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方案选自人美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第9课教师:缪爽现任职学校:北京市北苑中学《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方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画、帛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知,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2)、过程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基本的艺术素养和欣赏绘画的能力。(3)、情感目标: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教学难点:1.涵盖面比较广,中国古代绘画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所以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只能从宏观角度进行欣赏。2.提高艺术审美欣赏能力,以欣赏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3.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知识文化底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参与互动:课前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充分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提出质疑,充分体现高中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待课堂中与老师交流与探讨。欣赏、讨论、讲授、示范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程序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阶段︵2分导入语: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美术灿如群星,深如大海.它融中华文明、审美意识、哲学思跟随教师的思用简短精辟的语言概括中华钟︶想于一体,卓立于世界的东方.了解并传承它意义重大。但千年历史要在短短45分钟内细细领略谈何容易!那就让我们略取精华,乘坐世界上最快的思想快车去追溯人类艺术的航程。导入课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中国绘画发展的四种形式:岩画、陶画、帛画、壁画)路联想代表中华文明的典型作品。并回忆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开阔思路、进而跟好的融入课堂气氛。文明的博大与艺术成就的辉煌,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问阶段︵8分钟︶问题一:人类交流的方式有哪些?(语言、文字、图画等)和其他人类一样,我们的祖先在没有丰富语言和规范文字之前就已经懂得用简单的图案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它们“简约而不简单”。人类总是对自己的过去充满了好奇,至今仍苦苦寻觅着那块筑起艺术大厦的基石———稚拙率真的原始岩画。例:以中国早期的黑山岩画为例,截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案让学生欣赏,并回答猜想图案传达的意义。学生讨论分析,归纳:人类早起交流的时候是通过大量绘画,尤其是岩画、陶画、帛画和壁画传达信息的。在观看的同时可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学们一同讨论。事先设置问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与他们的思维产生共鸣,勾起对古代绘画的联想。问题二: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制造并使用工具)随着历史的进程和人类自身的进步,大约在10000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人类不仅懂得制造陶器还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图案来装饰陶器,这不得不说是人类艺术文化的一次大的进步。图片展示(手法简练、笔触粗矿的陶画)。例:让学生通过和岩画图案的对比,总结出陶画纹案的特点。问题三:中国还有哪些别称?(丝绸之国,瓷器之都)用历史的相关知识背景再头脑中构建陶器的艺术特色。总结陶画和岩画图案的特点,例如:陶画更注意生活化,一般是对称和均衡的表现方式,岩画一般是祭祀和社会生活的表现,大多是动物造型和狩猎众所周知中国是最早掌握养蚕的国家,丝织业的发展成就了中国最早独幅绘画的产生。这就是中国绘画的雏形———帛画。例:帛画的艺术特色(线条勾勒、平涂着色、构图完整、造型生动)和产生的时代背景(古代葬仪中使用的旗帜,具有一定的宗教迷信色彩),了解帛画对今天中国绘画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奠定了中国画以线条为主的表现形式)。听下面一段话:(联想出中国艺术的瑰宝———敦煌壁画)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芒。由教师简介敦煌的历史和概况。并以敦煌的壁画场景。联想动画片《九色鹿》的场景和故事情《鹿王本生图》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此壁画的整体艺术特色,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壁画的基本方法。1.《鹿王本生图》向我们叙述了怎样的佛教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佛学道理?2.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鹿王本生图》的艺术特色?节,试图讲解一下故事梗概。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艺术特色: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深入阶段︵28分钟︶展示绘画作品,教师做简介:让我们伴随着古老的乐曲用你们的眼睛去感受绘画的魅力,用心灵去体会中华艺术的文明。精选中国古代从唐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选伴随着古典音乐结合历史发展的背景展示图片,使学生在直观的视觉感受中了解中国古代绘画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唐朝绘画:至盛唐,国势强,大画家,名俱扬。五代绘画:五代起,继大唐,政局乱,艺遭殃。宋代绘画:国画院,盛两宋,集画师,人才众。元代绘画:山水人文画兴起的历史原因,诗书画印风格的形成。明代绘画:介绍明四家。清代绘画:结合历史分析清代绘画题材风格多元化的原因。通过欣赏疏通脉络,体会我国绘画的构图方式、用墨技巧。总结每段时期绘画的风格差异,尤其是从社会背景和作者生平方面考虑。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具体的疑难问题。真正把历史与文化、音乐与美术相融合,以大量的图片形式展现中国古代绘画,用最直接的视觉表达方式展现给学生。要求学生用眼睛去欣赏丰富的中国古代绘画,用心灵去感受中华艺术文明。展示中国画以题材划分的三种基本的形式(人物、山水、花鸟),概括其各自的艺术特征。概括人物、山水、花鸟画的艺术特征。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表现能力。设置下节课专题探讨的内容。1.分成三个小组(人物、山水、花鸟)2.收集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各种类绘画产生的历史背景。3.收集自己喜爱的画家生平介绍,相互讨论。总结特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分小组搜集资料:主要方式是查阅相关书籍、上网、访问专家等。通过研究总结特点和方法。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愉快而有效地进行学习。巩固小结︵5分钟︶组织观看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片断。概括剧中塑造了怎么的一个唐伯虎?(学生回答)图片展示历史上唐伯虎的真实画作:《秋来纨扇图轴》《小桥流水图轴》《秙槎鸲图轴》通过老师详细的解析,引导学生感悟绘画作品中蕴涵的一个“恨”字。教师介绍唐伯虎的生平:唐寅,字伯虎,好六如居士。出身吴县酒业商人家庭。自幼聪明好学,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擅长人物、花鸟、山水绘画。16岁考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乡试并一举中“龙虎中名第一”人称“唐解元”。后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前途可谓一片光明,仕途无量。但不想却因当年同乡徐径参与的科举舞弊案被连累罢官蒙冤回忆电影片段,观看代表性作品。学生讨论分析唐伯虎作品特点。(通过人物背景和年代分析)。在观看电影片段的同时更能激起学生兴趣。通过对唐伯虎的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对主要作品的特点进行归纳,有利于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入狱,剥夺科举考试的资格,从此改变一生!试想,这对一个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才子来说将是何等的屈辱与打击。从此伯虎放弃仕途,把悲伤、不满、痛苦、牢骚抑制在心底,转化为一种极端放荡,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他游历祖国山水大川,创作了大量绘画作品,后因身体不适回到了家乡苏州,自筑“桃花庵”,终日饮酒写诗作画,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年老思想发生变化皈依佛门,旷世奇才凄凉的结束了54岁的一生通过对唐伯虎生平与绘画作品的全面了解给你怎样的启示?我们该怎么样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教师总结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只有了解并积累了一定的艺术知识才能真正懂得去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一幅绘画不能单纯看它的表象,更应较全面地了解画家的身平与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从了解美到欣赏美并最终创造美的过程。由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说出感受。记录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从审美角度分析优秀作品。课后拓展︵2分钟︶全体朗读唐伯虎的诗句节选《桃花庵歌》,并体会唐伯虎当时的心理状态: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全体朗读,解读画家的心声。体会作者的心情和当时社会背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能力。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绘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5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