地区传统菜肴为主,吸收十余个帮口长处,融汇西菜风味而成。以下上海的老字号饭店中,()是著名的本帮菜馆.A.老半斋B.德兴馆C.绿杨邨D.大鸿运25.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这种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典型的旧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中,亭子间一般位于()的上方。A.马桶间B.后客堂C.西厢房D.灶披间26.早在宋代,随着海运商贸发展,闽浙一带商人逐渐将自己家乡的信仰风俗带入到了上海地区开始传播,松江当时就有了妈祖庙。现在,松江方塔园每年三月二十三日都举行祭祀妈祖的活动,园内的天妃宫大殿是从()迁移而来的。A.黄浦江边B.白莲泾边C.苏州河边D.虹口港边27.1935年,上海举行了首届青年男女集体结婚仪式,称为“集团结婚”,其举行的地点在()。A.国际饭店B.跑马厅(今人民广场)C.民国上海市政府(今江湾地区)D.外滩28.据传,原来的黄浦江是条断头河,后来()不辞辛劳地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A.孙策B.春申君C.陆机D.秦裕伯29.从2009年开始,民政部要求积极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鼓励倡导不保留骨灰的埋葬方式。早在1993年,上海首次植树葬活动就在()举行。A.奉新公墓B.万国公墓C.天马山公墓D.回民公墓30.九子游戏又称弄堂游戏,是过去上海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苏州河边现在有个以老上海儿童游戏为主题的“九子公园”。以下()不属于这个“九子”概念范围。A.打弹子B.滚轮子C.跳筋子D.刮香烟牌子31.以前上海有一种店叫做“荐头店”,其实它是古代()的一种俗称叫法。A.剃头店B.职业介绍所C.美容院D.刀具店32.三林塘在宋代就有三林浦的名称,别称“筠溪”,史料记载特产众多。以下除()外,其余为三林塘的著名地方特产。A.崩瓜B.刺绣C.酱瓜D.酥饼。33.行业神崇拜源于从业人员对行业创始人的崇拜,在行会出现之后,行业神便转化为各种独立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保护神。旧上海许多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神,其中水木业崇奉的行业神为()。A轩辕B葛仙翁C鲁班D关帝34.上海开埠以后,很快就成为中国著名的工商城市,一些延续至今的职业也是在当时就出现的,比如旧上海生意场中的“掮客”,现在就称为()。A.快递B.送货人C.中介D.搬运工35.()是近现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社诗人。《中华全国风俗志》是他在上世纪20年代初编成的一部全国风俗百科全书,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至今为中外文化学术界,特别是民俗学研究者看重。A.黄炎培B.蔡元培C.钟敬文D.胡朴安36.现今的豫园商城位于原先上海县城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著名的上海风情旅游地区和中心商业区域。下面四种糖中,()是豫园商城的特产。A.大白兔奶糖B.话梅糖C.奶油椰子糖D.梨膏糖37.本帮菜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后渐由原来的重油赤酱趋向淡雅爽口,别具江南风味。下列除()外,其余都是上海本帮菜的著名菜肴。A.虾子乌参B.草头圈子C.八宝辣酱D.蚝油牛肉38.中山装是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中山装的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A.忠孝节义B.礼义廉耻C.福禄寿财D.勤俭节约39.八仙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和()八人组成。A.