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考语文试题(四)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感谢他,因为他曾树立起激励一代,且将继续激励无数后来者的榜样。他曾是中学语文里爱国的典范,曾带给我们这一代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由于钱老逝世噩耗来得突然,遗憾自己不谙熟钱老的科学贡献,但大师的人格力量,我自觉还是深受影响与启发,这是传统道德感染力在传承和延续。也许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暗示自己不能没有清晰的国jí,不能没有人生的归宿,任何中国人都应该保存、克守着这样一股民族情结。(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写在横线上。(2分)深邃国jí(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改为改为(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述语段用一句话给“大师”下一个定义。(2分)[材料一]:“天台宗”的创立者智懿(yǐ)被称为智者大师,慧思为南岳大师,吉藏为嘉祥大师。[材料二]:钱学森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大师,他是两弹一星之父,海归之师,人格之师,学者之师,钱老之品德无可挑剔,其归国之精神,从小默习之,其人格感召力早已泌入我辈之骨髓,当为我辈之师。[材料三]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他素以学术造诣深厚著称。读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从中可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2、根据提示默写诗文名句或填空。(10分)(1)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3),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4)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5),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6)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7)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充满情趣的句子是:“,。“(8)在默写古诗词句时,有时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而出现误写。其实,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雁”一般与思乡有关,如。而“燕”一般则与报春有关,如。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究竟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我们正拭目以待。B、尽管国家出台了诸多遏制房价过猛上涨的措施,但是第一季度北京、广州等在中城市快速上涨的房价仍然让许多购房都望而却步。C、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严重透水事故,115名被困矿工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八天八夜成功升井,创造了世界救援史上的奇迹。D、闻名遐迩的董永七仙女文化园成为东台城市建设的又一张名片。4、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1上海世博会园区志愿者首轮换岗交接仪式16日傍晚在世博园区主题馆“志愿者之家”举行。○2在完成了首轮两周志愿服务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以及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志愿服务团队近6000多名志愿者惜别世博园。○3从北京奥运会的“鸟巢一代”到上海世博会的“海宝一代”,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形象逐渐丰满。○4上海世博会开园16天来,身着绿肖白裤的园区志愿者以青春活泼、任劳任怨,意外地获得了“小白菜”的称号。第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5、某中学举行“广告语的魅力”语文实践活动。请你按照活动要求,凭借自身的语文素养,感受汉语言的丰富多彩。(8分)(1)猜一猜:根据广告语,说说下列广告的对象是什么(2分)示例:臭名远扬,香飘万里——某臭豆腐广告○1胃,你好吗?——○2沟通从心开始!——(2)品一品:中国平安保险公司20周年庆典,聘请刘翔出任形象大使,推出了“速度,让世界改变看法;专业,让每个家庭拥有平安”的广告语。这则广告语很有创意,请用简洁的语言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分析。(4分)(3)试一试:市旅游局在上海举行“迎世博,游南通”旅游推介会设计一句广告语。要求语言通顺,体现南通特色,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2分)1、学校开展“关注文化,阅读经典“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踊跃参加(8分)(1)活动一:保护文化遗产(2分)6月9日,是我国“文化遗产日是”。请从本地文物在古迹中任选一处,写一句宣传语。文物古迹:。宣传语:。(2)活动二:审视网络恶搞。(3分)据报道,网络恶搞由原来的戏说名著,进一步升级为对描写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的经典之作进行“肢解”。班级就这个话题举行一次辩论会,正方支持网络恶搞,作为反方辩手,请你设计一段辩论词。(3)活动三:重视名著阅读。(3分)中外名著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物画廊缤纷多彩。在你阅读的体验中,你最欣赏谁?说说欣赏的理由。二、阅读与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6分)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请找出诗中写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句的意境(3分)2、这首诗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3-6(11分)强项令○1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时湖阳公主苍头○2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3。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4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5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6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困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7鼓不鸣董少平”。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人麦数斛,敞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选自范晔《后汉书》)[注释]○1强项令:东汉光武帝给洛阳令董宣的封号。强项,脖子硬,不肯随便向人低头。○2湖阳公主苍头:湖阳公主,光武学的姐姐。