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中国区大地构造学复习要点归纳
1/4威尔逊旋回:大陆岩石圈在水平方向上的彼此分离与拼合运动的一次全过程。即大陆岩石圈由崩裂开始、以裂谷为生长中心的雏形洋区渐次形成洋中脊、扩散出现洋盆进而成为大洋盆,而后大洋岩石圈向两侧的大陆岩石圈下俯冲(见俯冲作用)、消亡,洋壳进入地幔而重熔,从而洋盆缩小;或发生大陆渐次接近、碰撞,出现造山带,遂拼合成陆的过程。1.萌芽阶段2初始阶段3.成熟阶段4.衰退阶段5.残余阶段6.消亡阶段。**地壳分为克拉通(稳定区)和正地槽(活动区)克拉通:克拉通分为高克拉通(大陆地壳)和低克拉通(大洋地壳)地盾:大陆地壳上相对稳定的部分,长期相对上隆,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广泛出露地表,缺失或局部边缘有很薄的沉积盖层。地台(或台坪):地壳长期或某些时期相对稳定下降,在前寒武纪基底之上,往往发育1-3公里沉积盖层,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克拉通:地壳上已经达到稳定并在漫长的地质时期(至少古生代以来)已很少变形的部分。在板块构造理论里,可以理解为近似刚性的大陆板块部分,是相对稳定的大陆块体,底部为大陆地壳。正地槽分为优地槽和冒地槽:优地槽:离高克拉通远,有蛇绿岩及火山物质。冒地槽:离高克拉通近,无蛇绿岩,缺乏火山物质。地台的基本特征:1.形态特征:呈椭圆形或等轴形,可达数百至数千km。2.地貌特征:地势平坦,起伏不大,以平原、盆地、高原为主,仅边缘和局部有较高的山脉。3.盖层地质特征:(1)沉积简单;(2)构造简单;(3)岩浆活动微弱;(4)岩层一般无区域变质现象;(5)铁、磷、铝、煤、石油、膏盐等外生矿产。地槽小结::沉积作用:陆屑、碳酸盐、复理石建造等,优地槽具蛇绿岩建造,厚度巨大。岩浆作用: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变质作用:区域变质十分发育。构造作用:褶皱、断裂、片理、劈理等十分发育。地槽褶皱区:位于两个大陆地台区之间或大陆边缘,具强烈活动的地区。包括不同时期发育的、在空间上连成统一整体的若干地槽-褶皱系及其间的中间地块所组成。地槽-褶皱系:是地槽褶皱区中相对强烈活动的地带,内部差异活动显著,构造、岩浆活动都很强烈,后期褶皱变质,并上升成为造山带。造山作用:在挤压性构造体制之下,板块边缘或板块内部发生的所有地质过程的总和,包括断裂、褶皱、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总的效果是形成线形的加厚的地壳(岩石圈)。造山带:由造山作用形成的地质体,通常出露地表,呈现山脉的形态。造山带是地壳上的一种带状的构造单元,它以具备强烈的构造变形(线形褶皱和逆冲断层)为特征,而这些强烈的构造变形是侧向挤压作用的产物。成山作用:造成明显正地形的地质过程,可以是造山带的隆起成山,也可以是断裂作用造成的基本未变形的地质体的过程。地槽: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包括显著的差异升降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多次内生成矿作用等)的狭长条带状地带,早期强烈差异下降接受巨厚沉积,后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被动大陆边缘的主要地貌单元有: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地槽的基本特征1.形态特征:一般呈狭长带状,具方向性,长达数百至数千公里,宽仅数十至数百公里。如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地槽等。地台却不具此特征。2.地貌特征:常为宏伟的长条山脉,地形切割较强。如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地槽等。地台却不具此特征3.地质特征:(1)沉积作用:以海相为主,如碳酸盐、复理石建造等,厚度巨大。优地槽具蛇绿岩建造。(2)构造作用:褶皱、断裂、片理、劈理等十分发育。(3)岩浆作用: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岩浆活动十分强烈。(4)变质作用:区域变质十分发育。(5)矿产作用:以内生矿产为主。早期:基性岩浆活动的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床和铁、铂等。中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钼、钨矿床。晚期:浅成岩浆活动有关的稀有金属和多金属矿床。