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四)(五)得分(全套试题共33个小题)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读下面的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人生就像是登山,有的人欲望不大,A,虽不能有杰出的成就,却享受了生活的乐趣。有的人理想远大,却B,结果半途而废,壮志未(chóu)。又有些人意志坚定,固然达到了理想的境地,却已是年老体衰,难有做为。只极少数的人是既有远大的抱负,又具卓越的胆识和超人的体力,能直登决顶,看群峰拜于衽.席之下,享受尺寸千里的美景。朋友!先审度.一下自己的能力再登山吧!爬在高处也往下看看,免得到头来什么都没得到。(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文中书写有误的一个字,将其依次工整的书写在下面的方格内。(4分)衽.席()审度.()(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空白处。(1分)①能力不足②步调缓慢A.B.(3)请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句子填空,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享受一些繁忙中的快乐吗?B.享受一些繁忙中的快乐吧!C.不能不享受一些繁忙中的快乐吧。D.享受一些繁忙中的快乐。2.模仿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仿写。要求句式相同,上下文衔接自然。(2分)用心灵选择,铺出一条坦途;用爱心选择,开辟一片绿地;①,。对生命的膜拜,需要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生机;②,。答:①.,。②.,。3.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过来。(2分)⑴.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大量的资料。⑵.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24.读下面这则小故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请谈谈你的人生体验和感悟。(2分)在一座小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见到这群天鹅,非常高兴,于是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鱼虾招待它们。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丝毫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封冻,老夫妇就敞开他们的茅屋的门让它们在屋里取暖,并且给它们吃的,这种关怀一直延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他们的爱心。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时饿死了。答:5.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相对应的人物。(3分)示例:赤兔马单刀赴会败走麦城古典小说的人物:关羽(1)海滩荒岛星期五英国历险小说主人公:(2)人力车旧北京虎妞现代小说主人公:(3)白虎堂发配沧州山神庙古典小说的人物:6.文言诗文默写填空。(每小题1分共6分)(1)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赤壁》(2),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3),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刘禹锡《陋室铭》(5)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7.依据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根据下面的提示来默写填空。(第②或第③小题任选其中之一回答,都答选第②题评分,每小题2分共8分)①青年柳奇面对挫折毫不畏惧,面对流言毫不在意,仍然矢志不渝,刻苦学习。当有人问到他今后的目标时,他充满自信的说:(用李白的《行路难》中相关诗句填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句子,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取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的此类诗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柳永的《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表现了青年男女离别的惆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反其意而用之,劝慰友人的句子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古诗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进行填写。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夏,是流火的岁月,是激情飞扬的岁月。请在我们学过的诗、词、曲中选一个侧面描写夏季的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与分析满分:60分(一).仔细阅读下面二段文言文,按要求回答(8-11小题)(10分)【甲】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慎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选自《孔子家语》)(注释:芝兰:一种香草。鲍鱼:咸鱼。肆:店铺。丹:丹砂,矿物名,红色。)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陶后鲜.有闻鲜(2).濯.清涟而不妖濯(3).君子必慎.其所处慎(4).亦与之化.矣化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2).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译文:10.仔细阅读这两篇短文,然后回答下面问题。(2分)(1)【甲】文中,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答:(2)【乙】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是哪一句话?答:11.读了以上两篇短文,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在个人的品质修养中获得了怎样的有益的启示。(2分)答:(二).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回答(12--14小题)(5分)露田晓菲4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紧?阳光妩媚的清早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12.说说诗中的“露”具有怎样的特点?拥有了怎样的生活态度?(2分)13.请你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予的情感与愿望,诗人由“露”联想到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14.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1分)(三).仔细阅读下面的短篇小说,按要求回答(15-20小题)(18分)谁与我同行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两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子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一天晚上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时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5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15.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16.仔细阅读选文,然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题目中的“同行”既指,又指。17.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18.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小说塑造主人公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B第二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时极度恐惧的心情。C对“我”的心理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D小说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简洁而有深意。19.找出与第二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20.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3分)(四).仔细阅读下面说明文,按要求回答(21-26小题)(14分)遗传与智力的关系①智力是一个诱人的话题,也是科学家和哲学家致力探讨的难题。人类发展史上,类似爱迪生、达尔文等智力超群的科学家、发明家应该更多,但现实情况是这样的人寥若晨星,太少6了。②人的智力高低究竟与什么相关呢?是否与家庭遗传有关呢?科学家、哲学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英国人类高尔顿曾调查过300位名人的家史,认为这些高智商的社会名流都是家族遗传的。他说,4位著名法学家的儿子中,有一个可能成为法学家,如果是普通工人家庭,要4000人中才可能有一个法学家。③遗传学家托尔曼为验证高尔顿的观点,曾用大白鼠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将白鼠放进迷宫“考试”,看谁进去后出来最快。然后选出最“聪明”的雌雄鼠,让其交配生子。同时选出“最笨”的老鼠作对照。繁殖一代,考察一代,7—8代后发现,“聪明”的鼠生下的子代,一代比一代“聪明”,“笨”鼠的子代,则一代不如一代。④瑞士生理学家海登,对这些实验老鼠的脑细胞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聪明”鼠脑中的DNA比“笨”鼠至少..要高10%。如果将这种神经多肽的物质,注射到“笨”鼠体中,奇迹出现了:笨鼠变得聪明起来了。以福尔克为首的几位学者,对245位青少年进行为期7年的跟踪研究,也证明了智力与遗传密切相关。⑤不过,也有科学家发现,尽管是“聪明”的白鼠,若将其关进小笼子,生活富裕,但无所事事;同时,将另一只“聪明”的白鼠与其它的老鼠生活在一起,不仅有丰富的食物,还可以进行游戏活动,尽情享受。几个月后再进行“考试”,结果发现,每天生活丰富多彩的要比生活呆板无所事事的白鼠“聪明”的多。教育家凯洛夫曾说: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和德性。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必须借助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⑥中国著名作家夏衍说得更富有哲理。他说:“勤能补拙,业精于勤。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众所周知,爱迪生在学生时代就曾被老师和家长看成是没有发展前途、不受欢迎的学生,甚至还被学校除名。但他们发奋图强,都功成名就。当人们称爱迪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模拟试题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38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