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中国三大濒危珍惜两栖动物
大鲵俗称娃娃鱼,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中文学名:大鲵拉丁学名:Andriasdavidianus别称: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狗鱼,鳕鱼,脚鱼,啼鱼,腊狗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纲:两栖纲Amphibia目:有尾目Caudata亚目:隐鳃鲵亚目Cryptobranchoidea科:隐鳃鲵科Cryptobrachidae属:大鲵属Andrias大鲵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大鲵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最近科学家研究: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英文:Chinesegiantsalamander。生活习性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分布范围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中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五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麻城龟峰山;三是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兴文等地;五是江西靖安。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文县,河南卢氏县、蒿县,山西垣曲县,贵州黔东南,在潮州凤凰山天池,其中靖安县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公告保护大鲵,到设立全国第一个大鲵自然保护区,建立全国第一个县娃娃鱼研究所,2001年,将大鲵定为县吉祥物。靖安县大鲵人工繁养技术成果全国领先,通过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鉴定,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大鲵的技术条件。2005年8月,被中国水产加工与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娃娃鱼之乡”称号。据统计,大鲵自然资源蕴藏量约为9万尾,以丘陵山区资源量为多,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污染的加剧,资源更显不足。虎纹蛙虎纹蛙虎纹蛙又叫水鸡,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鸣声似犬,有“亚洲之蛙”之称。雌性比雄性大,体长可超过12厘米,体重250—500克。皮肤极为粗糙,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肤棱间散布小疣粒。腹面白色,也有不规则的斑纹,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前后肢有横斑。由于这些斑纹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趾端尖圆,趾间具全蹼。前肢粗壮,指垫发达,呈灰色。雄蛙具外声囊一对。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形态特征虎纹蛙虎纹蛙的头部一般呈三角形,头与躯干部没有明显的界限。头端部较尖,游泳时可以减少阻力,便于破水前进。口十分宽大,除捕食外,一般很少张开。眼睛位于头的背侧或头两侧。上方和下方都有眼睑,与眼睑相连的还有向内折叠的透明瞬膜,在潜水时,瞬膜上移可以盖住眼球。外鼻孔上有一个鼻瓣,可以随时开闭,以控制气体的进出。雄性头部腹面的咽喉侧部有一对囊状突起,叫做声囊,是一种共鸣器,能扩大喉部发出如犬吠般的洪亮叫声,起到吸引雌性的作用。躯干部有两对肢体。前肢短,具4趾,主要起支撑身体前部的作用,还能协助捕食和在游泳时平衡身体。后肢较长,具5趾,趾间具蹼,主要是在水中游泳和在陆地跳跃时起推进作用。编辑本段分布范围虎纹蛙的分布范围较广,我国在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西、贵州、福建、台湾、云南、江西、海南、上海、河南、重庆、四川和陕西南部等地均有分布,在国外还见于南亚和东南亚一带。