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当代中国,电子商务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极为深刻地影响,与此同时,随着通信和物流事业的发展,也使电子商务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并且以绝对的优势占据人们大部分生活,成为了选择和购买商品的新型消费模式,促使电子商务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分类、价值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Added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通过电子商务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Internet绝对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买卖双方在依靠网络且未谋面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按照交易对象分类,大体可分为四类:(1)-2-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即B2C(BusinesstoConsumer)。例如在中国做零售商品交易的淘宝、京东,美国的amazon、ebay,德国的windeln等(2)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即B2B(BusinesstoBusiness)。例如针对企业进行批发业务的阿里巴巴。(3)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即C2C(ConsumertoConsumer)。例如淘宝旗下进行二手货交易的一淘网,还有近一两年新兴的微商。(4)企业与政府,即B2G(BusinesstoGovernment)方面的电子商务。例如政府机构在网上进行产品,服务的招标和采购。这种运作模式中供货商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招标书,并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发回投标书的来源,使得一些规模较小公司也可以进行投标并降低投标费用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应用平台。它不仅让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了客户与企业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而且使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国际市场购入生产资料,筹措资金,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经营规模。电子商务的网上服务向进出口双方提供了一整套通用的服务体系、减少了贸易摩擦和贸易障碍,改善了国际贸易的环境,并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信息网络直接接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3-和交易费用,提高了效率。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1998年3月18日,我国国内第一笔互联网网上电子商务交易成功,它是由世纪互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共同携手完成的。这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的真正开始,比起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在我国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对电子商务的高度的重视和积极的支持下,电子商务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199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人民币1.8亿元,其中B2C交易额为1.44亿元,均比1998年增长一倍以上。200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人民币4亿元,增长势头强劲。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同比增长29.9%。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31.2%。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同比增长42.8%。截止2013年12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35万人。目前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680万人。2013年电子商务市场细分行业结构中,B2B电子商务占比80.4%;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市场份额达到17.6%;网络团购占比0.6%;其他占1.4%。排在前十的省份(含直辖市)分-4-别为: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福建省、四川省、湖南省。中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十七大”以及2012年3月举行的“两会”均对电子商务进行了高度关注。十七大指引电子商务发展方向,还提出了关于信用建设的政策举措。“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对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提出很多与电子商务发展息息相关的提案议案。2013年11月21日,国家商务部于发布了《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并推出十大措施促进电商发展。商务部还积极推进制定《电子商务法》,既对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给予法律约束,又能够保证消费者权益,通过规范网络购物行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推动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其次,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电子商务在中国的迅速扩展,给国内的电子商务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竞争。各电商企业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一方面国内各大电商瞄准开放平台,缓解供应链管理的压力,降低由自营产生的高费用率,另一方面扩充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提高商品的品质,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增加增值服务,在平台大数据等领域继续深化发展。中国的各大电商企业开启了各类建立B2C、C2C,以及B2B的商业模式。例如-5-淘宝、天猫、阿里巴巴、淘宝旗下的一淘、聚划算等,基本代表了当前国内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模式。例如类似网上超市模式的天猫,B2C模式;以个人商铺为主导的淘宝,C2C模式;中小企业间的交易平台的阿里巴巴,B2B模式;另外,国内还存在部分专业性质的交易网站,比如家电业中的海信、九阳,食品行业中的中粮集团和伊利集团等建立的专业类型的交易平台。第三,跨境电子商务的崛起。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将放开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加快电子商务新议题谈判”。这一决定无不为国外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此后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跨境电商五个试点城市开始建设跨境电商平台。总的来说,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是处于上升的趋势并以信息化带动着工业化发展,转变着经济增长方式。电子商务这种方便、快捷、节省时间成本、物美价廉的销售方式、购物方式,不仅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了消费,节省了企业成本,而且还让中西部地区及小城镇的企业获得更多的综合成本优势,容易进入市场,客观上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更快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城镇化进程加速,缩小和东部地区的贫富-6-差距。三、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电子商务火爆的发展不仅万众瞩目,也得到自上而下各级政府的高度支持。但是作为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且拥有消费人群最为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的电子商务环境与国外有较大差异,出现的问题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一)国民文化素质层次不齐,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国内人均素质层次不齐,对计算机和电商的操作程序不熟悉。一些民众对电子商务接纳程度低,态度消极甚至坚持保守和陈旧观念,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一些民众因为在以往的电商交易中由于交易双方的未谋面交易造成过不诚信行为,继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愿再踏及电商领域。我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较大,虽然政府到企业都在加大网络设施投入,但是基础设施较之发达国家仍然处于落后低位。虽然基础网络设施在不断改进,但是网络质量不高,互联网使用费用较高,严重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除了公共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很多企业的信息化状态也比较落后,企业无论内部网络还是外部网络都没有建设成功,造成了企业难以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开展有效的电子商务。(二)诚信和安全问题凸显-7-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在我国问题严重,尤其在虚拟的电商领域更为泛滥。虚拟商城没有能像工商质检部门一样进行真实性的检验,商城的销售者也谋求暴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几年前曾经出现过消费者账户被洗劫的事件,近几年来,随着支付平台和银行业、电信业合作,各种安全密匙和手机宝令相继出现,因交易支付出现的安全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但是在销售环节和物流配送环节泄露的消费者信息,造成电信诈骗的滋长。客户的电话、地址、乃至身份证信息被骗子截取到手中,以此通过短信、电话、qq等方式和客户进行诈骗。(三)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完善国内电子商务发展比国际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也比较滞后,我国现有的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内容条款虽然重点突出,但是对于具体的交易规范方面,法律规定极其匮乏。某些法律法规急于强化管理,却没有充分考虑现实状况;某些政策措施不能充分估计电子商务的特殊性,不利于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解决。四、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8-为解决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必须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致力于把互联网使用普及的同时提高互联网使用质量并降低互联网人均使用费用。二是普及电子商务常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微电子专业人才,鼓励国民参与到虚拟平台的消费中。三是加强电子商务标准的制定和安全技术研究,实行实名制,重点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宣传部门和媒体要对民众展开警示教育,将特殊案例进行解读与宣传。公安部门、金融交易部门与互联网销售部门要联合起来,共同采取措施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并对交易过程中的违法行为采取法律的严惩。四是加快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使其更细致化、国际化、专业化。五是面对全球市场化的趋势,国内要积极参与国际对话和国际合作,杜绝盲目的本地消费保护政策,鼓励境外电子商务对中国公民进行中文界面的开放,为中国公民的国际电子商务提供便利。六是合理降低净出口货物的税收,尤其是化妆品类的关税。七是积极研究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积极参与电子商务问题的国际谈判,加入到电子商务全球框架的制定中来,从提高我国电子商务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利用国内已有的优势,争取有利地位。-9-
本文标题: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9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