她仗着和皇帝的关系,放纵家奴为非作歹,苍头,仆人的通称。○3骖乘:陪乘。骖,读can,驾车的马。○4箠:读chui,鞭子。文中指杖刑,用木杖鞭打犯人。○5小黄门:小太监。○6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7桴:读fu,击鼓槌。3、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A、大言数主之失——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B、使宣叩头谢主——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C、宣悉以班诸吏——事无大小,悉以咨之D、敞车一乘——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4、下列与例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谭记》)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1)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2)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6、强项令董宣是个怎样的人?(3分)(三)阅读答题(14分)缓慢的力量○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红作家麦家,颇有这样的风采。其长篇小说《解密》、《暗算》,写了10年,一推出便震撼文坛。麦家曾说:“虽然我花了十年才写成一部作品,但相对于那些10年推出5部作品,到最后一部都流传不下来的人而言,我比他们更接近成功。”可见,缓慢的力量。○2缓慢而有力量,然此功难持。浮躁难耐,繁华撩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人们觉得惬然快意。对于慢,则不屑一顾,以为慢慢吞吞就是窝窝囊囊,慢了无人可识君。他们信奉流星一划也耀眼,尽管闪得快,逝得也快;喜欢昙花一现也风流,尽管开得快,败得也快。所以,持缓慢功夫,不是另类,却须得有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才做得到。○3“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写作就是“慢慢写”。舒心撰文回忆,这个“慢慢写”包含两个步骤:一是落笔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打腹稿”,深思熟虑、构思妥当后才动笔;二是落笔时斟酌再三,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推敲。为了“图慢”,他特选择使用毛笔或蘸水笔写字,这样在写字时必须屡屡中断、频频蘸墨水才行。另外在字体上选择魏碑体,这种字的特点就是必须一笔一画地写,写得十分工整,很难写得快。由于这样“慢慢”地写,一天只写一两千字,但成功率几乎为百分之百,一遍就行,无需修改。他的手稿篇篇都是那样的整洁、干净,堪称艺术品。○4由此看来,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慢之力,在于目标如一,锲而不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在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活”。清醒是慢,不是故意的要懒蹭滑,不是天生的愚笨迟钝,而是审时度势,顺理成章。众皆狂热躁进,你能清醒头脑,慢下来,便能独树一帜;众人追名逐利,你能守住心灵,慢下来,便有独到的风采。现代人不能像无头苍蝇,嗡嗡乱撞,应把不定的思绪、焦虑的心情、复杂的生活,梳理好了再出发。清醒的慢,往往是快的起点。○5慢是执著、坚定的和沉着。京剧《空城计》中,扫街的老军慢慢吞吞,抚琴的诸葛慢条斯理,慢得情调和气氛,弄得司马懿心中无底,直叫大军后退四十里。慢中乾坤大,慢中滋味长。人生需慢,遇事“急急风,”“过把瘾就死”,人生岂不太潦草?该得慢时且得慢,从容、悠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慢有情调,慢有精彩。○6人生有快乐,也有“慢”乐。养些慢功夫和情趣,是人生应有之义。慢是一种厚重,积学储宝,厚积薄发。慢是一种品格,人沉酣,味醇厚,是精雕细刻的打磨打造。“慢”不是鼓励懒惰,不是倡导消极,不是拖延时间,不是降低效率,而是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平衡,在平衡里体会生活的意义。这样,和谐而舒适,进步优雅,生活的惬意,有什么不好呢?(1)本文围绕“”这一观点,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2分)(2)文章第○1○3段分别引述了麦家和老舍写作的经历和体会,这两部分内容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4分)(4)根据第○4段内容,理清作者的论证过程(2分)1、由“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这一道理出发,阐明慢之力的关键所在以及“”内涵;2、通过对比认证,告诉人们做到清醒的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呼应段首,得出“”这一结论。(5)从第○6段看,人们对“慢功夫”有哪些误解?(3分)(6)下列出自课文中的事例不能体现“缓慢的力量”的一项是()(3分)A、莎莉文老师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不急不躁地引导海伦·凯勒,使她终于懂了“水”的含义,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两塑生命》)B、中国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前后经过400多天的连续传代培养、试验,最终培养出一条8厘米长的克隆鲫鱼。(《奇妙的克隆》)C、“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散步》)D、在巴黎学习期间,居里夫人和丈夫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长年累月地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就在那儿发现了镭。(《我的信念》)(四)阅读答题。(12分)“杞人忧天”与哥本哈根○1人类的忧天意识也许从《列子》记载的那个杞国人开始的。那时候别说天没有遭到破坏,连破天的物质人类都没有制造出来。杞人所忧之天要塌下来,连科学预言都不算,无非是没有根据的臆想。○2事实证明,直到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有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才有了环境的污染。○3当今世人的忧天,是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现实的问题:我们生相的环境恶劣了,说不定天真的要塌下来。现在,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留在大气中。老实说,我们不仅失去了杞人时代的天,连一块净土都难寻了: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加酸……地球上每天大约有400万人患有各种环境病。○4如今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环保,都在忧天了。于是,政要们聚会到那个盛产童话的国度,去“共同忧天”了。有人预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话虽夸张,但从对世界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试题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4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