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
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2013年11月27日16:06来源:《西藏艺术研究:汉文版》(拉萨)2007年1期第15~22页作者:刘志群字号【作者简介】刘志群,研究员,《西藏文艺志》主编序语作为同属东方戏剧文化而二者又有许多联系和影响的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根据笔者所能接触到的藏戏资料和极为有限的现已失传的古梵剧资料,尝试性地做一初步的比较研究。继而从二者之间有许多亲缘关系而相同或相似之处,也有因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而产生许多巨大区别或相异之处的比较中,进一步探讨藏戏艺术特点和优势的成因。1.1—3从历史发展渊源上比较1.1梵剧的历史发展渊源和剧作家及剧目梵剧的历史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印度最为古老的吠陀梵语时期。据许地山研究认为,“《赞诵明论》里已经有了一种戏剧的文体,便是对话式的颂诗,如沙罗摩与波尼,阎王摩与他的妹子阎弥的对话,……”①《梨俱吠陀》中也有这种对话诗。梵剧的产生、发展和兴盛,主要是在公元前5世纪开始的古典梵语时期,公元前2、3世纪,印度普通社会中有一种表演神事的赛会,多演遍入天垂迹于人间,即黑天的恋爱故事,其形式是歌舞与宗教仪式的混合。相传梵剧的创始人叫“婆罗吒”,这名字就有歌者和舞者的意思。梵剧的渊源出于歌舞,最早的戏剧是“从颂神的歌曲和拟神的行为发展而来的”,源于公元前3、4世纪波你尼时代的从事滑稽性模拟表演的“戏笑”伎人。同时,梵剧起源与吟诵两大史诗有关,当时印度的吟诵艺术已伴有音乐,吟诵艺人手舞足蹈,用形体姿态表达人物感情,只要这些艺人采用对话方式,便能形成戏剧的雏形。《罗摩衍那》第七篇中有个“说唱艺人”、“乐师”或“演员(kusilaya)词源”的故事,是说罗摩遗弃妻子悉多后,怀孕在身的悉多得到蚁垤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生下一对孪生子俱舍(kusa)与罗婆(lava),蚁垤仙人编制了长诗《罗摩衍那》,教会俱舍和罗婆诵唱,后来,罗摩举行马祭,蚁垤仙人让俱舍和罗婆当场诵唱这部长诗,罗摩听到最后,明白了他俩就是自己的儿子。这个词源的故事,不仅表明梵语戏剧与史诗的亲缘关系,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隐含说唱艺人和戏剧演员的演变关系。②“梵剧体例的形成当与大乘佛教的发展同时,且有直接的关系。大乘起于希拉③思想最盛的建陀罗④及其附近诸国,梵剧也是在那里产生出来的。”⑤相传希腊当时的马其顿国皇帝亚历山大东征时,曾带着一些戏剧的应用物品到印度去,印度雅语称“戏台上的幕”为“耶伐尼迦”,意思便是“希腊的”。如果仅凭这些就判定梵剧起源于希腊戏剧,那是不足为据的。但是,由此可见梵剧在产生、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希腊戏剧的若干影响。据许地山的《印度文学》说,先后出现了不少梵剧作家和作品,公元前4世纪的致明,据说他写很多剧本,如《童子所行》、《创作者》、《阿毗磨洛迦》、《爱授》等,按照现在所知的已有15种以上。公元前3世纪的首陀罗迦,留存至今最有名的就是《小泥车》。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之间的钵颠阇利,在其著作《大讲章》里有两出反映黑天故事的戏剧《婆利之被擒》和《甘沙的杀害》。在公元12世纪的马呜之前⑥,据说还有一个名剧作家跋娑,1912年“印度的俄那钵底萨多论师校订出13个从来没有人见过的古典梵剧的剧本”,其中8部取材于两大史诗,如取自《摩诃婆罗多》的有独幕剧《仲儿》、《黑天出使》、《使者瓶首》、《迦尔纳出任》、《断股》,三幕剧《五夜》等;取自《罗摩衍那》的有七幕剧《雕像》、六幕剧《灌顶》等。接着是创造了世界闻名的在西藏也有着巨大影响的长诗《佛所行赞》的僧侣大诗人马呜,他是印度著名的倡导佛教的迦腻色迦王的御前诗人,他的另一首长诗《孙陀利与难陀》就带有很浓厚的戏剧意味。20世纪上半叶从新疆的古籍中就有马鸣所作的九幕剧《舍利弗》,是反映佛祖的大弟子舍利弗与目犍连的故事的。他是“印度戏剧进步的关键者”,“最少可以说他是迦梨陀娑的先驱者”⑦。