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安技委函[2010]01号关于氯气安全设施和应急技术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GB11984—2008《氯气安全规程》和AQ3014—2008《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施行以来,对氯气生产和使用等涉氯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同时,一些企业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氯气安全设施和应急技术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对贯彻上述标准又有了新的要求。设计单位、安全评价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在具备条件时应当予以考虑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涉氯企业安全生产的能力,提高事故预防能力和氯气泄漏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但是,上述两项标准施行以来,有些设计单位、安全评价机构及监管部门仅局限于符合标准、满足基本的要求,对于氯碱行业安全技术的发展关注不够;对于上述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及标准条款未明确的事项,认识不足;尤其是低标准、低要求的一些做法,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安委办[2008]2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高化工生产装置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本质安全水平,对涉氯产品高危工艺生产装置进行自动化改造和技术改造工作将会产生不良影响。2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安全专业委员会针对国内涉氯企业现状,为正确理解和执行GB11984—2008《氯气安全规程》和AQ3014—2008《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对以下有关问题提出指导意见。一、液氯贮槽安全技术要求1、液氯贮槽厂房液氯贮槽厂房推荐采用密闭结构,有条件时把厂房密闭结构扩大至液氯接卸作业区域;厂房密闭化同时配备事故氯处理装置,在密闭结构厂房内不仅配置固定式吸风口且配备可移动式非金属软管吸风罩,软管半径覆盖密闭结构厂房内的设备和管道范围;密闭结构厂房内事故氯应输送至吸收装置。2、液氯贮槽应急备用槽根据最大液氯贮槽体积,至少配备一台液氯贮槽作为事故液氯应急备用受槽,应急备用受槽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空槽,管路与各贮槽相连接能予以切换操作,并具备使用操作的条件。3、液氯贮槽液面计液氯贮槽液面计应采用两种不同方式,采用就地显示液面计和远传仪表各一套,远传仪表推荐罐外测量的外测式液位计;现场显示液氯液位应标识明显的低液位、正常液位范围和超高液位色带,远传仪表应有液位数字显示和超高液位声光报警。液氯贮槽充装系数为≤1.20kg/L,并以此标定最高液位限制和报警。4、事故液氯捕集在液氯贮槽周围地面,设置地沟和事故池,地沟与事故池贯通并加盖3栅板,事故池容积应足够;液氯贮槽泄漏时禁止直接向罐体喷淋水,可以在厂房、罐区围堰外围设置雾状水喷淋装置,喷淋雾状水可以适当加烧碱溶液,最大限度吸收和消除氯气对空气的污染。5、液氯贮槽一级释放源泄漏报警厂房、围堰内液氯贮槽一级释放源范围,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设计时应考虑主导风向、人员密集区和重要通道的影响,并能满足风向变化时的报警要求。二、液氯气瓶充装和使用安全技术要求1、淘汰釜式气化器液氯气瓶充装设备,采用机械泵充装工艺;推荐机械泵变频技术,防止小流量引起管路超压而造成事故。2、推荐使用液氯气瓶充装自动控制、电子衡称重计量和超装报警系统,超装信号与自动充装紧急切断阀连锁,并设置手动阀。3、液氯气瓶使用,推荐电子衡称重计量和空瓶报警系统,空瓶报警信号与紧急切断阀连锁,并设置手动阀。4、液氯气瓶充装厂房、液氯重瓶库推荐采用封闭结构,多点配备可移动式非金属软管吸风罩,软管半径覆盖密闭结构厂房、库房内的设备、管道和液氯重瓶堆放范围;一旦氯气泄漏,采用移动吸风罩,事故氯输送至吸收装置。5、液氯气瓶泄漏时禁止直接向气瓶喷淋水,应将泄漏点朝上(气相泄漏位置),宜采用专用工具堵漏,并将液氯瓶阀液相管抽液氯或紧急使用。