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
1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现将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情况和今后建议,向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如下,请予审查。五年来的工作过去五年,是福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时期。省委坚定不移抓发展、旗帜鲜明反腐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负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政治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省纪委和各级纪检机关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依纪依法履职、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接受监督意识,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反腐倡廉、惩治腐败与预防腐败、严肃执纪与保护干部、组织协调与各负其责辩证统一,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保证。(一)加强监督检查,保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紧紧围绕加快转变、促进发展,加强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决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明政治纪律,保证政令畅通。紧紧围绕先行先试、促进跨越,出台《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政治和纪律保证的意见》,提振激情、支持创业;及时跟进省委、省政府打好“五大战役”等重大部署,强化监督、推动落实;2组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纪检监察机构,为开放开发提供保障。紧紧围绕优化环境、促进提效,强化效能监察,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推行政府绩效管理,落实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失职追究等八项制度,促进党政机关提高执行力;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给予效能告诫3834人(次)、诫勉教育1538人(次)。紧紧围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开展维护社会稳定专项督查,促进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等部署的落实,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对抗击冰冻雨雪灾害、防抗台风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失职渎职干部进行责任追究。派出纪检监察干部全程监督,保障对口援建工作廉洁高效推进。(二)坚持执纪为民,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督促有关部门,坚决纠正违法违规征地拆迁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药品的行为,严肃查处重大污染事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及其背后的腐败行为。检查强农惠农资金357.20亿元,纠正和整改违规问题涉及金额14108.14万元;停征、减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131项,废止经营服务性收费22项,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推行药品政府集中采购,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查处教育乱收费6527.92万元,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581人。巩固公路和水上“三乱”治理成果,在全国率先撤销二级公路收费站及交通稽查站;撤销各类评比、达标、表彰项目7814项,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首开省级3电视媒体“政风行风热线”。在全省实施村里的事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的“五要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完善村务决策听证、户代表会议等制度,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加强国有企业、高等学校和城市社区党风建设,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在探索中发展。(三)严格依纪依法,保持惩治腐败强劲势头。立案上突出重点,保持力度。2006年11月至2011年10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接受信访举报200856件次;立案25722件,其中处级干部570件、厅级干部38件,结案25913件(含2006年11月前未办结案件);给予党纪处分22202人,其中开除党籍6623人;移送司法机关2038人;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7.97亿元。严肃查处了吴志明等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充分表明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办案中依纪依法,确保安全。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办案,正确使用调查措施,尊重和保障人权,注重客观证据,不轻信口供。完善信访受理、线索管理、初步核实、立案调查、案件审理以及申诉复查等程序,加强对办案过程的监督。全省办案中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处理时实事求是,宽严相济。把处理人与教育人、挽救人结合起来,把监督干部与信任干部、保护干部结合起来。为8098名受到失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是非,对2851名轻微违纪的当事人给予批评教育或适当处理,对29件定性不准、处分不当的案件予以变更或撤销。注重案后整改4工作,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进一步发挥。(四)深化制度建设,增强预防腐败整体效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紧紧围绕“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市场机制、完善中介组织”推进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遵循权力“取得有据、配置科学、运行公开、行使依法、监督到位”,促进公共权力规范运行。省级行政审批从1468项减少到379项,成为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份;建设网上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审批时限平均缩短40%;69个市(县、区)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省、市部门建立128个办事大厅。全面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省级42个部门共依法确认行政职权7018项、规范裁量事项2695项。加大公开力度,出台《福建省办事公开暂行办法》,促进权力运行更加透明。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财税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改革不断推进。遵循“市场主体平等、市场竞争有序、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转变职能、司法维护公正”,促进市场机制健全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招拍挂”、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进一步落实,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范围不断扩大、方式更为公平。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排查规模以上项目8480个,发现问题13936个;严厉打击串通投标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155人。