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中国新闻史重要报纸与报人
宝宝我爱你,我们一定会幸福一、《申报》《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为上海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中文日报,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该报主要由英国商人美查创办,最初的主笔是蒋芷湘。1907年,美查将《申报》出售给中国报人席子佩,1912年席子佩将其转售给史量才,从此开始了《申报》第二个辉煌时期。1949年5月26日,《申报》停刊,前后历时78个年头。特别要提到的是,《申报》是以营利为宗旨的报纸,《申报》的主人将报纸作为企业来办。因此,他们把商业经营原则运用于报纸管理,这是我国近代商业报纸的一个重要发展。早期的《申报》的内容大致有:本馆告白、本馆条例、论说序文;本埠新闻、外埠新闻;广告及货物价格表、船期。《申报》创刊之始,就登载了征文艺类作品的启示,不久就开设了文艺栏目。同时,《申报》还针对当时商业报纸的不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每日一篇“言论”,且都在头版。(2)《申报》重视言论也重视新闻。(3)对于新闻的报道与写作,《申报》也有值得称道之处。《申报》对几件特殊特殊新闻的处理,使它名声大振:一是1873年对于“杨乃武案”的报道,这是我国报纸最早采用连续报道方式报道的重大的社会新闻。二是对于战事新闻的报道。三是《申报》首用电报传递谕旨及重要新闻,我国的第一条电讯就是由《申报》于1882年1月16日刊出的。四是《申报》注重文艺与广告。在中国报刊史上,《申报》第一次将近代报纸的四项基本内容:新闻、言论、文艺和广告综合在版面上,这在我国新闻报刊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开端。同时,《申报》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报社的业务。《申报》在与《新闻报》的竞争中实施的改革:(1)更新宗旨(2)改良形式(3)革新设备与技术(4)扩大信息来源(5)强化时事评论(6)增加新闻席子佩管理期间,对《申报》做了进一步改革。一是文字运用了改良圈点法,方便了读者阅读。二是在1909报纸由单面印刷改为双面印刷,同时改变了过去书本式的版式。三是在1911年8月24日,《申报》开始刊登天气预报,同时开辟了副刊《自由谈》。《申报》自史量才1912年接办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向企业化方向发展。(1)在新闻业务方面,为了采集翔实的新闻,史量才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新闻搜集网,著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都先后被《申报》聘为北京特别通信记者,他们的新闻与通讯都为《申报》增色不少。(2)增出各种专刊,是《申报》新闻业务的又一举措。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申报》在报纸内容的充实和版面的扩大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增刊的发行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要目的,由此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3)在报社设备与办报条件方面,《申报》采取了引进先进设备,扩大报馆规模,改善报人待遇等措施,加上发行工作的改善,《申报》的发行量直线上升,成为实力雄厚的大报。(4)为了扩大报社收入,史量才注重广告业务的拓展。《申报》广告形式经常出新,广告版面也越来越大,广告所获利润成为《申报》的重要财源。九一八事变后,《申报》积极宣传抗日,要求民主,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此阶段的《申报》不仅在政治上明显的趋向进步,在业务上也有显著地改革与发展。1932年11月30日《申报》改革内容主要分两大类:一是从报纸的版面与内容实行改革。二是开办各种社会文化事业,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同时《申报》还紧抓评论与副刊,其副刊《自由谈》在由黎烈文任主编后,一改“鸳鸯蝴蝶派”的作风,散文、随笔、评论、翻译无所不有,其中尤其是针砭时弊的杂文最受欢迎。二、成舍我与《世界晚报》、《民生报》、《立报》1924年4月16日,成舍我以300元的微薄资金,创办了一份4开的小型晚报《世界晚报》。成舍我的晚报以决不用隔日旧闻为号召,同时节日照常出版,他同人一道自己采访,自己写稿,自己编辑,用最少量的资金,发挥最高的效益,他还聘请擅长写小说的张恨水主编副刊,不到一年,《世界晚报》的发行量就达到了1万份。1925年2月10日,成舍我又创办了《世界日报》,同年10月创办《世界画报》。《世界日报》是大型日报,以消息灵通见长,且反帝反军阀的态度鲜明,该报注重教育新闻,支持爱国学生运动,深得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欢迎。由于成舍我富有办报经验且刻苦认真,在短时间内便将日报办成北京一流的报纸。《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在短时间能迅速获得成功的原因:(1)在于成舍我以“大报小型化”的方式来经办晚报,一反当时小报的色情与媚俗,以小的格局较高的品味,以小的版面容纳精编的新闻,从而出奇制胜。晚报的成功又为日报开创了良好的局面。(2)其次,《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在短时间内,能以极少的资金而获得迅速的成功,也在于成舍我的敢于用人和善于用人。(3)该报能在短时间内以极少的资金而获得迅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力于它所创办的两个副刊,即《世界晚报》的副刊《夜光》,《世界日报》的副刊《明珠》。1927年,成舍我在南京创办了《民生报》,这是成舍我创办的第二份小型报。《民生报》版面生动活泼,内容短小精悍,并以电讯快捷、言论公正、敢于批评时政受读者欢迎。《民生报》创办了近8年,1934年因触怒汪精卫被封,成舍我也因此被拘禁40余日。1935年9月26日,中国著名的小型日报《立报》在上海出版。成舍我强调不与任何党派发生经济关系,不招官股、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政府津贴。他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立场坚定,态度公正”的办报基本原则。《立报》宗旨:携带方便、印刷迅速、内容丰富。其取精编的原则,简单扼要但重大新闻无一遗漏。成舍我曾说,只要先以全力弄好版面,才可以争取读者,扩大发行,发行扩大,然后各种广告自能不招而至。《立报》正是以它的实践过程,证明了这一点。1937年11月25日因上海沦陷停刊,1938年4月1日在香港复刊,1941年12月24日《立报》终刊。