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纲要.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指导材料解读考试大纲归纳核心知识知识点逐一排查建立系统的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重点: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及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与自然环境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1.1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部落和房屋附近有了果园、菜圃、兽场,体现出一定的观赏价值,园林由此进入萌芽状态。•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和解决温饱,客观有观赏功能,没有产生园林规划。•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阶级分化•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或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叠山理水,结合观赏花木的栽植、观赏动物的豢养以及建筑的配设,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游赏、休憩和居住的环境。•特点:⑴绝大多数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归他们私有;⑵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⑶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社会环境效益。⑷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东亚园林体系。•从园林要素的构配方式分:规整式园林:具明确轴线和几何对称关系,讲究规律,植物整形风景式园林:布局自由灵活,显示自然的天成之美,对自然风景的缩移摹拟•第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兴起,环境破坏•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此时期园林特点:•⑴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⑵园林规划设计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⑶不仅追求观赏美和视觉效果,更注重发挥园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⑷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第四阶段:信息文明阶段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特点:⑴城市公共园林、公共绿地系统进一步扩大;⑵园林包含城市,“城市在园林中”;⑶针对防止环境污染选择植物,并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⑷园林规划中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动植物科学等先进科技;⑸城市外围营造防护林带,连接森林公园或更大范围的绿色景观;⑹任何工程项目开发,都必须与园林绿地建设相结合。•1.2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风景式园林体系)•1.2.1按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其他: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会馆园林、茶楼酒肆附属园林•皇家园林特点:皇帝及皇室所私有建筑和布局显示皇权至尊规模宏大,耗资甚巨分类: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大内御苑:建置在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如御花园宁寿宫花园西苑•行宫御苑:静明园静宜园离宫御苑:圆明园畅春园避暑山庄颐和园相同点: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私家园林•特点: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有宅园、游憩园、别墅园与皇家园林礼制有别,重在人文意境,体现园主的世界观分类: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江南四大名园——瞻园、拙政园、留园、寄畅园•寺观园林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1.2.2按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方式分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1.3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时间: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殷商)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三千余年•中国园林体系——风景式园林体系•发展特点:持续的,缓慢的自我完善,受外来影响少•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分为五个时期:生成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全盛期:相当于隋、唐。成熟时期:相当于两宋到清初。成熟后期: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1.4中国古典园林四个风格特征:•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涵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中国自然风景式园林道路的选择•2.1时代背景生成期: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初期的一千二百多年2.2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雏形(产生于殷末周初)(1)囿:起源于狩猎设专门场所豢养狩猎得到的禽兽,并栽培植物便于禽兽生息和活动。(2)台: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源于天子诸侯拜山活动(3)园圃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周文王:灵台、灵沼、灵囿•2.3中国古典园林风景式审美的确立(1)社会因素:山水审美观的确立游山玩水,把自然风景作为品赏游玩的对象(2)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2.3.2皇家园林——始自秦始皇时代2.3.2.1秦代宫苑(1)园林的发展与新兴皇帝独裁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上林苑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主要建筑群是阿房宫。•2.3.2.2西汉宫苑汉武帝时期皇家造园活动达到空前兴盛的局面。西汉代表性宫苑: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等。(1)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特点:①范围极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②建筑布局疏朗随宜,集锦式;③多功能的皇家园林,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求仙、通神、生产、军训等。