推行在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中标人、预选承包商名录管理以及电子化招标投标等办法,建立综合性评标专家库,推行建设市场法人和自然人违法违规档案制度。遵循“法律规范、政府5监管、行业自律”,促进中介组织规范发展。对全省近2万家中介组织全面开展清理整顿,实现市场中介组织在工作、组织、经济、场所方面与政府部门分开。出台规范市场中介组织的意见,建成全省统一的市场中介组织信用信息网站。推动行业协会规范运作,发挥自律作用。(五)强化教育监督,促进党员干部廉政勤政。加强反腐倡廉宣传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试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在省级电视媒体黄金时段播映廉政公益广告,定期向全省厅、处级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加强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重视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和处置。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贯彻执行廉政准则,认真解决廉洁从政方面的突出问题。查处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695人;查纠“小金库”1669个,金额4.58亿元;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纠正公务员在企业兼职任职、清理违规修建楼堂馆所、规范驻京办事机构管理、加强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公务员津补贴等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对5415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53.81亿元。加强党内监督。完成对9个设区市的两轮巡视和对43个县(市、区)、14个省直厅局、3家省属国有企业以及1所省属高校的巡视,发现突出问题951个,提出整改意见、建议548条;规范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加强对驻在部门的监督;落实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6度,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特别是换届工作纪律;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基层党务公开全面推行。加强行政监察。开展执法监察17376项(次)、提出建议9965项,对林业、海洋与渔业、环保、住建、国土、水利、民政等7个系统依法行政情况进行综合监察。各级监察学会及特邀监察员、特约研究员、效能监督员、行风评议员认真履职,发挥了咨询、纽带和监督作用。各级纪检机关坚持自身建设与业务工作“两手抓”。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和创先争优活动,增强政治素质;通过资格准入、公开遴选、交流轮岗、挂职锻炼以及知识测试等措施,提高履职能力;实施目标管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严肃工作纪律,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规范职权行使。系统业务装备建设取得进展、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62个集体、109人次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其中6个集体、27位同志受到中央纪委、监察部表彰。总的看,这五年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五年;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保障民生、维护民利富有成效的五年;是惩治有力、预防有效,腐败现象得到进一步遏制的五年。国家统计局2011年民意调查显示,群众对我省反腐倡廉的认同度、满意度分别从2006年的66.36%、59.50%上升到77.75%、68.75%。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中央纪委坚7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合力推进的结果,是司法机关协作配合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也是各级纪委委员、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履职的结果。实践证明,全省反腐倡廉建设成效是明显的,党员干部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经得起考验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体态势仍然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主要表现在:腐败行为在一些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稀缺的领域仍然易发多发,窝案、串案、案中案有所增多;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腐败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党员干部精神懈怠、责任心不强,庸懒散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措施不够有力,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执行力有待提高;纪检机关的监督能力、工作机制,还需要不断改进。我们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回顾五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认识和体会: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8一。反腐倡廉建设,党的领导是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基本遵循。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群众支持和参与的积极性;严格依纪依法履职,用社会主义法治保障反腐倡廉建设正确方向。二是坚持促进改革、服务发展、维护稳定有机统一。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要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纪检机关的职责所系。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全局中谋划和部署,通过开展监督检查、支持先行先试、加强治庸治懒治散等举措,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三是坚持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市场机制、加强监督惩处有机统一。惩治和预防是遏制腐败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法治的完善程度、市场机制的健全程度与公务人员的廉洁程度成正比。必须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健全市场机制为关键,以加强监督惩处为保障,加快构建惩防体系。四是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有机统一。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反复和普遍发生的问题要靠制度创新来解决。必须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凝聚共识,以案件查办、源头预防的成果彰显作为,以规范行政自由裁量、中介组织管理、政府绩效管理等制度保障长效,使反腐倡廉建设适应时代要求、体现科学精9神。五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有机统一。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统筹兼顾、重在建设,把反腐倡廉贯穿于改革发展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整体推进、系统治理,把教育、监督、惩治、纠风、制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有效地防治腐败。今后工作建议今后五年,是福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3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