6、液氯气瓶泄漏,无法堵漏时可采用真空房紧急处置,将泄漏的气4瓶处于密闭真空房,启动真空房事故氯吸收装置。三、液氯气化安全技术要求1、禁止液氯>1000kg的容器直接液氯气化,禁止液氯贮槽、罐车或半挂车槽罐直接作为液氯气化器使用。2、不推荐液氯气瓶直接气化工艺,如采用液氯气瓶直接气化,使用不当的负压瓶和连续过度使用的空瓶不得立即充装液氯,用户应作出标记,液氯充装单位应进行充装前检验或洗瓶。3、推荐使用盘管式或套管式气化器的液氯全气化工艺,液氯气化温度不得低于71℃,建议热水控制温度75~85℃。采用特种气化器(蒸汽加热),温度不得大于121℃,气化压力与进料调节阀联锁控制,气化温度与蒸汽调节阀联锁控制。4、原则上氯气缓冲罐容积不得小于用氯的第一级设备容积,缓冲罐底设有排污口,应定期排污;缓冲罐应布置在用氯的第一级设备临近处或高于用氯设备;布置在气化站的缓冲罐或低于用氯设备,应防止管道积液产生虹吸倒灌。5、进反应釜的氯气管道(液下氯分布器),应设置氯气止回阀或增加高度(提高倒流时液柱高度),建议采用气化氯负压信号与反应釜氯气切断阀连锁控制,防止物料倒灌。6、所有管道不得在积聚液氯时密闭,应确认无液氯后方可关闭管道阀门;管道、法兰、阀门材质应满足常温下液氯气化产生的低温状态和强度。7、普通温度下的干氯(气体或液体)能与铝、砷、金、水银、硒、5碲和锡发生反应,干氯与钛发生剧烈反应,碳钢在干氯工艺过程中使用时,必须保持在限定的温度范围,当工艺过程的温度超过149℃,应采用比碳钢更耐氯气高温腐蚀的材料,温度超过200℃,氯迅速腐蚀碳钢,当温度高于251℃时会在氯中着火,不得使用橡胶垫片作为管法兰和设备法兰密封。8、水合氯(Cl2·8H2O)在常压下温度低于9.6℃时会结晶,压力增大结晶温度也提高,应防止水合氯积聚堵塞。四、事故氯吸收安全技术要求1、氯碱企业生产系统必须设置事故氯吸收(塔)装置,具备独立电源和24小时能连续运行的能力,并与电解故障停车、动力电失电连锁控制;至少满足紧急情况下生产系统事故氯吸收处理能力,吸收液循环槽具备切换、备用和配液的条件,保证有效吸收。2、液氯作业场所或密闭厂房可以将意外发生泄漏的氯气捕集输送至事故氯吸收(塔)装置处理,也可以独立设置与事故应急相应的事故氯吸收装置。3、液氯使用企业可根据用氯规模,生产系统、液氯储存厂房、液氯气瓶使用场所,设置相应的事故氯吸收装置。4、处理液氯气瓶泄漏推荐使用专用真空房,可以设置相应的文丘里吸收装置,循环吸收液可以采用15%烧碱水溶液或石灰水乳液,并确保有效吸收。5、移动软管吸风罩捕集的事故氯,也应输送至吸收塔装置或现场的文丘里吸收装置。6、大型吸收塔无害化气体放空管高度不得小于24米,并应高于现场6建构筑物或设备高度2米以上,不得无序排放。7、不推荐使用碱池中和法。碱池中和法适用于不具备上述条件时的紧急处置。但是,1000kg液氯气瓶碱池处理,水体容积必须达到25m3,100%液碱1200kg,且控制气瓶泄漏点要浸没在水体中,吸收水温控制<45℃,PH控制>7。且安装防止泄漏点朝上措施。8、道路车辆运输液氯,必须配备随车专用堵漏器材,气瓶、罐车泄漏时,应采用专用堵漏器材堵漏;紧急情况下可采用雾状水(或含碱)喷淋泄漏源下风侧,吸收空气中的氯气,降低扩散程度,禁止直接向泄漏源喷水。五、液氯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要求1、依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对液氯生产、储存场所进行辨识,并根据有关规定向当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备案。2、液氯重大危险源现场安全设施和安全条件及应急预案,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其安全检查表见附件1和2。3、液氯重大危险源的作业场所,必须按规定向作业人员发放氯气安全技术说明书,现场设置危险告知牌,向周边企业、社区发布安全信息。4、液氯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取得专业培训合格和上岗证,方可上岗作业。5、液氯重大危险源企业必须建立气防站和救护站,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按规定配置应急救援器材、氯气防护器材和人员中毒现场救治药品。6、在厂房或高处设置风向袋或风向标,在厂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两侧7设立安全区域用于人员疏散或集结,应急疏散路线和安全集结区域应有明显的标志。六、三氯化氮安全技术要求涉氯企业应严格执行《氯中三氯化氮安全规程》,建立三氯化氮安全监控手段,确保安全生产,一旦发生事故或事故隐患必须根据《规程》中“危情现场的处置”的方法去排险,切不可盲目行事,酿成大祸。七、氯——国际化学品安全卡和应急指南1、国际化学品安全卡表1国际化学品安全卡1氯ICSC编号:0126CAS登记号:7782-50-5中文名称:氯(钢瓶)氯气英文名称:CHLORINE(cylinder)RTECS号:FO2100000UN编号:1017EC编号:017-001-00-7中国危险货物编号:1017分子量:70.9化学式:Cl2危害/接触类型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火灾不可燃,但可助长其它物质燃烧。