公元4-6世纪,正是相当于中国盛唐的印度芨多王朝时期,也是梵语文学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迦梨陀娑,传说他是芨多王朝超日王朝廷的九宝之一,享誉世界的作品有抒情长诗《云使》和梵剧《沙恭达罗》。迦梨陀娑另外还有两部梵剧《优哩婆湿》和《胜鬘与火天友》,这两部戏的故事都采自最早的经典《梨俱吠陀》。公元7、8世纪薄婆菩提,在梵剧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迦梨陀娑,他有三部剧作:《茉莉与青春》、《大雄传》和《后罗摩传》。较为后出戏剧作家,公元7世纪至11世纪的有戒日王喜增;还有毗舍祛达多,他有《指环印》、《罗摩的欢乐》、《情网》、《王后和月护》等;王顶有《小罗摩衍那》、《小婆罗多》和《雕像》等;安自在有《愤怒的侨尸迦》、《尼奢陀的喜悦》等;牟罗利有《无价的罗摩》等;婆吒·那罗延有《结髻记》等;自在授有独白剧《无赖和清客会见记》等。⑧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戒日王喜增,他执政的时期正当中国唐太宗初年,在印度历史上建立了一个有名的大帝国,拥有象军6万、马军10万,赢得了三十多年的和平岁月,与唐朝互派使节,王玄策、李义表就是那时出使印度的,玄奘大法师也是那时留学那烂陀寺,还与戒日王建立了深厚友谊,一起举行阐扬大乘妙理的盛会18天和无遮大会75天。戒日王有《璎珞记》、《龙喜记》和《妙容记》三部剧作在印度梵剧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和色彩,其中《龙喜记》又是梵剧中为藏戏所移植改编并长久传演的重要剧目之一。自11世纪以后,印度戏剧作品很少有优美的流传久远者。因为自8世纪开始有回教徒、波斯人、基督教徒和近代的葡萄牙人、英吉利人的侵入,使印度文学艺术的创造毁灭了不少,使之完全失掉了本来面貌,故而印度古典梵剧基本上没有流传下来。1.2藏戏的历史发展渊源与佛教文化及梵剧的联系和影响藏戏的历史发展渊源与梵剧比较起来,有一些相类似和相联系的地方。如都是从本土先民的早期原始歌舞、说唱与宗教仪式及艺术等反映神的故事发展而来的,最早形成于8世纪的白面具藏戏,其雏形就是综合了民间的和宗教的歌曲、吟诵、面具的形式,以及举行祭祀包括天地众神在内的神佛的一种仪式。这种原始的戏剧表演形式,现在还比较完整地保留在传统大型藏戏演出中的开场戏《甲鲁温巴》之中。同时,藏戏在历史发展中明显受到过梵剧和印度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影响。仅从剧目故事渊源上看,除藏戏《云乘王子》是19世纪晚期班登西饶奉其师和八世班禅之命,从藏译梵剧《龙喜记》改编而来之外,还有昌都藏戏《释迦十二行传》由藏译马呜的长诗《佛所行赞》改编而成,蓝面具藏戏乃东戏班的自创剧目《若玛囊》、安多藏戏拉卜楞寺戏班和康巴藏戏木雅戏班的《冉玛拉王》和《冉玛拉》等,都是由藏译《罗摩衍那》史诗故事改编而成,昌都藏戏《拉莱佩琼》也是从藏译迦梨陀娑的抒情长诗《云使》故事改编而成的。20世纪初期,德国考古队和我国考古学者相继在新疆焉耆锡克沁、舒尔捷克、吐蕃番金口、哈密脱米尔底佛教遗址发掘到吐火罗文与回鹘文剧本《弥勒会见记》(二十七幕),突厥学学者耿世民认为它抄写于公元8至9世纪,是“我国各民族(包括汉族)现存最早的剧本”。这个剧本来自藏文佛教经卷《贤愚因缘经》卷十二《波婆离品》,系吐蕃翻译家管·法成从梵文和汉文本译出。而藏戏取于《贤愚因缘经》者有三:一是《敬巴钦保》,为该经的《大施抒海缘品》的改编;二是《絮贝旺秋》,为该经的“羼提波罗因缘品”的改编;三是《德巴丹保》,为该经的“善事太子入海缘品”的改编。⑨据布顿大师在1322年统计的《西藏所译出的佛经和论典目录》记载,翻译入藏的印度戏剧还有两个剧本,一是欢喜天著、多杰降称译的《诸龙喜曲云乘菩萨本生史剧》,这是梵剧《龙喜记》的藏文改编本;二是真扎峨弥著、扎巴降称译的《一切世间所悦舞曲顶宝童子史剧》,这是梵剧《世喜记》的藏文改编本。至于藏戏与印度梵剧的直接渊源和亲缘关系,周炜在《西藏文化的个性——关于藏族文学的再思考》一书“宗教仪式与藏戏艺术”中提出,在大藏经《丹珠尔》本生部里有两个印度古典梵剧剧本《龙喜记》和《世喜记》。“正是由于两大印度古典戏剧的翻译,印度戏剧的模式和理论才传入了西藏,并被汤东杰布大胆地批判吸收了,于是汤东杰布将这种戏剧模式和母题融入到巫舞、跳神、热巴剧三元合一的框架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藏剧才真正形成了。