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名词解释1、抗凝剂: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称为抗凝剂。2、决定性方法: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过详细研究未发现产生误差的原因,其测定结果与“真值”最为接近的方法。主要有重量分析法、中子活化法、同位素稀释-质谱分析法(ID-MS)等。3、参考方法:是指准确度与精密度已经被充分证实,且经公认的权威机构(国家主管部门、相关学术团体和国际性组织等)颁布的方法。这类方法干扰因素少,系统误差很小,有适当的灵敏度、特异度、较宽的分析范围并且线性良好,重复测定中的随机误差可以忽略不计。4、常规方法:具有足够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特异度,有适当的分析范围,经济实用,其性能指标符合临床或其它目的的需要的方法。5、标准品:它的一种或几种物理或化学性质已经充分确定,可用以校正仪器和某种测定方法的物质。6、一级标准品: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其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所含杂质已经定量。主要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和校正参考方法以及为“二级标准品”定值。7、二级标准品:这类标准品可以是纯溶液(水或有机溶剂的溶液),也可以存在于相似基质中。可由实验室自己配制或为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或用一级标准品比较而确定。主要用于常规方法的标化和控制物的定值。8、控制物:控制物用于常规质量控制,以控制病人标本的测定误差。有定值血清和未定值血清两种。控制物不能用于标定仪器或方法。9、实验误差:简称误差,是量值的给出值与其客观真值之差。10、系统误差:是指一系列测定值对真值存在同一倾向的偏差。它具有单向性,而没有随机性,常有一定的大小和方向;一般由恒定的因素引起,并在一定条件下多次测定中重复出现。当找到引起误差的原因,采取一定措施即可纠正,消除系统误差能提高测定的准确度。11、随机误差: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多次重复测定某一物质时引起的误差。误差没有一定的大小和方向,可正可负,数据呈正态分布;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可避免,但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分析步骤越多,造成这种误差的机会越多;随测定次数增加,其算术均数就越接近于真值。12、精密度:是表示测定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程度的指标。它表示同一标本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测定所得到的一系列单次测定值的符合程度。13、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偏差和偏差系数表示。14、特异度:即专一性,是指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分析试剂只对待测物质起反应,而不与其它结构相似的非被测物质发生反应。分析方法特异度越高,则测定结果越准确。15、干扰:是指标本中某些非被测物质本身不与分析试剂反应,但以其它形式使待测物测定值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这些非被测物质称为干扰物。16、检测能力:即检测限度或检出限,是指能与适当的“空白”读数相区别的待测物的最小值。17、回收试验:回收是指候选方法准确测定加入常规分析标本的纯分析物的能力,用回收率表示。回收试验的目的是检测候选方法的比例系统误差。18、回收率:回收试验中测得的回收浓度占加入浓度的百分比例。19、允许分析误差:表示95%标本的允许误差限度,或95%的病人标本其误差应小于这个限20、参考值:从按若干标准规定的参考人群中选定一定数量的参考个体,通过检测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求得均值(X)和标准差(s),均值(X)即为参考值。21、参考范围:从按若干标准规定的参考人群中选定一定数量的参考个体,通过检测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求得均值(X)和标准差(s),上述结果的95%的分布区间(X±2s)即为参考范围。22、医学决定水平:为对临床病人的诊疗具有医学判断作用的临界分析物浓度。23、金标准:是指通过活检、尸检、外科手术、随访等所做出的决定性诊断。24、ROC曲线:ROC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或又称相对工作曲线(relative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以试验的敏感度为纵坐标,1-特异度(假阳性率FP率,FPR)为横坐标作图,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TPR及FPR,并将相对的点连续起来就得到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25、质量控制: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是监测检验过程中的误差,控制有关的各个环节,防止得出不可靠的结果。26、质控品:为质控目的而制备的标本称为质控品。质控品宜含有与测定标本同样的基础物质,其分析物应具有参考值、病理值和医学决定水平三种水平浓度。27、实验室认可:是由权威性专业组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实验室或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考核,认可能够开展或胜任某些工作,并授予资格的过程。28、光谱分析:指利用物质具有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点,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它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等特点,是生物化学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技术。29、酶活性:即酶促反应速度,指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30、酶活性单位:指在一定条件下使酶促反应达到某一速度时所需要的酶量。31、酶活性国际单位:1IU指在规定条件下(25℃,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每分钟催化1mol底物发生反应的酶量。32、延滞期:反应开始时,酶与底物分子结合很少,反应速度很慢,底物或产物的变化量与时间不成正比,这一时期称为延滞期。33、线性期:延滞期的时间一般为数秒钟到数分钟;随着时间的推移,酶与底物分子结合增多,反应速度加快,底物或产物的变化量与时间成正比,这一时期称为线性期。34、偏离线性期:在酶促反应过程中,随着底物的减少和产物的增加,逆反应增强,反应速度减慢,这一时期称为偏离线性期。35、固定时间法:是测定酶促反应开始后一段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该方法在反应进行到预定时间后要终止反应,因此又称为终点法(end-pointanalysis);该方法反应时间的预定是从t1~t2,因此也称两点法(two-pointanalysis)。