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主讲:景秀明大致分为四个时期•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迄今)一、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出现浓重的灌输味。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一、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这一时期纪录片的总体特征:1.以电视为载体的纪录电影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主要借鉴电影的拍摄方式和制作方法,带有浓厚的新闻纪录电影色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时期的纪录片依然是纪录电影,这种状况与当时的电视技术手段尚处于初级阶段密不可分,其次,制作队伍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早期的电视纪录片的电影特质。电视纪录片的制作队伍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影人员为主。2.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新闻式纪录片从播出内容看,当时的纪录片大部分是新闻纪录片,并且大多根据电视新闻片编辑而成,在纪录片和新闻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早期的电视纪录片实际上是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长新闻片。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主要以报道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主,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记录当和国家领导人的外事活动。一、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3.定调:政治化主导国家意识和阶级意识,分别成了这一时期电视纪录片对外和对内的两个不同主题表征。4.国家话语权在当时的情势之下,在国内播放的电视纪录片往往体现为一种国家行为,通过纪录片的宣传和教育来达到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的目的。正是这种重要性,使得国家对那个时期的纪录片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5.责任意识放大,主体意识缺失因为考虑到宣传“口径”,放大的责任意识,使得电视纪录片的工作者始终处在一种政治化的氛围中,导致他们个人主体意识的缺失,影响到创作时能动性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实现。一、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6.题材集中雷同,风格老套单一这一时期电视纪录片的题材,主要是政治及外事活动报道、建设成就展示、工作经验介绍、英雄人物宣传等几个方面,不仅集中,而且雷同。风格也比较单一、老套,有很多的程式框框,显得呆板,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7.声画剥离首先是创作设备硬件的制约。其次,纪录片观念的影响。再次,社会功能所需。8.灌输基本上是一种单向性的灌输方式,我说你听,我播你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姿态。9.放映环境混杂,传播收效甚微一、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播放了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这是我国最早在电视上播放的纪录片,从此拉开了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序幕。·1958年6月1日,北京电视台播放了中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主要内容是河南信阳人民抗灾夺丰收的感人事迹。·1958年10月1日,播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九周年》是我国第一部纪录重大活动的电视纪录片。·1963年摄制的《长江行》开创了我国风光纪录片的先河。·1964年,摄制的《欢乐的新疆》是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纪录片。·1965年摄制的《芦笛岩》是我国第一部纯风光题材的纪录片。·1965年摄制的《收租院》,将四川大邑县的泥塑群像拍得栩栩如生,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甚至在全国刮起了“《收租院》热”,连续放映时间长达8年,被誉为一部难能可贵的艺术化教材。一、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收租院》:这部纪录片紧扣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式,以四川大地主刘文彩逼迫农民交租的泥塑群像为题材,把泥塑作品、史料和当事人的讲述结合起来,使一个个凝固的塑像成为有内心活动、有故事、有行动的人,镜头运用首尾连贯、流畅平稳,特别是一些长镜头的运用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方法。解说词更是朗朗上口,后来被编入语文教科书,开创了强调解说词文学选的先河。·《收租院》成功的原因:其一,时事造就。其二,艺术创新。其三,情感把握。·《收租院》延伸的意义:首先,它拓展了纪录片的影响力。其次,建立良性互动,进行横向深度开发。然后,与之相关的一些附属产品额应运而生。最后,《收租院》在正式拷贝发型之前,还在社会上行广泛征求硬件,这样是一个很具互动色彩的尝试。一、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政治意识起着主导型的作用,纪录片被当作政治宣传的有效工具。在此观念下,国家政治话语占据绝对优势,纪录片的责任意识被无限放大,纪录片的创作成为一种国家行为,为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的政治目的服务,创作者的主题意识、个人情感在作品中时缺失的,个人消融于集体意识、英雄主义的政治话语之中。由此导致电视纪录片的题材雷同单一,内容多为政治与外事活动报道、成就经验的展示、英雄先进的宣传等等。从艺术上将,大多为声画两张皮,以解说为主导,画面主要对解说起配合作用,真正的纪录、纪实观念并没有建立起来,更多的是凭借一种气势和激情对观众进行自上而下的灌输,起一种宣传鼓动的作用。但它毕竟迈出了我国电视纪录片艰难的一步,确立了电视纪录片现实主义的美学品格,从思想与艺术上为纪录片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这一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二、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一)这一时期纪录片的总体特征:1.