后羿B.女娲C.吴刚D.曹国舅40.春节里喝元宝茶,是江南地区春节饮茶风俗之一。元宝茶内需有(),寓指“恭喜发财”之意。A.金橘B.柠檬C.薄荷D.青橄榄41.中国有敬老习俗,旧时给老年妇女祝寿的时候,往往要送画有()图案。A.麻姑B.老寿星C.王母娘娘D.九天玄女42.石敢当通常立于街巷之中,特别是丁字路口的拐角地方,其作用是()。A.辟邪B.祈福C.求财D.保平安43.陆游《初冬绝句》:“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例缘乡味忆还乡。”这里所说的“菰”指的是()。A.茭白B.慈姑C.莼菜D.荸荠44.居住在石库门里的人,在天气晴朗,特别是冬天没有寒风的日子里,在自家门口或弄堂里享受暖洋洋的日光,上海人把此事叫做()。A.孵太阳B.照太阳C.孵豆芽D.跑弄堂45.秦裕伯传为宋带诗人秦观八世孙,殁后,被朱元璋追封显佑伯,为上海县城隍正堂,历明清两代不变,其纪念馆在()。A.召稼楼B.七宝C.泗泾D.城隍庙46.海上画派,系国画画派之一,又称“海派”,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当时其代表人物虚谷、()、吴昌硕和蒲华,称之为“清末海派四杰”。A.任伯年B.朱熊清C.张熊祥D.黄宾虹47.旧时,女孩子一般用()来染指甲。A.凤仙花B.牡丹花C.茉莉花D.栀子花48.上海()地区的农民画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该地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A松江B金山C奉贤D嘉定49.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一种独具上海地方特色的说唱形式(),一般以小锣或三巧板伴奏,常用锣先锋、三巧赋等曲调,很多艺人一边说唱一边推销梨膏糖。A滑稽戏B相声C小热昏D独脚戏50.上海的中秋节,除了月饼以外,会有三样食品热销,它们分别是()。A.芋艿鸡蛋蚕豆B.蚕豆土豆鸭子C.毛豆芋艿鸭子D.鸭子鸽蛋土豆51.上海哪个地区的哭嫁歌和哭丧歌被列入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A.崇明堡镇B.松江新桥C.奉贤庄行D.浦东南汇52.过去通常开在弄堂口出售日用品的便利小店,且多为家庭式经营,上海人将这类小店称之为()。A.老虎灶B.方便店C.日用店D.烟纸店53.上海解放后最早规划和建成的工人新村是()。A.田林新村B.幸福村C.曹杨新村D.天山新村54.端午节,人们会在家门口悬挂(),用来辟邪和驱瘟解毒。A.菖蒲艾叶蒜头B.艾叶柳条香囊C.菖蒲柳条布老虎D.香囊菖蒲桃木55.“为了改良汤圆携带不便的缺陷,在汤圆表面裹上豆粉”描述的是上海哪一种有名的点心?()A.老虎脚爪B.海棠糕C.擂沙团D.蟹壳黄56.早年上海正月初五迎财神,一般备()为祭品,又称“元宝鱼”。A.鲫鱼B.多宝鱼C.金鱼D.鲤鱼57.上海民间风俗认为66岁是道关,每当父亲或母亲过生日时,作为女儿要为其准备66块肉,主要寓意为()。A.女儿很有孝心B.帮助父母度过此关C.多子多福D.生活富裕58.以下上海哪家老字号以糟醉食品出名?()A.三阳B.邵万生C.杏花楼D.冠生园59.传统婚俗中,一般以一小男孩“压床”,其寓意是()。A.辟邪B.婚姻美满C.求子D.讨口彩60.游戏()能锻炼小孩智力,大人看到就会说:“不要白相了,明朝要落雨了”。A.跳绳B.挑绷绷C.掴括片D.打弹子61.烧卖是一种常见食品,有许多种叫法或名称。以下哪一种名称不是烧卖。()A.烧梅B.稍麦C.京江脐D.鬼蓬头62.立夏曾经是一年中的八大节气之一,虽然并不热闹,但也有一些特别的风俗事象令人想念,如在吴越民间有立夏秤人的风俗,其寓意是()。A.希望长胖B.希望长瘦C.消除疾病D.祈祷吉祥63.民谚“六月六,狗淴浴”。在民间农历六月六日也是一个节日,它叫()。A.天贶节B.天长节C.天宁节D.沐浴节64.俗语说“三十而立”,于是人们以“而立之年”称三十岁。旧时女子自称“年逾花信”,“
本文标题:中华传统知识大赛--民俗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08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