三、《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创刊于天津,英敛之任总负责人,《大公报》是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英敛之主持的《大公报》虽借助外国势力,但对洋人毫无媚骨,英信仰天主教,但对洋教士的霸道非常反感,他提倡宗教救国,但强调不能做洋人的附属品。《大公报》在华北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因在于(1)它敢言;(2)它注重报纸的严肃性;(3)敢于为穷苦人说话;(4)它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然而这一阶段的《大公报》在反对革命上是与保皇派想通的,其亲法倾向也十分明显。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组成新纪公司,买下《大公报》,从此开始《大公报》新纪公司阶段。胡政之带来“国闻通讯社”和《国闻周报》的人马,作为《大公报》的工作人员,张季鸾主持笔政。三人约定:新纪公司《大公报》在经济上完全独立,不受任何方面资助。1926年9月1日《大公报》继刊。在续刊第一天便发表了《本社同人之旨趣》,张季鸾提出了著名的“四不”办报方针,即“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强调作为民间报纸超政治、超党派的特性。这个方针可以说是包括政治立场、新闻言论、经营方针和报纸风格的总体办报宗旨,是三人针对当时报界的弊端提出的办报方针。新纪《大公报》的新闻业务:(1)对版面做了改革,注意突出重要新闻地位,标题醒目,有时配有图片。版面编排注重长短新闻搭配,且使用大小不同、字体多样的铅字。(2)在内容上《大公报》以重视新闻言论著称。新闻力求迅速准确。言论结合时政,切中时弊,代表报社立场。《大公报》新闻与言论并重,以企业经营的方式,行“文人论政”之目的,在当时报界可谓一枝独秀。(3)副刊办的很成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综合性文艺副刊《小公园》。(4)1936年4月1日,《大公报》增设上海版,《大公报》从此在津、沪两个南北商业金融中心同时发行,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大报。该报对于今天的借鉴意义:(1)宗旨高而稳。经济上保持独立,新闻采写和发表社评不受其他势力干扰,同时《大公报》确立了当时比较先进的企业化管理体制,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点。(2)立言深而锐。(3)探索报道新方式,以独家新闻取胜。四、范长江与“西北通讯”范长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记者,1933年下半年开始为《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和《大公报》撰稿,从此开始他的新闻生涯。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范长江向《大公报》提出申请:以旅行记者的身份,到中国的西南、西北进行考察,同时为《大公报》撰写通讯,这次考察历时10个月,他追踪红军足迹,把旅行见闻以通讯的形式陆续发表在《大公报》上,首次公开报道红军长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这些通讯后由《大公报》集结成为《中国的西北角》出版发行。1936年夏,范长江回到天津,成为《大公报》的正式记者。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范长江为了了解真相,不惧危险,前往延安,经周恩来引导到延安采访。在延安,毛泽东与范长江彻夜长谈,这次采访使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返回上海第二天,即1937年2月15日,他就再《大公报》上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接着又发表了《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等系列通讯。范长江的这些通讯打破了蒋介石的新闻封锁,向广大读者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形象,宣传了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在全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通讯后来与其他通讯一起汇编成《塞上行》一书。范长江通讯的特点:(1)范长江的通讯不同于一般的旅行通讯,它主要以政治局势为报道对象。他的作品能在当时产生强烈的影响,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范长江敢言人所不言,能见人所不见,他以高度的政治敏感与新闻敏感,使其报道的内容既富有时代特征又别开生面,他以公正的态度、独到的见解为读者提供了新的未知领域——中国工农红军的所在地延安,并使读者认识到了陕北延安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2)他的通讯的另一个特点是笔触细腻生动、文史功底深厚。他的通讯中博用典故,广引诗文,历史与现实交融,时代的脉搏仿佛震响在历史的长廊中。范长江的通讯令读者了解新闻事实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文采的飞扬。五、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1983年3月11日至4月10日,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到20世纪末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奋斗目标:提出以新闻改革委突破口,推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的改革。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是提出实行“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针及与之配套的技术政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这对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新闻改革为重点的广播电视宣传改革:(1)以新闻改革作为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突破口;(2)增办多种形式的综合性信息节目;(3)文艺节目改革;(4)纪录片和电视剧特色凸显;(5)少数民族广播电视与对台湾广播的加强;(6)广播电视对外宣传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强。
本文标题:中国新闻史重要报纸与报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77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