2/4**浅海带的沉积作用有机械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及生物沉积作用。复理石建造:多次重复的韵律性层理(复理石韵律),每一韵律包括砂岩到泥质岩或灰质岩的韵律层序(鲍马序列),总厚达数千米至万米。主要为砂岩和泥岩,海相浊流沉积。角斑岩:一种中性海底喷发岩,呈致密角岩状,大多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钠长石或钠长石-更长石。磨拉石建造:以砾岩为主要成分的陆相粗碎屑岩,反映近源、快速堆积,一般位于造山带前缘。**地槽从开始下陷接受沉积到最后褶皱上升成为褶皱山系的整个构造发展过程,称为地槽构造旋迴或地槽旋迴。**地壳在一个构造旋迴或一定发展阶段中,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形成的地质综合体,称为一个构造层。划分构造层的依据是:区域性不整合或假整合、大型沉积旋迴、沉积建造类型、沉积岩相、变质程度、地层的含矿性和构造格局的变化等。地槽发展的基本模式:第一阶段(下降),第二阶段(上升),第三阶段,地槽发展结束。第一阶段:下降阶段,地槽总体差异性下降。下降的初期:地向斜被淹没,接受地背斜的陆源碎屑物的沉积。地向斜中堆积了厚度较大的下部陆屑建造(包括硬砂岩和板岩等),局部有少量火山喷发。下降中期:地向斜中出现基性为主的火山喷发(枕状玄武岩)和基性-超基性岩(席状辉绿岩)的侵入。下降晚期:岩浆作用;海水淹没全区,形成以碳酸盐建造为主的沉积建造。第二阶段:上升阶段,构造作用,地槽总体呈差异性上升。局部发生褶皱,部分地区露出海面,拗陷中出现上部陆屑建造或明显的复理石建造。有少量中酸性的火山喷发和小型侵入活动。随着地槽全面上升,伴有区域变质作用,伴有大量花岗岩岩基和稍晚的小型侵入体。第三阶段:地槽发展结束,边缘拗陷,形成磨拉石建造。蛇绿岩:是一种特殊的超镁铁质和镁铁质岩组合,由底向上为:1、超镁铁质杂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通常具有变质组构,多少有蛇纹石化。2、辉长岩类杂岩:常具有堆晶结构。经常含有堆晶橄榄岩和辉石岩,但较少变形。3、镁铁质席状岩墙杂岩。4、镁铁质火山杂岩,通常呈枕状。5、伴生岩石包括:a.上覆沉积岩系:硅质岩、薄层页岩和少量灰岩;b.与纯橄榄岩伴生的豆荚状铬铁矿;c.钠质长英质岩浆岩。深断裂:深断裂是切割深度大、空间延伸远、具发育长期性和继承性的巨大破裂带。切割深度达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可切穿硅铝层,达到硅镁层,甚至可达上地幔,长度可达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深断裂对沉积作用、褶皱作用、岩浆活动和矿产的形成都有明显的控制。深断裂的鉴别标志:沉积标志、相邻两地区的地层发育、岩相及厚度发生明显变化。岩浆活动标志:深断裂是岩浆活动的通道。构造标志:出现显著的片理化带、劈理化带和动力变质带,沿着狭窄地带,构造线方向突然改变。地球物理标志:重力梯度带、地震带、地热带。地貌标志:线状地堑、河谷、河流、湖泊、洼地等呈线状分布等。不同地貌单元的突然变化等。深断裂在地壳构造发展中的作用:1、深断裂决定着地球面貌总的轮廓。2、深断裂控制着地球表层构造的发育。3、深断裂控制了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变质作用以及岩浆活动和内生矿产等。深断裂按深度和特征分类:1.超岩石圈断裂:规模最大的一级深断裂,一般构成活动大陆边缘与大洋之间的分界。2.岩石圈断裂:一般可构成岩石圈一级构造单元-活动带与稳定区的分界线,例如地槽与地台之间的界线。3.硅镁层断裂:沿这类断裂可出现基性岩带,常控制着活动带和稳定区中次一级构造单位-大型隆起和大型拗陷等的界线,控制着岩浆和成矿的分带性。4.硅铝层断裂:沿这类断裂可出现酸性岩及碱性岩带以及矿脉,常构成活动带和稳定区中三级构造单元的界线,一般控制沉积相带的分布。按力学性质和位移断裂分类:1.张性深断裂(深正断裂)2.压性深断裂(深逆断裂)3.剪性深断裂(深平移断裂)4.层间滑动断裂大地构造学:研究地壳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3/4**大陆是由较轻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的硅镁层之上。但是,硅镁层是刚性的。霍姆斯(1928)提出地幔对流,赫斯与迪兹提出海底扩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法国的勒皮雄(X.LePichon)、摩根(W.J.Morgan)、麦肯齐(D.P.Mckenzie)等人共同提出板块理论,认为地球的刚性岩石圈被分裂成若干巨大的板块(plate),在软弱的软流圈之上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并在各个板块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大陆漂移的证据:一.