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九年级下科学期中复习笔记(全)
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1九(下)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第1节宇宙的起源1.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2.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大约150亿年前宇宙形成。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宇宙无中心。3.宇宙的结局: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4.英国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5.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1.托勒密与“地心说”;哥白尼与“日心说”。2.银河系中大约有2000多亿颗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而且银河系外,还有河外星系。因此,太阳只是银河系中非常普通的一颗恒星。3.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①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太阳是太阳系是质量最大的天体。(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一颗恒星)②太阳系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由近到远)。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和土星,它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周围有一圈明亮的光环。土星的卫星最多;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很重要哦)③各行星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慧星自东向西公转,又叫“扫把星”)。4.太阳系的形成:“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阳系的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道的近圆性—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系行星公转特点有三个,其中同向性与共面性是星云说提出的依据)。5.星云是广泛存在于银河系与河外星系之中的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6.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其它行星系宇宙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2第3节恒星的一生1.繁星满天,绝大多数是恒星(由聚变,又叫热核反应提供能量)。恒星的体积相差悬殊。恒星的颜色不同,是由于它们表面的温度不同。颜色由深到浅,温度升高。一般来说,发红光的恒星温度最低,发黄光的高一些,发蓝色、白色光的恒星温度最高。2.恒星的演化:红巨星:红色,体积比太阳大,表面温度比太阳低(可理解为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气体部分密度非常小,亮度比太阳高。超新星:亮光相当于十亿颗太阳;白矮星、中子星: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决定恒星寿命的因素——质量!质量愈大,寿命愈短!3.太阳的光和热是靠太阳内部的氢发生热核反应而产生的。4.太阳系的延生(50亿年)——现在的太阳系(50亿年)——红巨星(晚年期)——白矮星;大恒星——超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5.黑洞的密度非常大,强大的引力使任何物质,甚至光线都无法逃脱它的吸引。因此,远处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来自黑洞的光,但天文学家可以测出黑洞的存在。第4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1.地球的演化。46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在距今约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海洋中诞生。①25亿至6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大片陆地和山脉,海洋中的藻类释放初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多:②6亿至2.5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增加,原始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海面,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等生物;③2.5亿至0.7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类动物出现;④0.7亿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等许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脉,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2.生命的诞生。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米勒在实验室用充有甲烷、氨气、氢气和水的密闭装置(不含氧气),以加热、放电来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等。(以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4.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第二阶段,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第三阶段,从有机大分子组成能自我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多分子体系;第四阶段,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3第5节生物的进化1.神创论和进化论的斗争。2.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动植物化石。化石的形成。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都称为化石。支持生物进化的其它证据:自然选择学说、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动物化石的形成:动物死后落入水中→尸体上的肌肉腐烂→水中泥沙掩埋骨骼→水进入无机盐沉淀在里面(化石形成)→将化石保存在外围泥沙堆积沉淀而形成的岩石中→某些化石随地壳的运动露出水面回到地面,在风雨作用下露出化石。3.生物进化的顺序和意义:越是古老的地层(深层)里化石生物越简单、越原始,越是晚近的地层(浅层)里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级。进化顺序: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中: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中: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重点区分恒温、变温,及体内受精、体外受精)植物: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重点区分有无种子,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人:森林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现代人意义:化石在地层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说明了生物是经过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通过分析比较DNA和蛋白质的差异。4.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其中解释物种进化原因的自然选择理论被人们普遍接受。主要观点:①地球上的一切适于都起源共同的原始祖先,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内因是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外因是环境的选择,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③变异对生物个体来说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遗传的作用是积累微小变异,遗传和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及不可遗传变异。(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才是遗传物质。)重点区分:(由小到大)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5.在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及基因都成对存在,但是在成孰生殖细胞中(精子和卵细胞)中,它们却成单存在。第6节进化与遗传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地洞”。(必须具有亲缘关系才谈得上遗传或变异)。变异: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42.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男性为22对+XY,女性为22对+XX),染色体是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由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共同提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基因是起遗传作用的DNA片断。一个DNA分子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基因控制性状,蛋白质表现性状。人类基因组计划,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变异实质上是遗传物质(基因、DNA、染色体)发生改变而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例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为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造成的;先天愚型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人的基因、DNA和染色体的改变都会导致遗传病的发生3.育种和优生。杂交优势:杂交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如骡。基因工程: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等。遗传病与优生。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血缘关系越近,细胞内所含基因越相似,婚后子女患遗传病的机率大大增加。第二章基础知识分析第一节种群和生物群落1.种群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的特征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生物种群中增加(或减少)生物个体的主要方式是繁殖(或死亡)。种群密度=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出生率=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死亡率=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用千分率表示)。(注意:1.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可以交配并繁殖出具有生育能力的后代;2.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一个种群内的生物是一个物种.动物中最低等的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动物种类最多的是节肢动物,最高等的是哺乳动物)。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年齡结构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3.年齡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齡期的个体数量的比例,其类型大致分为三种: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增长型:年轻的个体非常多,从图形上看是基部较宽,顶端狭窄,种群密度将逐渐增大;稳定型:各年齡段的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年轻的个体较少,而成年和老人的个体较多,种群的密度将越来越小。4.破坏某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雄个体不能完成交配,导致出生率较低,种群密度将会逐渐减小。在畜牧养殖中,养殖者往往控制动物的雌雄比例,使雌多于雄,目的是有利于动物的繁殖,增加个体数量。5.出生率和死亡率是针对种群而言的,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种群密度变化的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这两组因素综合作用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5的结果。6.观察酵母种群实验中要注意:1.试管和葡萄液必须消毒,以免有其它微生物的存在而影响实验效果;2.酵母菌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要控制好温度;3.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酵母菌的繁殖速度会更快,可进行出芽生殖。4.因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是有限的,因此,酵母菌不可能一直持续增长。7.群落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8.种群和群落的区别是:种群是是种内关系的研究范围;而群落是种间关系的研究范围,是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9.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使群落有一定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动物的分层现象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有关。可以说,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一个森林群落可由: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地衣层。(光照强度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10.植被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11.破坏植被的危害: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12.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保护色,对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如北极熊、青蛙);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如毛毛虫、黄蜂)。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它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如竹节虫、枯叶蝶)。13.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为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光照的强弱影响植物的分布和体色;日照的长短影响植物的花期和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温度直接影响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作用,还影响动物的形态及生活习惯。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适应
本文标题:九年级下科学期中复习笔记(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9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