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以工业增长效率、工业结构和工业环境三个方面为工业现代化的标志。评价答案您已经评价过!好:5您已经评价过!一般:0您已经评价过!不好:0您已经评价过!原创:5您已经评价过!非原创:0问问团队关注时事共1人编辑答案2010-06-2520:00我有更好的回答收藏转载到QQ空间--相关内容•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标志是什么?08.07.26•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10.03.06•中国现代化正在快速增长,那种工业你认为有必要归为现代化,为什么?10.06.30•现代工业企业崛起的标志09.06.18•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10.08.16中国驰名商标标志中国汽车标志大全中国名牌衣服标志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中国绿色环保标志中国绿色食品标志图中国环境标志中国自然保护区标志--其他答案工业的核心部门是(管理层),(工程动力)和(生产车间)是整个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标志。Replay□回答采纳率:20.7%2010-06-2519:53工程动力、生产车间熊猫回答采纳率:21.1%2010-06-2519:56工业的核心部门砍阿差回答采纳率:24.5%2010-06-2520:04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促进中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加快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制订工业发展战略需要判断现阶段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本文首先提出以工业增长效率、工业结构和工业环境三个方面作为工业现代化的标志;进而基于这三方面标志,构造了一套评价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依据这套指标体系对我国工业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价。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经验量化估计其水平大致相当于工业现代化国家20%左右的水平;最后,本文分析了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现代化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发达的大脑。回答采纳率:27.0%2010-06-2610:54一对现代化概念理解,学术界一直有着种种不同认识。本文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是,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是以科学与技术革命作为推动力,在实现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同时对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进而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的深刻变革的历史发展进程。对欠发达国家来说,所谓现代化就是在现代国际体系影响下,欠发达国家利用后发优势,采取适合自己发展的高效率途径,迅速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加速社会发展和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上述定义包含了以下一些内容:一是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其起点是从18世纪后期在欧洲出现的工业革命开始。从欧洲工业革命以来,即由英国开端然后向西欧、向整个欧洲、再向北美扩散的工业化进程,自此开始出现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进程,或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卷入这一过程,这一发展进程在欧美等国家现已经结束,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仍正在向前推进。二是工业化只是现代化的经济内容,现代化又远不能等同工业化。现代化过程的结束是通过工业化来实现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化就是工业化。但从严格意义上看两者是不同的。工业化指的是由于技术和应用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经济变迁,而现代化则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产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人自身的变迁,其核心内容是工业化由此导致的经济增长的同时,在政治、社会、文化、福利、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才称得上是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工业化只是现代化的经济内容,现代化还包括大量非经济内容。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现代化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范畴,欠发达国家或迟或早,最终都会实现现代化的。但要赶超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对一些欠发达国家来说,有可能永远也难以实现。因为欠发达国家经济要发展,发达国家经济也在发展,虽然欠发达国家有“后发优势”,但“后发优势”的运用也只限于少走弯路,并不意味着能够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以此制定发展目标,至少在一个较短时期是不现实的。二现代化作为特定历史时代范畴,其过程完成或结束当然应有其标志。只有把握这些标志,一个国家或地区才能制定自己的赶超目标并对自身现代化进程有一明确判断。现在,欧美国家现代化过程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而欧美国家现代化完成或结束时所显示的景象,应当看作现代化完成或接近完成时的标志。这些景象显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1.人口城市化进程结束。人口城市化发展程度如何,可以说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最重要标志。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是现代化过程高歌猛进的时代,同时也是人口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从20世纪初的不足10%到20世纪末接近50%。欧美国家,到了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水平达到75%至80%以内就出现逆城市化运动,说明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过程结束。2.非农化过程结束。非农化过程结束意味着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结束。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愈益缩小,过去用一半以上的农业就业人口才能维持整个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而现在只需要5%甚至更低的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就可以支撑整个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目前,英国、德国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2%,法国为4%,日本5%。这些国家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已经下降到5%以下,继续下降余地就十分有限。可以把5%和低于5%的农业就业人口看作非农化过程结束。3.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中坚。由于白领阶层、知识分子成为整个社会的中坚,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出现了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在全社会就业人口比重中超过了80%,并成为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石,成为判别一个社会是否进入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在美国,人均年收入从3万美元到100万美元的群体几乎都可以划入中产阶级这样一个社会阶层中,美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占全社会人口的90%,而且中产阶级不仅是收入概念,更成为文化概念,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有着强烈共识,所以美国即使遭遇石油危机、“9.11”事件等,社会运转仍一切如常。4.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多方面生活标准提高的反映。直接体现在健康、教育、卫生、文化、医疗、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活安全等内容上。