大陆拼合二.古生物和古气候三.平移断层四.古地磁**在外磁场作用下,物质获得磁性,当外磁场去掉或改变之后,又保持不变的磁性称为剩余磁性。海底扩张说的证据:1、海底地形2、海底年龄3、海底磁异常条带4、转换断层5、地热、重力等证据深海沉积物为一些含有放射虫(硅质)和有孔虫的软泥,大洋盆地或岛屿周围有碎屑、浊流沉积物。深海沉积物从洋脊向两侧从无到有,沉积层序由少到多,厚度逐渐增厚,似向洋脊渐进超覆。**海底年龄-以洋脊为轴,两边对称;轴部最新,愈向外愈老,最老为侏罗纪转换断层:一种水平错动在两端突然终止并改变为另外一种方向和构造类型的断层。转换断层与平移动层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海底扩张说的的基本内容:1.全球规模的洋脊是洋壳生长的地方。洋脊以每年1-20CM,平均8CM。海底的扩张速率为每年几个CM,即地壳水平运动速率为每年几个CM。它的垂直运动速率为每年几个MM。洋底2-3亿年更新一次,比陆壳年青。2.海沟带又称消减带。洋壳的生长与消亡共存。互相补偿。3.海底扩张起因于地幔对流。4.大陆水平运动的可能:海底扩张学说:据海底资料,大陆在地幔对流作用下,在软流圈上“被动”漂移。大陆漂移学说:海岸地质、古气候资料,大陆硅铝层在潮汐力作用下,在硅镁层上“主动”漂移。海底扩张学说与大陆漂移学说结合,促进了板块构造的形成与发展。海底扩张: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处上升涌出,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成新的洋底,并推开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当洋底扩张到达海沟处,向下俯冲,重新回到地幔中。板块划分的依据:1、洋中脊;2、海沟;3、转换断层;4、缝合带板块的三种边界类型:a、离散边缘-被动型大陆边缘:以大西洋两岸为代表,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组成。陆壳与大洋盆地之间没有海沟相隔,缺乏火山与地震活动。b、汇聚边缘-动大陆边缘:西太平洋型(边缘海—岛弧—海沟型),以太平洋西缘为代表,由岛弧—大陆架—大陆坡组成。在岛弧向大洋一侧的大陆架、大陆坡很窄,或者没有,直接发育有深海沟。在岛弧向大陆一侧,常常发育有宽广的大陆架。c、转换边缘.**裂谷形成的初期,采用三叉裂谷形式。两支形成海洋,另一支发育停止或缓慢,如红海裂谷的南支。**陆间裂谷:红海混杂堆积:亦称混杂岩。不同地点、不同成因、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岩石或沉积物,经过破碎作用和混杂作用形成的复杂混合体。特点:(1)组成包括外来岩块、原地岩块和基质三部分,基质内包括原地和外来的岩屑或岩块。(2)剪切变形发育,常有石香肠、菱形石香肠和楔形构造。可作为构造地层单位表示于地质图上。(3)岩块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甚为悬殊。几CM-几KM,可构成整个一条山脉。(4)叠瓦构造。据基质和外来岩块的差异,可分为:(1)蛇绿混杂堆积:基质主要为蛇绿岩,混杂有灰岩及其它外来岩块。(2)沉积混杂蛇绿堆积:基质为泥沙质或复理石、类复理石,具有连续层理;外来岩块为蛇绿岩(或缺少)和其它沉积岩碎块。两种混杂堆积可缺可不缺。二者同时出现,指示板块倾斜方向,由蛇绿岩向沉积混杂方向倾斜。增生楔:为俯冲的大洋板块从海沟下潜时被上盘板块刮削下来的沉积盖层和洋壳碎片,连同原地深海沉积物堆积到海沟的向陆侧而成。深海钙质、硅质沉积物和洋壳基岩物质的混杂岩体4/4陆内变形:发生在大陆内部,而非目前板块边界的构造变形,例如发育在地台、克拉通、大陆板块内部,而不是发育在大洋中脊、岛弧、转换断层或现今的地缝合带附近。也有人认为,碰撞后发生在陆地内的变形统称为陆内变形。或发生在同一板块内部的变形。陆内变形动力:1、地幔柱和热点2、板块边界运动的远程效应3、地壳和岩石圈的加厚和减薄4、老造山带的重新活动5、均衡对剥蚀作用的响应陆内变形型式:1、张性变形.2、压性变形3、扭性变形、压扭性及张扭性变形,陆内走滑断裂。周缘前陆盆地(与大陆碰撞带或洋壳俯冲相关的长形或弧形的极不对称的盆地类型)陆内造山作用,侏罗山式薄皮构造-顺层剪切.陆内伸展盆地:a
本文标题:中国区大地构造学复习要点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4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