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国大学的三六九等来源:新世纪周刊2013-04-2214:21:58“全国性重点大学”这个词出现是在1954年。在此年之前,各高校有“国立”“省立”之类的前缀,却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195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是中国大学第一次画圈运动。这对当时的教育部来说是一个权宜之计:中国当时刚刚结束战争,百废待兴,外汇贫乏,物资有限,如果想要尽快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一定要把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底子最好的几所大学去。这里的重点,指的是工作重点,“重点“还并非学校本身的性质。这次选择的6所学校颇有特色,有清华、北大这样的老牌名校(名校燕京大学1952年和北大合并,校园成了北大校园,连本来挂在北大西门上的匾都消失不见了),有从延安带来的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陕北公学),和工、农、医类院校各一所,代表着年轻的共和国的需要:知识分子、干部、医生、农学家和优秀的工程师。这批学校在当年可谓相当风光,当时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一楼曾经属于“一五计划重点工程”,站在楼顶远眺,能看见西直门和北京展览馆——那时的中关村还是农村。按需设置的重点大学中国的大学之沉浮有周期性,这个周期是五年,因为中国的计划制定以五年为周期。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这是中国大学第二次画圈。1959年8月28日又增加4所重点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今天的国防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通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其时中国与苏联交恶,把一些军事、医学相关的学校变成“重点大学”是明智的决定。当时号称“164”的这支队伍,今天都成了老牌名校。1960年,44所大学也被列入“重点”行列,包括吉林、武汉、南开、南京大学等综合大学,若干所工业学院和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地质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学院等一2些专门大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经就读的北京地质学院就是在那时成为重点大学的。这些专门大学进入重点名单也有其大背景:那时候,李四光们在各地找矿,王铁人们用身体搅拌泥浆,庄则栋们在国家乒乓球队风华正茂??毫无疑问,中国需要更多的这种英雄。1963年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南京农学院加入重点行列。这时候重点大学有68所。重新洗牌“文革”对高等教育界是史无前例的破坏,各高校受损严重。“文革”结束后,国家重新宣布了国家重点大学名单。这次分配事实上决定了今天大学的层次,只是在后来的近30年中,许多当时的大学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名字,而它们之间也分成了不同的等级。这也许是当年的国家教委所没有想到的。重点综合大学: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等17所。重点理工院校: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学院等52所。重点农业院校:中国农业大学等9所。重点医药院校: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后并入北大)、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后并入复旦)、中山医科大学(后并入中山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后并入四川大学)等6所。此外还有林业、经贸、音乐体育、民族、外语师范类大学如:北京林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中之重在资金有限的年代,如果对70多所大学平均用力,大家谁也强不了。“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当中,又在“重点大学”当中特别挑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3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5所大学,作为重点中的重点。这是中国高校的第四次“画圈”运动。今天看起来这些大学都是强校,进入名单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当时,除了前三名之外,这支队伍的每个名字背后都充满着校长的苦苦哀求、教师学生的“同仇敌忾”和老领导老同事之间的关系运作。我们可以注意到,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在这次战役当中没有入围,这使得南开大学在后来的若干年处于不利地位,浙江大学则在20世纪末才逐渐赶上以上若干所大学。这个时期,另一个指标也成为各个大学角力的战场:设立研究生院。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第一个设立研究生院,后来又陆续3次批了22、10、22所研究生院,这是大学科研实力的一个标志,不过一般的学生报考时较少注意这个指标罢了。中国的Top100许多大学跟国际交流的时候都难解释这个数字,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跟他们说,相当于美国的Top100大学就行了。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界试图和世界一流大学缩小差距的一次努力。“211工程”诞生于1993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11”的意思是,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1995年12月,第一批进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学是:清华、北大、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这次画圈的最失落者是中国人民大学,被从老15所重点中挤出去了(北医被北大合并,国防科技大学划归军队不再由教委管辖)。