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在中国的历史上,提到学术繁荣人们就会想到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期不但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才波峰或者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称道与自豪的人才高地,同时代表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道家、法家及其他诸子思想和流派也主要产生于这一时期。20世纪中叶,在中国地质学尤其是大地构造学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次学术繁荣的局面,虽然这次争鸣出现的时间很短,其意义也不能与春秋战国时代比肩,但其产生的原因或许能使我们得到新的启迪和深入的思考。一、五大学说简介1地质力学学说地质力学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的,运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运动及其有关的地质构造现象的科学。上世纪20年代,关于大陆运动起源的问题有许多学派,但其主要的为活动论和固定论、垂直论与水平运动之争。1926年李四光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1929年发表《亚东一些典型构造式及其对大陆运动问题的意义》;1933年发表《东亚构造格架》;1939年出版《中国地质学》;上世纪40年代,他正式提出地质力学一词,并以构造体系为指导,继续从实践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1945年出版《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从而地质力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出现于世界地质科学之林。2多旋回构造学说黄汲清先生的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简称多旋回说,于1945年在他发表的《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中提出。20世纪40年代,德国地质学家史蒂勒(HStille)的单旋回学说在国际上流行甚广。认为一个地槽系只经历一次造山运动,产生一次变质及变形,出现一套超基性、基性到酸性的岩浆活动以及与岩浆活动相关的一次成矿作用,便转化成褶皱系。换言之,一个地槽系只经历一次造山运动就结束了地槽发展史。黄汲清分析中国实际资料后发现,一个地槽系从发生、发展到结束,不止经历一个,而是若干个构造旋回。每个旋回都使地槽系的一部分转化成褶皱带,最后一个旋回才使地槽全部转化成褶皱系。不仅如此,在地槽系形成褶皱系后,地壳仍有剧烈活动,产生新的沉积和岩浆活动等。3断块学说张文佑先生1958年创立的断块学说,是研究地球岩石圈断块结构及其运动的假说。20世纪40年代初,他在跟随李四光研究中国华南大地构造时,把岩石中的节理分为X型和Y型两大组合,前者具剪切性质,后者具拉张性质,成为其后创立地球表面4种断裂体系的雏形。上世纪50年代后,在他主持下以断裂体系为主导思想编绘了第一张中国大地构造图及其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并创用了断块、断坳、断褶带、断块带、台块等术语,为后来成为一种新的大地构造学派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70年代他开始运用地质力学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把野外观察与室内模拟试验及理论分析三者结合起来,初步完善了断块大地构造学说思想。4地洼学说地洼构造学说,也称活化构造学说,是在批判地继承槽台学说的基础上,按照对地台活化的深入理解逐步引申发展而成的一种学说。1956年,陈国达根据自己长期野外科考及专题研究成果,结合前人大量资料,发表《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一文,第一次提出第三构造单元活化区概念的雏形,标志着地洼学说的诞生;随后陈国达相继发表的《地壳的第3构造单元地洼区》(1959)及《地洼区后地台阶段的一种新型活动区》(1965)等著作,均系对这个新构造单元的特征、鉴别标志、类型划分、在地壳演化史上的出现时间和在地理上的分布规律等,做出了详细论证。5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张伯声先生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是阐明地壳的统一构造格局及地壳运动规律的理论假说,于1962年提出。该学说认为,整个地壳的构造是由大小不同的地壳块体和大小不同的活动带镶嵌而成的复杂构造图案,这就是地壳的镶嵌构造;同一级别的活动带与地块带相间分布,在构造地貌上显示峰谷起伏及疏密相间,并具有近等间距性,这样的构造就是波浪状构造;全球地壳表现为几个系统的一级套一级的活动带与地块带的定向排列,因而在几个方向上表现出一级套一级的波浪状构造;地壳几个系统的、从宏观到微观级级相套的地壳波浪状构造的交织与叠加,形成十分复杂但却有一定规律的镶嵌构造图案,这就是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
本文标题:中国大地构造学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6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