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安全系统工程辅导资料
第一章绪论“传统安全”-人们对安全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的运用和使用阶段,在设计阶段很少采取专门的有力措施,用来提高和改善所设计系统的安全性。(对付事故的办法-问题出发型)系统安全是设计、研制、加工制造、使用直至终止,系统地、有预见地识别和控制危害地专业技术和管理技巧地应用。系统安全是以“全过程”、“系统地”、“事故处理”和对危害的“识别—分析—控制”的方法为其特征。着眼点放在系统实际运行之前,使系统的设计在安全上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能正常运行或保证安全。(对付事故的办法-问题发现型)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明确目的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四个属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系统分类:母系统与子系统、自然与人造、实体与概念、静态与动态、白色、黑色与灰色、开环与闭环系统。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其含义有三:1它属于工程技术,主要是组织管理的技术;2它是解决工程活动全过程的技术;3具有普遍的适用性。目的:应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去分析、规划、设计新的系统或改造已有的系统,使之达到最优化的目标,并按此目标进行控制和运行。解决安全问题采用的方法1工程逻辑2工程分析3统计理论与概率论4运筹学5现代管理学理论及原则为什么用系统工程方法能解决安全问题呢?1可以识别出存在于各个要素本身、要素之间的危险性2可以了解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消除各要素由于互相依存、互相结合而产生的危险性3系统工程所采用的一些手段都能用于解决安全问题。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分析和评价系统中的危险性,为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费用等因素提供依据,以使系统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能得到消除控制,使事故的发生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达到最佳安全状态。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分析、评价及消除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实现系统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方法体系。研究对象: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1系统安全分析—充分认识系统的危险性2系统安全评价—理解系统中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最终确定系统的安全状况3安全决策与安全控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照已经确定的安全目标,对系统进行调整,对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增加有效的安全措施,最后使系统的安全性达到安全目标所要求的水平。安全系统工程研究方法1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2本质安全研究方法3人机匹配法4安全经济方法5系统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系统工程的优点1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系统的薄弱环节、危险性及可能导致事故的条件2通过分析和利用优化技术,可以找到子系统间达到最佳配合的最适方法,以期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3不仅适用于工程,而且适用于管理4可促进各项标准的制定和有关可靠性数据的收集5可以迅速提高劳动保护者及安全人员的管理水平。安全系统工程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安全技术工作和系统安全分工合作时期2安全技术工作引进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阶段3安全管理引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阶段4以安全系统工程方法改革传统安全工作阶段。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灾害:①自然灾害—指人的能力无法控制的自然事件,可采取的措施:减轻灾害—防灾工程②人为灾害—由于人的管理或操作失误所造成的不幸事件,预防是可能的—安全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原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生产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根据造成的后果不同: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险肇事故。工伤事故: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包括因工伤亡事故和非因工伤亡事故。工伤事故构成三项要素是伤害部位、伤害种类和伤害程度。。死亡是指其损失工作日为6000日及以上,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之和计算出来的。重伤是指其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6000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轻伤是指其损失工作日为1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工伤事故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自然界的因素(如地震、山崩、海啸、台风等)造成的和非自然界的因素造成的,也被称为人为的事故。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①人的原因②物的原因(包括原料、燃料、动力、设备、成品、半成品等)③管理的原因④环境的原因⑤事故处置情况人为失误的表现形式: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危险作业或高速操作;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采取不安全的作业姿势或方位;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缺乏安全知识和经验、注意力不集中、生理缺陷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基础包括: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它缺陷;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有缺陷;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欠;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等。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教育培训不够,工作人员不懂操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等。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它是事故的直接原因。①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岩石、地质、水文、气象等的恶劣条件②生产环境不良,即照明、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噪声、振动、空气质量、颜色等方面的直接原因。事故处置情况①对事故前的异常征兆是否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②一旦发生事故,是否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事故③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是否妥善。