这是教育部门第五次给大学画圈,圈里圈外的大学命运从此不同。后来“211工程”不断地增丁进口,出于提高西部高等教育水平的目的,一些偏远省份也有了自己的“211”大学(到今天“211”总数已经超过了100所),这些学校也有部属大学、省部共建大学等区分,分配经费时僧多粥少。985:最后的画圈运动1998年5月4日,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这是教育部的第六次画圈,15所大学中再4选10所大学。高校圈内称“211985”工程。选出了清华、北大、中科大、复旦、上交大、西交大、哈工大、南大、浙大和北理工,这次北航、南开、天津大学被画在圈外。有分析认为,北理工能够进入十强,和2008年9月大规模校庆、迎回大批有身份的校友有关。这次竞争失利导致了天津两所名校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不景气。万幸的是,“985工程”也很快扩容,最后确定的第一批“985”高校是34所:但是这些学校当中,拨款和定位又分出了层次,这是教育部的第七次画圈:第一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目标被确定为“世界一流大学”,各得到18亿教育部拨款。第二层:“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得到的拨款情况如下:浙江大学14亿、南京大学12亿、复旦大学12亿、上海交通大学12亿(教育部和所在省市各出一半);中国科技大学9亿(教育部、中科院和省各1/3);西安交通大学9亿(教育部出2/3,陕西出1/3);哈尔滨工业大学10亿(教育部、国防科工委、省拨款总数);北京理工大学10亿(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北京市按3:3:4出资);北京师范大学12亿(教育部、北京市各半)。中国人民大学也属于这一层,江泽民视察时对该校的定位是“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其他中央资助经费超过3亿的大学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进入“211”和“985”工程之后除了得到经费、获得政策优惠之外,本身也能提高学校学生对学校品牌的满意度。比如在对学校品牌满意度排行榜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11985”大学都排进了“前十”。对一个普通学生来说,一旦自己的学校成为“211”,绝对是值得庆贺的事。这意味着学校会盖四人间甚至规模更小的精致宿舍楼,更好的食堂,建有空调的教学楼和设备更先进的实验室,有能力引进更好的师资。5“211”也浸入到普通毕业生的生活当中:外地生源想要在上海工作时,能否获得上海户口要算分,如果本科院校是211大学,会有额外的加分。而许多高校招聘教师的时候,除了必备的博士学位之外,有的还会额外提出:第一学历(本科)一定要是在211大学获得的。当然,“211”也可能使得高校有更重的负担,“211大学”之一的太原理工大学的同学们就有点失落,也许他们对学校的期望更高,他们的学校品牌满意度排在115位。除此之外,中国还有31所大学是“副部级大学”,校长和书记由中央直接任命,副部级待遇,这也是中国特色的另一种画圈,表明一种重视的态度。最新的一个趋势是,教育部的“重点学科”和“本科教学评估”似乎准备给中国的大学再画一次圈,但是现在看起来,区分度一般。而且此类评估结果复杂,远不如“985”的“拨款定位次”来得直接,很难影响到准备报考的学生和家长。报考时的实用顺序大概总结一下中国大学们身上这些圈:如果要报考一个最好的中国高校,可以“985”顺序来报考,如果分数不够这些学校,可以考虑非“985”的“211”高校,同时考虑学校所在地城市。当然,成绩好的同学也可以挑选一些虽然不在两个名单中,但是仍然出色的专业高校如军事院校、中戏、中央美院、外交学院等学校以供考虑。或者干脆一点,直接去香港、澳门的大学读书。比学校名声、国家拨款、“211”、“985”光环都重要得多的一点,是大学四年一定要过得快乐、充实有收获,这就需要参考“大学满意度排行榜”个各项分榜单,这些数字真正来自在大学里度过了四年的毕业生,他们对自己的学校,最有发言权。盘点“211工程”大学之外的三类优秀高校来源:圣达信教育2013-04-2311:41:26导读:当今社会是一个品牌盛行的时代,尤其在高考升学领域,也“为品牌是瞻”:考大学要看你是不是考取了“211工程”院校,报考研究生要看你第一本科学历是不是“211工程”院校,就业市场要看你是不是毕业于“211工程”院校,“211工程”大学简直成了装点门面的护身符了。那什么是“211工程”大学呢,是不是非“211工程”的大学就不是好大学呢?下面就请列位看官听我一一道来。“211工程”高校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6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宏大工程,其目的是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使若干高校和部分重点学科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对于入选“211工程”的院校来说,国家不但从物力、人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还制定了许多照顾政策。如今入围“211工程”的大学已经有116所,这116所大学中,有一部分的确是名符其实的“名牌重点”大学,但也有一些是带有地方照顾性质的,所以考生和家长在选择院校时,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张,最好不要以“是否为‘211工程’大学”作为自己选择大学的出发点,否则很有可能考好分数嫁错郎。谁都知道北大清华好,可没有几个人能上,所以选择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分数。如果你的分数不足以考上这些超一流大学,不妨考虑下面这几类大学。第一类:在各大排名中靠前的综合类大学。在综合性大学中,有这样一些院校,他们虽没有“211工程”的名号,但是由于学科门类齐全、地域优势明显,综合实力排名远在许多“211工程”大学之上。如江苏大学、青岛大学、宁波大学、河南大学、湘潭大学等。它们都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学层次。深圳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更有博士后流动站。在这类大学
本文标题:中国大学的三六九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6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