而这种融合的第一个产物便是真正意义上的藏剧《云乘王子》,它的题材和母题来源于《龙喜记》,但它却是藏族文学所独有的。”这虽然是个大胆的猜测,缺乏实证的详细资料,但是,按照当时的社会和宗教发展的历史背景来看,是完全有可能的。这里至少为我们继续寻找有关资料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和思路。1.3藏戏与梵剧的不同之处藏戏与梵剧比较起来,应该说有着更为明显的不同之处。比如,梵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比藏戏要早得多,但发展、流传和延续的时间却短得多。梵剧在公元2、3世纪就有成熟的作品传世,但它只发展到11世纪左右,以后日渐衰微以至完全失传:而藏戏虽然公元前后也开始起源于巫教和苯教的歌舞说唱及其仪式,8世纪基本产生形成,但到14、15世纪才开始由汤东杰布改编一些佛经故事成为剧本。以后到16、17世纪涌现由作家创作的不少藏戏剧作。这些剧作被民间戏班不断传演,加工发展,日臻完美,形成了至今仍然传演不衰的八大传统藏戏:《诺桑法王》、《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朗萨雯崩》、《顿月顿珠》、《文成公主》、《智美更登》。同时,更应该指出的是,藏戏要比梵剧发展得更加强大而广泛,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藏戏大系统。白蓝两种面具藏戏从藏族文化发源的中心“卫藏”地区(山南、拉萨、日喀则)产生以后,逐渐流传到西藏全区各地,比如除了传到“卫藏”地区的亚东、定日、定结、仁布、南木林、曲松、扎囊、贡嘎、隆孜、错纳、洛扎等地方外,还传到昌都地区的昌都、察雅,阿里地区的普兰等等:还传到区外四川的甘孜、阿坝和嘉绒,青海的黄南、门源、果洛和玉树,甘肃的甘南等地区。其艺术影响远播到青、甘,川、滇四省藏区,以及邻国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和克什米尔等地区。藏戏在各地长期流传发展中繁衍出了多个地方剧种,比如白面具藏戏、蓝面具藏戏、昌都藏戏、德格藏戏、康巴藏戏、嘉绒藏戏、安多藏戏等等,以及在白面具藏戏直接影响下产生的门巴族戏曲剧种门巴戏。在一些大的藏戏剧种中,又发展产生了基本以戏班为中心的不同声腔和不同演出风格的艺术流派,比如蓝面具藏戏中有觉木隆、江嘎尔、迥巴、香巴等派;白面具藏戏中有宾顿巴、扎西雪巴、尼木巴等派;康巴藏戏中有巴塘、理塘、甘孜、道孚、木雅等派;安多藏戏中有甘南、黄南、阿坝、华锐、果洛、色达等派;德格藏戏中有竹青、更庆等派。由此可见,在中国戏由大体系的民族戏系列中发展出了一个拥有不少剧种和流派的藏戏大系统。藏戏还涌现了大量的剧目和剧作家。在为数不少的藏戏剧种、流派及其更加众多的戏班所长期创作、演出的传统剧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编演的各类剧目,总计达100出以上。其中当然也涌现了不少有一定影响的剧作家,比如相传创编《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的门巴族喇嘛梅惹.洛珠嘉措(17世纪中晚期),编著《诺桑法王》的定钦“云巴”(意为“疯才子”).次仁旺堆(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编著《顿月顿珠》的五世班禅洛桑益西(18世纪),编著《拉莱佩琼》、《索朗多王子》、《释迦十二行传》等的昌都强巴林寺高僧甲热(20世纪),编著《冉玛拉》、《和气四瑞》、《六长寿》、《蒙人驭虎》等的二世居里.法海喇嘛(20世纪上半叶),编著《松赞干布》、《德巴丹保》、《阿达拉姆》、《冉玛拉王》等的卜楞寺四世琅仓.尕布藏洛西合嘉措(20世纪上半叶),创作《琼达与布秋》、《尼玛与达娃》等的程圣民(当代),创作《舍岭吉波他巴顿顿》、《取阿里金库》、《地狱救妻》等的色达藏戏团戏师冷珠阿昂(当代),创作《五世达赖》、《赤松德赞》、《宇妥·云登贡布》、《霍岭大战》(上下集)、《征服魔国》、《赛马登位》等的若尔盖县藏戏团戏师尼玛(当代),创作《鹰嘴岩》、《喜搬家》、《交换》、《汤东杰布》(与人合作)、《诺桑法王》(与人合作)等的自治区藏剧团编剧刘志群《当代》,创作《阿妈加巴》、《因果》、《老车夫新传》、《蒋英》、《苍决的命运》、《文成公主》等的自治区藏剧团编剧小次旦多吉(当代),等等。2.1-2从故事内容角色上比
本文标题: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