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鲁迅的思想1.尖刻(受魏晋文学家气质的影响;从小受“诗斧”的影响;尖刻的环境)2.思维特征:怀疑(“性喜多疑”源于对尼采的了解意识流辩)、否定(敢于、善于否定)、开放(兼容并包,吐故纳新;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是白话和文言兼用)、辩证(两面性思维,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思维结果的深刻性)3.①进化论:《天演论》②国民性、民族性(通过杂文从类型上去批判国民性,表现国民劣根性)。品性鲁迅文艺创作的总纲,是我们探索鲁迅文艺创作的一个窗口,走近他世界的一把钥匙。③尼采哲学:尼采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权利意志》宣物起人哲学(起人—庸众—禽兽)二、鲁迅的作品—《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1.1918.5《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表现的(内心)深切,格式的特别(外在)。2.为什么说《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1文学: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从内容上说:表现的深切,源于:独特的题材;独特的眼光;独特的小说模式。①题材:文学的表现对象。“我的题材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示出病苦(国民劣根性),引起疗救(启蒙)的注意,开创了现代文学的两大题材(农民和知识分子)精神创伤与危机→要求读者与作者同小说人物一样正视人的卑污,《孤独者》。②眼光:“我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是对现代中国人(农民与知识分子)灵魂的伟大拷问,封建社会“吃人”推翻封建社会吃人性,表现鲁迅作品的深刻性。③小说模式:Ⅰ.《呐喊》《彷徨》.A看与被看。看:作者的看用悲悯的眼光,讽刺看客的麻木与残酷。《示众》→没有情节人物,景物描写,主观抒情,只有看犯人(场面),看客与犯人(看与被看)。《祝福》→乡村女人与祥林嫂(发生在群众与群众之间)。《呐喊》《故事新编》→《示众》的进一步生发和展开。启蒙者与被启蒙者(看与被看,吃与被吃)→《药》,揭示国民劣根性,愚昧←华与夏→被吃的启蒙者和启蒙本身的批判与质疑。B.离去—归来—再离去(归乡模式),他人的故事,自己的事,相互渗透,互调。《故乡》:从归来写起,采用横截面写法,两条线索,由希望→绝望,为寻梦→现实(闰土、杨二嫂),无法追寻到自己的精神家园。《祝福》:祥林嫂,作者逃避与祥林嫂一样生存的古镇。Ⅱ.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狂人日记》:13则日记,文言文和白话文,日记体小说。《呐喊》《孔乙己》→叙述者的选择上的独特,看(酒客)与被看(孔乙己)通过写出孔乙己自身的清高与现实中在他人眼中的笑料的巨大反差,集中反映中国知识分子的地位命运的可能性。《伤逝》→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诗化小说),体现鲁迅的人生困境。《阿Q正传:鲁迅小说追求含蓄、节制、俭约、自觉借鉴西方小说形式。三、《阿Q正传》→改变国民灵魂的经典之作“我要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出发点。文学典型阿Q:一个集国民精神弱点之大成的文学典型。阿Q→目的:着眼启蒙,写出中国人的人生,希望改良这个悲惨的人生,唤醒沉睡愚昧,苦难悲惨而又落后的人生。《阿Q正传》→是比较早的介绍到世界文学的作品,继承我国小说的传统,以“传”的形式出现,阿Q是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壳。1.阿Q形象及典型意义1形象:阿Q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阿Q的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2典型意义:①针砭意义,惊醒国人起来改造这麻木落后的国民性;②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发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2.《阿Q正传》艺术特点:外冷内热,以讽抒情,形喜实悲。四、《朝花夕拾》与《野草》是鲁迅最具有个人化的散文作品为现代散文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或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闲话风”的散文(《朝花夕拾》);“独语体”的散文(《野草》)“闲话风”的散文是对《朝花夕拾》风格的概括,主要指那种自然、率真、亲切的韵味,那种“内心闲谈”的漫笔式写法的散文。五四时期的散文带有幽默、雍容、洒脱、放纵、闲适集清俊、通脱于一身。《朝花夕拾》正是鲁迅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显示出余裕而从容的风姿。《朝花夕拾》艺术风格:1.《朝花夕拾》开创了闲话风散文潮流,这一文体的总体风格是一种对童年“谈闲天”式的追忆与模拟。2.其写作姿态是一种率真自然的“任心闲谈”。3.《朝花夕拾》具有漫笔的笔墨趣味与原生味的语言趣味。《野草》是独语体散文,什么是独语体散文:是对《野草》风格的概括,主要是逼视与抒发自我灵魂深处的矛盾、紧张、焦虑,包括难以言喘的感觉、情绪、意识与潜意识,并引向哲理的思考。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8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