许多反应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禁止与可燃物质、乙炔、乙烯、氢、氨和金属粉末接触。周围环境着火时,允许使用各种灭火剂。爆炸与可燃物质、氨和金属粉末接触时,有着火和爆炸危险。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钢瓶冷却,但切勿与水直接接触。接触避免一切接触。一切情况下均向医生咨询!#吸入腐蚀作用,灼烧感,气促,咳嗽,头痛,恶心,头晕,呼吸困难,咽喉痛。症状可能推迟显现(见注解)。呼吸保护,密闭系统,通风。新鲜空气,休息,半直立体位,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予医疗护理。#皮肤与液体接触:冻伤,腐蚀作用,皮肤烧伤,疼痛。保温手套,防护服。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脱去污染的衣服并再次冲洗,给予医1中国石化集团北京化工研究院经联合国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IPCS)批准授权以及在国际劳工组织(ILO/CIS)的支持下,建立了国际化学品安全卡(中文版)网站(网址:)8疗护理。#眼睛腐蚀作用,疼痛,视力模糊,严重深度烧伤。护目镜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型眼镜),然后就医。#食入泄漏处理撤离危险区域!向专家咨询!通风,切勿直接向液体上喷水,喷洒雾状水驱除气体。不要让化学品进入环境。个人防护用具:全套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包装与标志特殊绝缘钢瓶。污染海洋物质。欧盟危险性类别:T符号N符号R:23-36/37/38-50S:1/2-9-45-61联合国危险性类别:2.3联合国次要危险性类别:8中国危险性类别:第2.3项毒性气体中国次要危险性类别:8应急响应运输应急卡:TLC(R)-20S1017美国消防协会法规:H4(健康危险性),F0(火灾危险性),R0(反应危险性),OX(氧化剂)。储存与强碱、可燃物质和还原性物质分开存放。阴凉场所。干燥。保存在通风良好的室内。国际化学品安全卡氯ICSC编号:0126重要数据物理状态、外观:浅绿黄色气体,有刺激味。物理危险性:气体比空气重。化学危险性:水溶液是一种强酸,与碱激烈反应,有腐蚀性。与许多有机化合物、氨、氢和金属粉末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有水分存在时,浸蚀许多金属。浸蚀塑料、橡胶和涂料。职业接触限值:阈限值:0.5ppm(时间加权平均值);1ppm(短期接触限值);A4(不能分类为人类致癌物)(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专家会议,2004年)。最高允许浓度0.5ppm,1.5mg/m2;最高限值种类:I(1);妊娠风险等级:C(德国,2004年)。接触途径:该物质可能通过吸入吸收到体内。吸入危险性:容器漏损时,迅速达到空气中该气体的有害浓度。短期接触的影响:流泪。该物质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吸入气体可能引起肺炎和肺水肿,导致反应性呼吸道障碍综合症(RADS)(见注解)。液体迅速蒸发可能引起冻伤。远高于职业接触限值接触可能导致死亡。影响可能推迟显现,需要进行医疗观察。长期反复接触的影响:该物质可能对肺有影响,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该物质可能对牙齿有影响,导致腐蚀。物理性质沸点:-34℃熔点:-101℃相对密度(水=1):在20℃,6.86大气压下:1.4(液体)水中溶解度:20℃,0.7g/100ml蒸气压:20℃时673Pa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2.5环境数据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注解肺水肿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变得明显,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因而休息和医疗观察是必要的。应当考虑由
本文标题:中国氯碱工业协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8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