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提纲1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提纲【碳与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性质的差异又导致它们具有不同的用途。由此可见,在学习中应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反过来,用途反映了性质,性质反映了结构。【例题1】请阅读下列两则信息,然后回答问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比较金刚石石墨结构、状态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层状结构的细磷片状固体导电性几乎不导电良好硬度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质软用途钻头、刻刀、装饰品电极、铅笔芯、润滑剂颜色无色透明细鳞片状熔点很高高,耐高温导热性不导热良好2.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物质类别混合物(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结构疏松多孔主要物理性质吸附性(活性炭的吸附性强于木炭)用途去异味、吸附毒气、脱色等【例题1】(1)请找出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的两个例子;(2)请找出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两个例子;(3)请你以生活中的事实,再举出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例子【解析】从信息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多个例子,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要学会运用从分析物质的结构入手,推测物质的性质,进而推断物质的用途的方法。【答案】(1)木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们具有吸附性;C60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可能具有特殊的性质;(或石墨是细磷片状结构,轻轻在纸上划过就会使“磷片”脱落,在纸上留下痕迹,因此可以制铅笔芯);(2)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刻画玻璃;石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提纲2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制糖时作脱色剂);(3)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木炭可燃,用作燃料。【例题2】如右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气体的烧瓶中投入若干块木炭,连接好装置,稍待片刻,能看到的现象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炭为什么具有这种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木炭具有吸附性,它将烧瓶中吸附到其表面,使烧瓶中气体量减少,故烧瓶中气体的红棕色变浅,压强也减小,水会被压入烧瓶中。【答案】(1)瓶内的红棕色逐渐变浅(2)会有水倒流入烧瓶中木炭吸附了红棕色气体,烧瓶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强,因此水被压入烧瓶中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二、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在点燃或高温的条件下碳有如下化学性质。1.可燃性碳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2.还原性(与氧化物反应)↑【例题3】在做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的实验时,往往会发现反应后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并邀请你一起参与。[提出问题]氧化铜与木炭充分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猜想或假设]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铜、木炭都不与稀硫酸反应,而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实验与结论]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盛有少量该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如果猜想①正确,现象应该是;如果猜想②正确,现象应该是:[实验设计]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请你再设计2种方法来证明小明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解析】本题中由于氧化铜与木炭充分反应,生成物铜是红色固体,而此反应结束后试管中存在的黑色固体应该是过量的氧化铜或过量的木炭。用实验来鉴别黑色固体是木炭还是氧化铜,鉴别方法有多种:①加稀硫酸;②灼烧;③与已知的氧化铜混合加强热等。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提纲3【答案】①氧化铜②木炭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黑色固体不溶解,溶液颜色不变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黑色固体放在空气中灼烧若有火星出现,且黑色固体逐渐减少黑色固体为木炭将黑色固体与已知的氧化铜混合加强热有光亮的红色固体出现黑色固体为木炭基础检测1.下列物质中一定是纯净物的是()①木炭;②纯净的金刚石;③铅笔芯;④黑火药;⑤冰水混合物A.①③B.①②③C.②③D.②⑤2.下列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单质B.属于混合物C.由3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D.相对分子质量为603.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的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路、电厂设备损坏。这是因为石墨()A.有放射性B.能导电C.易燃、易爆D.有毒性4.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金刚石是单质,石墨是化合物B.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D.金刚石不含杂质,石墨含杂质5.“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A.硬度大B.不能导电C.化学性质稳定D.熔点低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你仿照例子,利用所学知识,填写下列空格。例子:铝具有导电性,可以用来作导线。(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铅笔芯是否含铅?为什么能在纸上留下痕迹?8.书写档案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理由是()A.单质碳不与其他任何物质反应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碳易与纸张反应生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D.这种墨水是经过加工的性质稳定的化合物9.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时,除去炭粉的方法是()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B.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加热混合物10.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其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则该物质()A.一定是碳的某种单质B.一定是含氧元素的物质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提纲4C.一定是含碳元素的物质D.一定是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1.试管里有某种黑色粉末状固体,加热后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固体物质可能是()A.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B.氧化铁和木炭粉的混合物C.木炭粉D.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2.化学方程式:,则X的化学式是()A.2.C.D.13.二氧化锰粉末与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在工业上可用此法冶炼难熔金属锰。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看,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_____________氧而变成单质锰,发生了_________反应。14.下图A、B、C分别是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黑点均代表碳原子。ABC(1)金刚石、石墨和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原因是什么?(2)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简要说明理由;(3)请你设计一个方案,证明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用文字简要叙述)。15.已知木炭粉与某红棕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红棕色粉末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装置如下图所示。(1)实验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盛放澄清石灰水的大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通入纯净而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3.2g该红棕色粉末与碳充分反应,测得澄清石灰水增重1.32g,则该红棕色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提纲5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例题1】下列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①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③蜡烛燃烧;④碳与氧化铜反应;⑤石灰石(块状)与硫酸反应;⑥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⑦石灰石(块状)与浓盐酸反应;⑧石灰石(块状)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里采用什么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为什么不使用其他反应,请选取任意两个说明原因。【解析】(1)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常用药品是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一般不用其他药品代替的原因是:①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得收集到的气体不纯;②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包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难以继续进行;③碳酸钠或纯碳酸钙粉末等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很难控制。【答案】(1)见解析(2)①②③的反应生成的不易收集且不够纯净。④的反应要在高温下进行,操作不便。⑤的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包在大理石表面,形成保护膜,阻碍了与的继续反应。⑥的反应速率太快,很难控制。⑦的反应会使得收集到的气体中混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二、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的探究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1)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反应物的状态;②反应的条件。其具体装置如下图所示: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2)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主要考虑:①气体的密度;②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当收集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时,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当收集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当收集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各种收集装置如下图所示: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提纲62.实验室里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由于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固体)与稀盐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得,并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因此,实验室里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一般选择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例题2】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认真研究了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甲),对其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改进(如下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写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3)说明该同学进行实验装置改进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检验b中已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图甲是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该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添加稀盐酸,缺点是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图乙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该装置就可以通过控制弹簧夹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当打开弹簧夹,长颈漏斗中的酸液由于重力作用进入试管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开始;当关闭弹簧夹,装置内气压增加,把稀盐酸压回到长颈漏斗中,大理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反应停止。【答案】(1)(2)长颈漏斗集气瓶铁架台大试管(3)使反应容易控制,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4)将燃着的木
本文标题: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95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