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职学校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研究
—1—附件3:编号2009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中职学校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研究项目主持人:王海叶____申请学校:武冈市职业中专学校通讯地址:武冈市职业中专学校联系电话:13786920869E—mail:wanghy314@sina.com____填表日期:2009年6月湖南省教育厅制—2—2009年5月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中职学校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研究申请经费8万元配套经费学校5万元起止年月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其他3万元项目负责人姓名王海叶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70年3月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中教一级第一学历/授予国家专科其他专业技术职务最终学位/授予国家本科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年学时所在单位1992语文中职学生200武冈市职业中专2000语文大专学生160袁隆平科技学院2003语文中职学生160武冈市职业中专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1997《模拟经济型教学研究》课题省三等奖2001中职学校校长所应具备的品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表2008论农业类职业学校总体办学方向的转型《当代教育论坛》发表2008武冈市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实验研究中国职教学会结题项目组总人数高级职务中级职务初级职务博士硕士兼职教师企业人员参加单位数主要成员∧不含负责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项目中的分工签名周孝军男1968、8中高武冈市职业中专调查研究戴作维男1968、3中高武冈市职业中专组织培训杨春潮男1970、2中一武冈市职业中专材料整理黄启龙男1966、8中一武冈市职业中专调查研究陈小逸男1973、9中一武冈市职业中专材料整理姚家享男1972、5中一武冈二中调查研究潘爱民男1966、1中一武冈市职业中专调查研究—3—唐沛霖男1966、1中一武冈市职业中专组织培训二、项目立项依据1、项目的研究意义武冈市的职业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至今,学校众多,公办和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共有5所,另有10余个职业培训机构;开设的专业比较齐全,专业设置涵盖第一二三产业,20多个行业;整体办学规模较大,各职业学校学历教育的在校生人数已超过8000人,全市参加各种短期职业技术培训的人数年均10000人次以上,职业教育对武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巨大。但整个武冈的职业教育办学效率不太高。如何整合职教资源,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发挥职业教育功能,服务本地经济建设,服务“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及城镇化建设,是我市职业教育优先考虑的问题。在上世纪的90年代中期,邵阳市成功推行“十百千万工程”,在全国率先有意识地大规模进行职教服务“三农”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因素逐渐式微,但那种尝试是有益的,在全国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我市近年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三农”问题依然很突出,农民的收入提高得不快。农民有强烈的学习科学技术的愿望,学农用技术、紧缺技术、实用技术等,但是我们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我们有必要对我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阳光工程、农民工就业转移培训等工作进行反思。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重新激活“十百千万工程”项目,利用在推行“十百千万工程”项目中营建的网络和科技辐射渠道,利用各职业学校的现有条件,充分发挥我市职业学校的办学功能,服务我市新农村建设,提高服务“三农”的质量,把我市的农业做大做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之二,就是计划通过一系列调查、实验和比较,找到一条解决“三农”问题效果较好的路子,使“阳光工程”这一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发挥更大的应有作用。由劳动部门自上而下推行的“阳光—4—工程”,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但在县市一级,规模不大,受益人员太少,对解决“三农”问题杯水车薪,不能解决农村面临的实际问题。目的之三,就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入调查地处中西部结合部的武冈市及周边地区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为本地政府制订涉农政策,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依据。—5—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如何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办学效益,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担负起建设新农村,改变农村面貌重任的新一代农村建设者,是我们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都非常重视,学术界对“三农”的研究也很全面和深入,涌现了很多研究“三农”问题的著名专家,如李佐军、荣兆军、温铁军、柴福洪、何得桂、党国英、蒋作斌、厉以林、林毅夫、曾勇、林峰等。他们的研究对新农村建设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本课题的研究也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新农村建设是个富有挑战性的全局性的宏伟工程,意义重大。可以这么说,没有中国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化;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崛起,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崛起。对于“三农问题”,很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论著颇丰,对“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表现及解决的对策,有浩繁精到的论述。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柴福洪教授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只有从打破“小农经济基础”开始,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人口向城市转移同时进行。但所需技术从何而来?大规模的农民角色的转换,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并由中等职业教育做为最强有力的支撑。北京太浩企软公司的曾勇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是要拓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专业领域,改变目前只注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忽视培养经营管理型、市场营销型等农村经济组织中急需人才的趋势。但对于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式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阐述不明。何得桂先生通过在武汉市的调查表明,有55.9%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有些即使参加过培训,也由于缺乏在城市从业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最终导致其在城市就业中处于劣势。调查还表明,凡是有较高学历、较高技能的农民工更容易在城市扎根,获得市民的认同。但目前学术界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从国—6—家的政策层面来阐析,对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重要性和发挥的作用认识不足,涉及甚少。