具体反映在以下一系列指标上。例如,人口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普遍超到75岁,0~1岁的婴儿死亡率低于千分之十,高等教育普及率达到40%以上,成人识字率超过95%,人均住房面积普遍超过30平方米,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零增长。社会治安、交通事故、火灾等涉及到居民生活安全的指标都降到最低点。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是现代化过程对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直接的反映。5.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治制衡体制,包括司法公正程序和成熟的政党制度。政治制衡、权力相互制约,以及建立起成熟的政党制度,是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现代化最重要体现。民主是与选举密切相关的,国家领导人的产生是否通过直选、普选等选举形式产生,成为判别是否进入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准。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提高程度直接体现在领导人的产生形式上。作为一个现代国家,一切权力由选举产生,并形成相互制约的制衡体制。6.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宪政法律体系。现代社会是法律社会。法律至上,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都必须在法律空间下活动,不允许有任何凌驾法律之上的政党和个人。普适的人权观得到了广泛认可,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了充分保障,人们的言论、出版、集会、集社自由成为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标准。并且,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各项权力,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措施予以保障,不然,即使有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没有制度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各项权力不能得以实现或难以充分实现,也不能说就建立了法制国家。7.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舆论监督体制。对权力的制约,除了政治制衡外,还需要建立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体制。通过建立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体制,使得权力的应用成为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并且也反映整个社会民意倾向。较为成熟的社会论舆论监督体制使社会公正成为主流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较为成熟的社会舆论监督体制的建立,既是公民基本权力得以充分实现的体现,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8.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制度保证。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民有经济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经济成份,政府是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并成为社会公正的主导力量,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由于发育成熟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结合,混合经济成为现代国家化普遍采用经济运行模式;诚信、依法纳税等,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价值观念,更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对公民行为的约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9.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社会财富的大量增长,社会保障体系几乎覆盖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人口,社会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有了较为充分保障,并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成为判别一个现代国家的基本标准,也是判别一个国家社会主义因素是否丰富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方面难以起到重要作用,需要政府的“看的见的手”在推动社会公平方面起重要作用。收入累进税、遗产继承税等相关税种的制定,贫困人口、社会救助人口的确定,使基尼系数和贫富差距都控制在警戒线以内。此外,慈善事业、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也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措施和手段。10.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得到切实体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也称为生态文明,是20世纪人类对现代化认识的重要成果。欠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时,如果不能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因素,那么这种现代化也是不完全或有欠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包括全民的计划生育行动,对森林、耕地、水土的保护措施、资源和废物的节制使用和回收利用等。三按照本文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比较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从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共设计10项指标反映中国现代化进程。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看,现代化从初始时期到即将结束,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本文把现代化实现过程分为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两个阶段。所谓基本现代化,是指进入了现代化初始阶段,虽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某些内容还没有进入现代化,但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已进入和接近进入现代化。所谓现代化,是指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已经完全实现了现代化,并开始了向后现代化社会转变。20世纪80至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现代化,进人了后现代化,考虑到这些国家现代化结束时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制定了中国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标准:(1)人均GDP,基本现代化为10000美元以上,现代化为20000美元以上;(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现代化为60%以上,现代化为70%以上;(3)人口城市化水平,基本现代化为60%以上,现代化为70%以上;(4)非农化水平,基本现代化为80%以上,现代化为90以上;(5)恩格尔系数,基本现代化为35%以下,现代化为25%以下;(6)婴儿死亡率,基本现代化为20‰以下,现代化为10‰以下;(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基本现代化35%以上,现代化50%以上;(8)每万人口医生数,基本现代化为20人以上,现代化为25人以上;(9)信息化指数(即千人拥有电话主线、千人拥有移动电话、千人拥有个人计算机、千人拥有因特网用户四个指标的算术平均数),基本现代化为150以上,现代化为250以上;(10)森林退化率,基本现代化为0以下,现代化为-0.2%以下。这里需要对最后一个指标作些解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表的《世界森林状况1999》数据显示,1990-1995年,全世界森林面积以年均0.3%的速度减少,其中低收入国家的森林退化率为0.7%;中等收入国家为0.3%;高收入国家为-0.2%,即森林面积以年均0.2%的速度增加。一个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现有森林资源不受到人为破坏是起码的要求。因此,这里将森林退化率的基本现代化标准定为0,而将20
本文标题: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6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