36、连续监测法:是测定底物或产物随时间的变化量,又称为速率法。该方法每隔一定时间(10~60s)测定一次底物或产物的变化量,连续测定多点,然后将测定结果对时间作图,绘制反应速度曲线。37、工具酶:在酶学分析中,往往利用酶作为工具,检测另一种酶的活性或底物浓度,我们将作为试剂用于测定待测酶活性或底物浓度的酶称为工具酶。38、心肌酶: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类有AST、LDH和CK,统称为心肌酶。39、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或某些组织损伤时,有些血浆蛋白质含量会增高,有些会降低,这些血浆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cutephasereactants,APR)。40、Lowry改良法:在酚试剂法的基础上改良;即在酚试剂中加入Cu2+,集中了酚试剂法和双缩脲法两者的作用,提高了呈色的灵敏度,其中75%呈色靠铜离子产生。反应产物的最大吸光度在650~750nm之间。Lowry改良法的灵敏度为双缩脲法的100倍左右。4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复杂的代谢性疾病,系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利用缺陷引起的病理性高血糖症。42、酮血症:血液中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形成过多引起血中含量增高,称酮血症(ketonuria)。43、OGTT: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每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水平,从而判断病人胰岛素分泌的反应性和能力的试验。44、脂蛋白受体:是一类位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它能以高度的亲和方式与相应的脂蛋白配体作用,从而介导细胞对脂蛋白的摄取与代谢,进一步调节细胞外脂蛋白的水平。脂蛋白与脂蛋白受体的作用不仅是运送脂蛋白至细胞所必需,也是从血和外周组织中有效清除具有潜在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所必需的。45、清道夫受体: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表面,介导修饰LDL(包括氧化LDL和-VLDL)从血液循环中清除。其表达不受细胞内胆固醇浓度的调节。巨噬细胞能不停地通过清道夫受体摄取修饰LDL的胆固醇,导致胆固醇堆集和泡沫细胞形成,促进动脉壁粥样斑块形成。46、残粒受体:能识别ApoE,是清除血液循环中CM残粒和β-VLDL残粒的主要受体,它也能结合含ApoE的HDL。47、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是指血浆中胆固醇或/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浆脂类以血浆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脂血症一定时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48、脱水:人体体液丢失造成细胞外液的减少,称为脱水(dehydration)。49、高渗性脱水:指水的丢失比例高于Na+的丢失,造成细胞外液中Na+浓度升高,晶体渗透压增大。这种情况常在大量出汗失水过多后出现。50、等渗性脱水:指水的丢失与Na+的丢失量等比例,需要及时补充等渗盐水加以缓解。51、低渗性脱水:指Na+的丢失比例大于水的丢失,常由剧烈呕吐、腹泻,造成大量消化液丢失所致,服用某些排Na+利尿剂时亦可发生,需要补充适当的NaCl溶液。52、水肿:当机体摄入水过多或排出减少,使体液中水增多时,称为水肿或水中毒。53、血氧饱和度:血液中HbO2的量与Hb总量(包括Hb和HbO2)之比称为血氧饱和度。54、Bohr效应:pH对氧解离曲线的影响称为Bohr效应。pH上升时,H+浓度降低,使Hb与O2的亲和力增加,曲线左移,有利于Hb与O2的结合,使血氧饱和度增加,增加血氧运输量。否则相反。55、二氧化碳分压(PCO2):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CO2所产生的张力。PCO2基本上与物理上溶解的CO2量成正比关系。56、氧分压: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O2所产生的张力。57、二氧化碳总量:(TCO2)指血浆中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含量,其中大部分(95%)是HCO3-结合形式,少量是物理溶解的CO2(5%),还有极少量以碳酸、蛋白氨基甲酸酯及CO32-等形式存在。58、实际碳酸氢盐:(AB)指血浆中HCO3-的实际浓度。即指未接触空气的血液在37℃时分离的血浆中HCO3-的含量。通常由实测的pH及PCO2根据H—H方程计算所得,也可以实际测定。59、标准碳酸氢盐:(SB)指在37℃时用PCO2为40mmHg及PO2为100mmHg的混合气体平衡后测定的血浆HCO3-的含量。通常根据pH与PCO2数据计算求得。60、缓冲碱:(BB)指全血中具有缓冲作用的阴离子总和,包括HCO3-,Hb,血浆蛋白及少量的有机酸盐和无机磷酸盐。61、碱剩余:(BE)是指在37℃和PCO2为40mmHg时,将1L全血pH调整到7.40所需强酸或强碱的mmol数。BE是代谢性酸碱中毒的客观指标,对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和治疗导向有重要意义。62、阴离子隙:(AG)是根据测定出血清阴离子总数和阳离子总数的差值计算而出,它表示血清中未测定出的阴离子数。63、微量元素:指含量占体重0.01%以下元素。尽管在体内含量极低,但其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和临床意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物质的检验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帮助。64、δ-胆红素: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通过非酶促反应与白蛋白结合,以“未结合胆红素-白蛋白复合体”形式在血液中运输,此复合体即δ-胆红素。该复合体有利于未结合胆红素的运输,也限制了未结合胆红素通过细胞膜。δ-胆红素重氮反应呈阳性。65、生物转化:机体对许多外源性或内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水溶性(或极性),使其易随胆汁、尿排出,这种体内变化过程称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66、卡门氏单位:1.0ml血清在25℃,340nm,反应体积3.0ml,光径1.0cm时每分钟测定吸光度下降0.001,即消耗4.8210-4μmolNADH为一个卡门氏单位。67、肾小管重吸收: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的水分和某些溶质转运回血液的过程。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68、假肌酐:Jaffe反应法是测定肌酐常用的方法,适用于血、尿标本的检测。但最大的问题是非特异性干扰大,维生素C、丙酮、乙酰乙酸、α-酮酸、葡萄糖、蛋白质以
本文标题:临床生化检验试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6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