实际上,就相当多的县域经济体而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林峰先生认为,美、日、德等国经济迅速增长,除了因为他们拥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还有一支高素质的熟练掌握现代技术的劳动大军,德国一直自称职业技术教育是他们发展经济的秘密武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同样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熟练掌握现代技术的劳动大军。—7—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内容本课题把武冈市的职教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并把职教发展作为当地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平台,一个重要手段,很好地解决当地“三农问题”,促进本地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对武冈市职业学校的“涉农”专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调查与分析武冈市职业教育状况。调查职业学校的分布、学校规模,以及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制、在校生人数、实验实习的状况和学生的就业状况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加强我市职业教育的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职业学校的办学功能,特别是武冈市职业中专要充分发挥县市级职教中心的辐射作用,并以职教中心为龙头,以各职业学校及各乡镇农校为依托,统筹全市职教发展。2、通过调查、比较、试验,解决如何提高现有“阳光工程”的培训实效问题,使学员变被动为主动,以村组为单位,对农村适宜人群进行集中培训。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予以更大支持。3、通过对一些当事人的调查采访,收集整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邵阳市范围内实施的“十百千万工程”的原始材料,并进行深刻反思。以便激活“十百千万工程”。4、调查武冈市“三农”现状:农村人口的数量及占全市人口的比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农民的收入状况及谋生手段,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及开支情况,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农民对学专业技术和技能的需求,农村人口中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及所占比例。通过调查,为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作好具体规划,并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的问题。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解决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的问题,培养农村最欢迎、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最受市场欢迎的专业实用人才。—8—研究目标1、整合职教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职业教育功能,服务本地经济建设,服务“三农”,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及城镇化建设。2、在县域内各职业学校确立以面向“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3、重新激活“十百千万工程”项目,利用在推行“十百千万工程”项目中营建的网络和科技辐射渠道,利用各职业学校的现有条件,充分发挥我市职业学校的办学功能,服务我市新农村建设,提高服务“三农”的质量,把我市的农业做大做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4、通过一系列调查、实验和比较,找到一条解决“三农”问题效果较好的路子,使“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湘西南农民工培训等国家政策支持和资助的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发挥更大的应有作用。由劳动部门自上而下推行的“阳光工程”,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以解决但在县市一级,规模不大,受益人员太少,对解决“三农”问题杯水车薪,不能解决农村面临的实际问题。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入调查地处中西部结合部的武冈市及周边地区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为本地政府制订涉农政策,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依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2、找到并推行一种服务“三农”,推动新农村建设效果比较明显的职业教育模式。3、关注职业教育能为“三农”做什么,农民们能学到多少用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实用技术。4、政府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和支持方式。—9—2、实施方案、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实施方案:本课题分为六个研究小组:理论研究组、“阳光工程”组、农村经济文化组、职业教育状况调查组、“十百千万工程”组、实验村组村民的组织和培训组。本课题研究主要使用实地考察法、比较法、问卷法、专家指导法等方法。实地考察法就是考察武冈市职业教育状况和武冈“三农”的具体情况,为展开本课题研究做准备。通过座谈、访谈、电话、书面调查等形式,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材料,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做准备。比较法就是首先确定实验村组,运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对实验村组和比较村组的学员进行不同内容的职业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农村实用技术或紧缺专业实用技术,然后比较他们的收入状况和创业情况;对职业学校各专业的学历教育学员和非学历教育学员(含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专业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问卷法就是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设置成问卷,对预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专家指导法,就是邀请有关专家做关于职教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会,使课题组成员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有关专门技术的方法。形式可以是座谈、访谈、电话交流,以及书面咨询等,广泛听取专家意见。课题组提供数据和事实,并形成最后的总结报告,及其他研究成果,由相关专家进行论证,最终结题。具体实施计划:1、2009年6月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研究,完成申报表的撰写,并取得学校和市教育局的支持,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的专家评审。2、2009年7—12月课题通过省教育厅专家评审,开展课题研究,进行一系列的调查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和论文。调查内容:(1)、武冈市职业教育状况。调查武冈市职业学校的分布、—10—专业设置、师资等情况,以及学制、在校生人数、实验实习、学生的就业等方面的状况,并对毕业生展开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档案,重点是对各类型职业学校的办学情况和培养模式进行比较。(2)、武冈市“三农”状况调查。调查武冈市农村的经济状态、农民的收入状况、收入结构、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情况或者意向。(3)、“十百千万工程”的运行情况调查及反思。(4)、农民工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的运行情况调查。写出详尽的调查报告,为撰写开题报告做准备。3
本文标题:中职学校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4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