建章宫:上林苑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北部园林为主,南部宫殿为主,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太液池,筑三岛摹拟东海三仙山,蓬莱瀛洲方丈一池三山: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沿袭到清代(2)建章宫一池三山的布局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总体布局北为园林南为宫殿,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小结(1)历时1200年,演进缓慢(2)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3)园林功能从最初的生产、狩猎、通神逐渐转化为以游憩观赏为主,园林总体规划比较粗放(5)园林审美更多受到神仙思想和君子比德影响,从伦理和功利认识自然美。宫:宫殿建筑群,建于都城或近郊,山池花木穿插或宫中有苑,大内御苑的雏形,如建章宫,未央宫等苑:建于郊野山林地带,占地广,规模大,苑中有宫,宫殿建筑群散布自然中,功能复杂,行宫和离宫御苑的雏形,如上林苑第三章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重点: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确立,转折期园林的主要特点•3.1时代背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时期;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给予园林很大的发展。•政权更迭,社会动荡,民生凋蔽•思想解放、文化多元•行动上两个极端倾向:贪婪奢侈、玩世不恭•寄情山水、崇尚隐逸:起导知识分子阶层对大自然山水的再认识,美学角度理解,从而形成游山玩水的浪漫风习。•山水风景的大开发和山水艺术的大兴盛•建筑技术和观赏植物栽培技术的发展•3.2皇家园林•皇家园林:北方的邺城、洛阳,南方的建康。•3.2.1邺城•城市规划:宫城为中心,东西干道划分全城为南北两区,南区居住坊里,北区为宫禁及权贵府邸。•代表性的园林:铜雀园、仙都苑•3.2.2洛阳•干道-署衙-宫城-御苑自南而北构成中轴线•中轴线规划体制,奠定了封建都城规划的基础,确立了以后皇都格局模式,宫城-内城-外城三套城垣形制。•代表园林:芳林园(华林园)•3.2.3建康•建康:南京,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干道-宫城-御苑的城市中轴线规划序列•代表园林:华林园•魏晋南北朝皇家园林的特点•1.园林规模较小,规划设计更趋精密细致:已有叠石为山,水体形象多样,建筑内容丰富,仍有动物圈养。•2.以从模拟神仙境界转为世俗题材的创作,表现山水之美•3.皇家园林开始受到私家园林影响,曲水流觞•4.筑山理水已转化为写实和写意相结合•5.称谓逐渐从宫、苑转变为园•6.大内御苑纳入都城规划,逐渐形成干道-宫城-御苑的中轴线体系,为隋唐后皇城规划奠定基础。•3.3私家园林•民间造园活动兴盛,官僚、门阀、文人重视园居生活,爱园成癖。•从地理位置上可分两种:建在城市里或城近郊的城市型私园——宅院、游憩园建在郊外的庄园、别墅•3.3.1城市私园•城市型私园特点•(1)设计精致化筑山手法多样,普遍用石叠山,出现单石块特置;理水逐渐成熟,形式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四大造园要素和谐配合•(2)规模小型化规模小;小中见大的景观布局,从写实像写意过度•3.3.2庄园别墅•魏晋南北朝政权基础:士族大家及其拥有的私田佣奴制的庄园•士族子弟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以园林化的手法经营庄园。•3.4寺观园林•佛、道盛行,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寺、道观大量出现在城市及近郊、远离城市的山野地带。•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世俗化,舍宅为寺。•寺观园林三种类型:毗邻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的绿化和园林化郊野地带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同时促进了自然风景区的开发。3.5公共园林文人名流聚会的近郊风景游览地,具有公共园林的性质。亭本是驿站建筑,逐渐成为风景建筑,又逐渐转化为公共园林的代称。会稽近郊的“兰亭”•小结•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期•(1)园林规模由大入小,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到表现自然,由单纯模仿自然(写实)到适当加以概括提炼(写实与写意结合)。•(2)园林规划设计由粗放转为较细致,造园活动升华为艺术创作。•(3)建筑与其他造园要素的关系逐渐和谐•(4)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5)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出现,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庄园别墅的田园风光、山居生活和隐逸情调深刻影响后世文人园林的创作。•(6)寺观园林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隋、唐重点:掌握全盛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状况,主要园林作品和主要成就。•4.1时代背景•政权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发达,技术进步•山水诗、山水画、山水游记影响园林艺术,开始融入诗情画意,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观赏植物的种类增多,园艺技术进步,唐朝盛行赏花。•4.2都城长安、洛阳•4.2.1长安•总体规划形制保持北魏洛阳的特点。•三套城垣:外城-皇城-宫城外城-居住坊里和市集皇城-衙署区宫城-皇帝大朝和居住•南北中轴线:以宫城中轴线为长安城主轴线。•棋盘式格局:南北东西纵横的街道把外城分为108个坊和2个市,坊用高墙封闭,市坊严格分开。•宫城以北为禁苑大兴苑,还包括了西内苑和东内苑,又称三苑。•唐城三大内:太极宫又称“西内”,是皇帝听政和居住的宫室。另外有“东内”大明宫和“南内”兴庆宫,相当于另外两处“大内”。•城东南为御苑“芙蓉园”和公共游览地“曲江”。•4.2.2洛阳•“两京制”,西京长安,东都洛阳;•4.3皇家园林•皇家园林集中在两京,皇室园居生活多样化,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的区分更明显。•大内御苑:太极宫大明宫洛阳宫禁苑兴庆宫•行宫、离宫御苑:东都苑玉华宫翠微宫华清宫九成宫•小结•皇家园林的建设已趋于规范化,大体形成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的类别。•(1)大内御苑紧邻于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呈宫、苑分置的格局。•(2)郊外的行宫、离宫,绝大多数建置在山岳风景优美的地带。其中多有后期改作佛寺的。•(3)郊外宫苑基址的选择,多有军事原因。•4.4私家园林•中原、江南、巴蜀等发达地区,私家造园频繁。•官僚政治代替门阀士族政治,庶族知识分子通过科举遴选参与政治,“中隐”思想流行,促成了士大夫阶层倾心于私家园林“林泉山水”的营建中,逐渐形成一种特殊风格—士流园林。•盛唐以后,中国园林已由自然山水园发展到写意山水园,即文人山水园。主要以长安、洛阳两地为盛。•4.4.1城市私园•4.4.1.1长安•长安城内大部分居住坊里均有宅院和游憩园,叫
本文标题: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52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