第一次转型:人文观念的确立人的意识开始觉醒,关注的对象由神秘虚幻的神转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作为主体的人,成了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即便是对于民族文化的思考,也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但这些人还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真正属于他们个人的内心和生存状态,并没有被关注,只不过是把一个群体和社会分解为一个个人,并用他们来解读这一个群体或社会。因此,这种关注的中心是群体或社会,而不是人。二、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2.技术改进,纪实风格兴起ENG(ElectronicNewsGathering)电子新闻采集系统,是一种便携式的摄录设备。最大的特点是记录系统的声画一体,而且轻便。它改变了一直以来以胶片作为纪录片介质的历史,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声画同步的电视摄录技术,摆脱了对母体电影语言模式的长期依赖,开始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语言。这是纪实风格出现的物质技术基础。纪实观念的兴起:改变了以往纪录片过多的主观色彩和非理性,代之以冷静、客观、品格的写实手法;它改变了以往纪录片习惯了的灌输式的积习,提供给观众一个平等交流的空间;它还改变了以往纪录片的空洞和沉闷,而代之以鲜活的、生活化的内容。二、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3.“民族精神”成为主体表征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一部又已补关于中华民族文化主体的大型系列纪录片,题材宏大,主题深厚。它们或以孕育中华民族千百年文明的长江、黄河等自然母体为对象,或以承载我们民族千百年历史的长城、运河、丝路、古道等人文载体为依托,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作了纵向深度和横向广度的整体观照。这一时期的这一类的电视纪录片包括:《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唐蕃古道》、《让历史告诉未来》、《黄河》、《河殇》、《望长城》4.群体化话语群体创作,在这一时期成为一种流行的创作模式。这是由大型的题材决定的,也是纪录片制作规范化以后需要多方合作的必然,更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从前一时期缺乏基本创作空间,而在这一阶段想象力、创作激情获得空前碰撞和释放的上佳机制。二、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5.多种样式纷呈样式有:中央电视台配合中国登山队制作的科学探索片《攀登珠穆朗玛峰》(1978年);中央电视台电视报告文学《雕塑家刘焕章》(1983年);中央电视台宣传改革开放的政论片《迎接挑战》(1986年);中央电视台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而做的政治抒情片《长征,生命的歌》(1986年);中央电视台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献礼片、电视报告文学《让历史告诉未来》(1987年);时政性纪录片、散文体、调查报告、抒情诗、音画式,等等。6.系列化播出与角色换位1982年出现的《话说长江》,开始尝试把电视连续播放的动态延续特性结合到系列片的拍摄中。如在结构上采用环环相扣的章回体的方法,让观者在观看节目的时候,有一种参与、体验的感受。另外,在对作品的宣传和播出的规范化方面,吸收了日本同行的《丝绸之路》的做法,开始规范播出的世界,统一节目的长度,并请观众参与评论。二、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二)代表作品及栏目1.《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电视系列片,也是我国电视纪录片重复发回电视特性的以此成功尝试。该片由中电视台和日本广播协会(NHK)合作拍摄,在纪实语言方面,开始确立起“纪录过程”和“纪实”的理念,对纪录片拍摄观念的抓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2.《话说长江》(1983年)《话说长江》系列电视纪录片是由中央电视台与日本的佐田企划联合摄制的。它共有25集,每集20分钟,每周一集。首先,第一次在我国的大型系列纪录片中设立固定的节目主持人;其次,固定时间播出,培养了观众定时收看纪录片的习惯;再次,规范的系列化,使观众产生与节目一起成长的感觉;最后,调动观众参与并和观众进行交流。二、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3.《话说运河》(1986年)1984年《话说长江》的原班人马,开始了《话说运河》的拍摄。到1986年,《话说运河》正式开播。这次播出的轰动效应大大超过《话说长江》,再次掀起纪录片发展史上的收视高潮,而且使即使手法、纪实节目在观众中深入人心。首先体现了纪录观念的抓变,“不虚美,不隐恶”的写实态度减少了宣教味道,向纪录片客观纪实的本性迈进了一大步;其次,更注重观众的参与;第三,在拍摄方面,开始注意现场的氛围,把现场作为纪实的重要元素;第四,实行边摄、边编、边播。二、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4.《望长城》(1991年)《望长城》电视系列纪录片是由中央电视台与日本电视界联合摄制的,在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首先是对声音位置的“扶正”;其次是对于解说的“轻视”;再次是对于“过程”的偏爱。二、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5.“地方台50分钟是中央电视台专门为播出地方电视优秀纪录片而设的栏目,与1989年1月9日开播。每周一期,一年后改为“地方台30分钟”。栏目定位:“一个台制作的,自始至终为一个主题内容,为50分钟长度的优秀专题节目”。这个栏目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机制和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有效地激发了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者,出现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题材丰富、样式各异的电视纪录片。三、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
本文标题: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0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