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中国养殖行业将进入大规模养殖时代
中国养殖行业将进入大规模养殖时代英国农业大臣吉姆·佩斯来到北京,为两国之间一项磋商了5年的协议敲定最后一笔。协议的内容就是,英国向中国出口猪肉和种猪。根据媒体报道,英国商人目前已经拿到2000头种猪的订单。而佩斯也表示:“我们估计,英国很容易就可以在短期内向中国卖出5000万英镑的猪肉。”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对比。根据目前签订的协议,马上将会进口到中国来的这2000头种猪售价很高,每头大约是1000英镑,折合成人民币在万元以上,性格比之下,国内种猪的价格便宜得多。根据英国养猪协会主席斯图尔特的介绍,英国种猪的最大特点是肉质优良、生长快、繁殖能力强。饲养期只有中国猪的四分之一。不过,虽然英国的猪虽然质量更高,但是猪肉的价格在英国却很低。数据显示,现在英国的猪肉价格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实际上,中英之间的肉制品贸易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了。英国已经向中国大量出口鸡爪和鸡心,而在今后猪尾巴、耳朵和内脏等部分,也将会进入中国的市场。英国猪肉走向中国的餐桌,这对消费者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此,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赵萍: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可能多了一些选择,除了吃中国的猪肉之外,也可能会吃到国外的猪肉。去年以来,我国的猪肉进口量增长速度非常快,所以中国人可能不只是在今年有机会吃到英国猪肉,其实去年也有机会吃到外国的猪肉。价格便宜的英国猪肉来到中国,会不会影响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赵萍:我认为影响不会太大。从目前来看,我国进口的猪肉去年是46.8万吨,而猪肉的消费量是5200万吨,进口占整个消费量的比例还不到1%,因此无论进口的猪肉价格多么便宜,对国内市场的影响都不会很大。此外,虽然进口的猪肉比较便宜,但是因为进口猪肉和国内猪肉的生产过程是一样的,但国外杀猪宰羊等屠宰行业讲究保护动物权利,欧美国家在杀猪的过程中,可能不像中国是先放血,再屠宰。他们通常都是电击,不放血的,所以猪肉的口感和味道和国内产的猪肉味道不一样,中国消费者不见得能够接受不放血的猪肉。因此,从英国进口的这些猪肉对国内市场整个的价格和供求结构,以及消费的情况,影响并不会太大。即便价格比较便宜,可能对于中国传统的养猪户来说,对于市场格局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中国的猪肉虽然产量大,但是生猪的养殖水平却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而不强的情况?赵萍:中国的生猪养殖水平低,最主要的就是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是以小养殖户为主,虽然也有一些大的养殖厂,但是小的养殖户还是多如牛毛,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另外一个就是现代化水平相对低一些,对于猪的养殖环境,以及对猪的疫情的监控和发生疫情之后所采用的相关措施,这些方面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因此,从种量上来说中国生猪的产量很高,猪肉的消费量也是特别大,但是我们整个养殖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还不是很高,猪的品种不是特别接近,猪的产肉率和出栏率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引进国外的种猪能不能推动我国生猪品质和养殖水平的提高?赵萍:我认为是有好处的,首先是对我国种猪品种的改善会有一定的好处。我们引进了更优良的品种之后,养殖户也会有更多的选择,根据自己的饲养能力去选择合适的种猪,对于提高出栏率,提高市场生猪的供给率都是非常有利的。另外就是,引入优良种猪之后,可能相关的疫情会有所减少,对于国内保证猪肉和生猪的出栏率的平稳增长是有好处的。“农超对接”会不会让超市主导市场,农民依然赚不到钱?赵萍:我认为目前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农超对接”现在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流通成本,不是为了控制上游价格。另外,在“农超对接”当中,一般都是鼓励农村的生产合作组织作为中间机构,生产合作组织把小的农户组织起来,提高整个的生产规模,这样也能提高农民的议价能力。所以,在农村合作社与零售商进行议价的时候,双方的地位会慢慢接近于平等,超市控制价格的可能性就相对小一些
本文标题:中国养殖行业将进入大规模养殖时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37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