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事故的因果性事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结果(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事故的偶然性从本质上讲,事故的发生是一个随机事件,即使完全掌握了事故的原因,也不可能保证绝对不发生事故。这种偶然性表现在①对特定的事故,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态等均无法预测(如地震、洪水等)②事故是否产生后果,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难于预测③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事故的必然性事故是一系列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结果。事故因素及其因果关系的存在决定事故或迟或早必然要发生。①必然性来自因果性,深入探查、了解事故因素关系,就可以发现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从而为防止发生事故提供依据。②事故的必然性中包含着规律性。既为必然,就有规律可循。事故的潜在性事故在未发生和造成损失之前,有一个孕育发展过程,这就是事故的潜在性(事故的发生是突然的,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是早就存在的;如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事故的再现性如果没有真正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消除这些原因,就会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故,即事故具有再现性的现象,但完全相同的事故是不会再次出现。事故的预测性事故是可以预测的。根据对过去事故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事故规律的认识,并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事故预测所要做的工作①在认识事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掌握各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它们的因果关系②推断它们发展演变的状况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事故预测的目的在于识别和控制危险,预先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发展阶段孕育阶段,生长阶段和损失阶段。事故法则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称1∶29∶300法则。即,在每330次事故中,会造成死亡重伤事故1次,轻伤、微伤事故29次,无伤事故300次。要消除一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安全必须从基础抓起,如果基础安全工作做得不好,小事故不断,就很难避免大事故发生。事故法则是从一般事故统计中得到的规律,其绝对数字不一定适用于行业事故。为了进行行业事故的预测与评价工作,我们必须对行业事故的事故法则进行研究。事故的预防工作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①预防第一,防患未然②根除事故的原因③全面治理事故预防措施①技术原则②组织管理原则③安全教育原则技术原则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①消除潜在危险原则②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③闭锁原则④能量屏蔽原则⑤距离保护原则⑥个体保护原则⑦警告、禁止信息原则。此外还有时间保护原则,薄弱环节原则,坚固性原则,代替作业人员原则等,可以根据需要,确定采取相关的预防事故的技术原则。组织管理原则:①系统整体性原则②计划性原则③效果性原则④党政工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⑤责任制原则安全教育原则①安全态度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进行思想教育和态度教育②安全知识教育: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术知识③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技术,变成安全操作的本领,才能取得预期的安全效果。事故预防要从技术、组织管理和教育多方面采取措施,从总体上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保证生产和生活的安全。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常用事故模式①事故因果类型②多米诺骨牌理论③系统理论事故模式理论作用:有助于人们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及事故预防。事故因果类型:①连锁型:任何一种可预防的事故的发生都是一连串事件在一定顺序下所产生的结果②多因致果型: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③复合型:某些因素连锁,某些因素集中,互相交叉,复合造成事故。多米诺骨牌理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系统理论:把人、机械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系统理论研究内容①机械的状况、环境的状况②人的特性状况③人对系统中危险信号的理解④机械的特性与人的特性匹配性⑤人的行为响应时间与系统允许的响应时间关系系统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来自人的行为与机械特性之间的失配或不协调,是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瑟利模型—针对具体危险而言。认为在事故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决策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人对危险的感觉阶段、认识阶段和响应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若处理正确,则可以避免事故和损失,否则就会造成事故和损失。瑟利模型的启示①为了防止事故,关键在于发现和识别危险②危险的可接受性问题,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③为了防止事故,应具备及时采取避免危险行为的能力。安德森模型(操作过程—人的因素模式)—针对具体危险而言。安德森在瑟利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问题,所涉及的是:①危险线索的来源及可觉察性;②运行系统内的波动(机械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③控制减少这些波动使之与人(操作者)的行为的波动相一致。系统理论的作用(指导意义)系统理论对改进事故调查、事故预防,对有关事故的基本研究均指明了方向。①对事故调查的指导:运行系统的正常情况和反常情况②对事故预防的指导:机械和操作者的可靠性③对基本研究的指导:改善和发展观察、记录系统运行的方法和确定危险线索所用的方法轨迹交叉理论基本思想: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概括起来无外乎人和物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交叉,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能量转移论基本思想:不希望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即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不正常或不期望的释放。能量按其形式可分为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辐射能(包括离子辐射和非离子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能量引起
本文标题: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安全系统工程辅导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0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