细痣疣螈,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文学名:细痣疣螈拉丁学名:Tylototritonasperrimus别称:山腊狗、疣螈、黑痣疣螈二名法:Tylototritonasperrimus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纲:两栖纲Amphibia目:有尾目Caudata科:蝾螈科Salamandridae属:疣螈属Tylototriton种:细痣疣螈T.asperrimus分布区域:广东,广西,安徽,湖南,贵州中文名称:细痣疣螈英文名:BlackKnobbyNewt命名:Unterstein,1930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细痣疣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濒危等级:渐危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生态环境:林区水塘边石缝或稻田泥土中海拔上限:1500海拔下限:500形态特征细痣疣螈皮肤粗糙,有大的疣粒,似细痣,因而得名,在产地还俗称为山腊狗。体长12—14厘米,尾长5—7厘米。雌性比雄性的体形略大。头部扁平,宽度大于长度,躯干浑圆或略扁,尾鳍褶弱,末端钝尖。吻部为梯形,吻端平切,鼻孔近吻端,唇缘平直,没有唇褶,口角距眼后角下后方较远,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八”形,前端会合或略分开,位于二内鼻孔之间,向后外侧斜行;舌小,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连,两侧游离。四肢较细而长,前后肢几等长;前肢前伸指末端达鼻孔;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相遇或略重叠;前肢共有4指,指长顺序为3、2、4、1,第一、四指几相等;后肢有5趾,趾长顺序3、4、2、5、1;指、趾较为扁平,末端钝圆。尾短于头和身体的长度,尾很侧扁,尾肌不发达,背鳍褶较宽而薄,起始于尾基部;腹鳍褶窄而厚;肛部略隆起,肛孔为长裂形。皮肤极粗糙,除唇缘、指、趾及尾下缘光滑外,周身满布瘰粒和疣粒,头侧脊棱极显著,自吻端向两侧经过上眼睑内侧与耳后腺相连,耳后腺后端向内弯曲,头顶部因此显得凹陷,中间有“V”形脊棱与背正中脊棱相连;沿体两侧各有一排规则的圆形瘰粒13一16枚,一般瘰粒间界限分明,近尾部至尾基部的瘰粒逐递变小至不显著;颈褶明显;胸腹部有细密横皱纹。除指、趾、肛外缘及尾下缘为桔红色外,一般全身均为黑褐色,个别呈棕褐色。腹面青石板色。细痣疣螈雄性的第二性征表现在肛裂长,其长度大约等于鼻间距,肛孔内壁有小乳突,后部较多;雌性的肛裂短,在繁殖季节隆起略成小丘状。产卵的环境较为一致,一般都是林木繁茂,水塘常为阔叶树和竹林所遮蔽,阴暗潮湿,卵产在塘边坡地上的腐烂落叶之中。或被落叶所遮盖,翻开落叶,可发现一颗颗晶亮成堆的或分散的卵粒紧贴于潮湿的泥土上或叶片间,每堆约30一52枚左右,有的连续排列,很难区分出每个雌性所产的卵的确切数目。卵为单生,圆形,动物极为浅棕色,植物极为乳白色,卵径为3一4毫米,连同透明胶膜为6毫米左右。当胚胎发育到后期时,卵胶膜直径达10毫米。胶膜中的胚胎长15毫米时,眼后角下方有短的平衡枝,前肢有叉状二指,并有后肢芽;尾长为体长之半,尾背鳍榴前达躯干中部;鳃成羽状。甚发达,长的超过了尾背鳍褶的起点部位;眼大,位于头两侧,除卵黄部位为白色外,其余均为棕黑色,散有细白点。幼体体长为20毫米时,前后肢已有3个指、趾,仅个别前肢具4指;体侧有肋沟11一12条:50毫米左右时,皮肤光滑,体尾粗肥,尾鳍高,并前达躯干中部;外鳃发达;指、趾及尾下半部为桔红色,其余部位色黑;咽喉部色较浅;全长54毫米时,已具成体特征,头部扁平,有疣粒形成;尾背鳍褶只限于尾部,尚有残留的外鳃;体侧有两纵行小红点。生活环境细痣疣螈栖息于海拔500一1500米的山间密林地带,栖息于静水塘及其附近潮湿的腐叶中或树根下的土洞内,繁殖季节过后,离开水塘,常栖于山坡植物根部或上穴内。细痣疣螈繁殖习性4~5月成螈集群在林间水塘或岸边活动,卵群产生水塘岸边坡地落叶层下,30~50粒一堆,卵径3毫米~4毫米,动物极浅棕色,植物极乳白色。繁殖期后陆栖生活,白天常隐蔽在植物根部、土洞或石穴中,夜间出外觅食昆虫、蛞蝓、蚯蚓以及其他小动物。细痣疣螈分布范围细痣疣螈在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在我国分布于广西(瑶山、龙胜、忻城)、贵州(绥阳、荔波、雷山、遵义、大方)、湖南(桑植、浏阳)、安徽(岳西)等地。
本文标题:中国三大濒危珍惜两栖动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1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