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总结专题一:专制集权制度1、秦始皇——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地方设郡县制2、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朝完善这一制度3、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贞观遗风;唐玄宗——开元盛世4、科举制——隋炀帝正式形成——殿试、武举(武则天)——诗赋(唐玄宗)——明朝八股取士(走向极端)——清朝末期(废除)5、元朝——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6、明朝——中央废丞相、中书省,提高六部地位,另设殿阁大学士,后形成内阁。实现特务统治,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增设东厂。地方设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7、清朝——清初设内阁、六部和议政王大臣会议(乾隆时撤销)专题二:列强侵略、人民反抗1、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2、《南京条约》——鸦片战争;《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大条约的危害抓住三个关键词:“开始”“大大加深”“完全沦为”3、中国人民的抗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洪秀全的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率官兵勇战黄海;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4、殖民扩张与罪恶:(1)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2)后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3)罪恶:黑奴贸易和殖民掠夺成为列强获得财富的主要手段5、殖民人民的抗争:(1)北美人民的抗争(1771-1783年)、(2)拉美独立运动(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解放者”)(3)印度民族大起义6、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1)亚洲:1947年,印巴分治,标志着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结束。(2)非洲: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历史的终结。专题三: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1、重要会议;1921年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1935年遵义会议(毛泽东第一代)→1945年中共七大(为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1956年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1982年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87年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和三步走)1992年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导地位)→1997年十五大(指导思想)→2002年十五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斗争革命:(1)北伐战争(国共合作):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4)井冈山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5)红四军:1928年4月朱毛会师创建红四军(6)红军长征:1934—1936年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7)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意味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8)百团大战:1940年8月,彭德怀,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共合作有两次第一次: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抗日战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9)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蒋介石目的(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毛泽东目的(为了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结果签订了《双十协定》(10)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意义)(11)三大战役(1948年秋—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1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1)新中国成立:(准备)1949年9月,一届政协的召开(标志)开国大典(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家赢得了独立,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2)人民政权的巩固: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3)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①一五计划(1953-1957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④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是一场由领导者(毛泽东)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性质)。4、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先农村后城市)(1)农村体制改革:(开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2)城市体制改革:(开始)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国有企业改革5、对外开放格局(1)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1988年海南(2)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6、两大历史人物:毛泽东和邓小平这两个历史人物分别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1)毛泽东开创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邓小平开创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专题四中国古今外交问题一、古代对外关系1、西汉:开辟了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2、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如鉴真东渡、玄奘西行3、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对外贸易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4、明朝: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戚继光抗倭,荷兰占领台湾。5、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康熙帝抗击沙俄;实行闭关锁国政策6、特点: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二、近代对外关系1、国际会议:巴黎和会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雅尔塔会议都破坏了中国的主权。2、特点: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具有强迫性和侵略性3、新中国的外交:A、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首次: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②倡导者:中、印、缅;③影响或意义: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3)万隆会议:1955年4月,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B、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1)重返联合国: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建交:①《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②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中日建交:1972年,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改革开放后的外交:(1)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这是中国迄今举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2)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3)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D、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启示:答:必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专题五中国民族和统一问题一、新疆问题1、新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1)西汉: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开始成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2)东汉: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3)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4)清朝:清朝前期,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清朝后期,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2、反对分裂新疆,维护祖国统一:历史证明分裂祖国的行为是不得人心的,注定要失败。新疆永久的安宁稳定是自治区政府以及新疆各族爱好和平人士的共同任务。二、西藏问题:1、西藏的发展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1)唐朝: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2)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3)清朝:顺治帝、康熙帝确立了册封制度;雍正帝时,设驻藏大臣;乾隆帝时建立“金瓶金甁掣签”制度;(4)建国后:1951年5月和平解放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一五计划”时期,川藏、新藏、青藏公路通车。2、反对分裂西藏,维护祖国统一:达赖集团的分裂行为破坏了民族团结和安宁稳定的政治局面,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也不利于西藏的稳定和发展,其分裂行为必定不会得逞。三、港澳台问题1、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3、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极大地推进了祖国统一的进程,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4、台湾问题(1)台湾与大陆的关系:①三国: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②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③明朝:1624年,荷兰独占台湾(第一次分裂)④清朝: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第一次回归)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日本独占(第二次分裂)⑤抗争时期: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0月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第二次回归)⑥解放战争结束: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退守台湾(第三次分裂)(2)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3)对台湾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四、南海问题1、历史依据: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黄岩岛海域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1279年,元世祖派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据考证,南海测量点就是黄岩岛。明清两代,称南海诸岛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归属广东琼州府的万州。2、对南海问题的认识: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希望有关国家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专题六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一、中外古代史上的改革1、商鞅变法:前356年(秦孝公),商鞅在秦国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2、孝文帝改革:439年,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进行模仿隋唐进行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4、查理·马特改革: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进行了采邑改革,西欧逐渐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中国戊戌变法(1898年)和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年)1、共同点: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是在社会危机的前提下推行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涉及民生内容的调整。2、不同点:背景不同(日本:幕府面临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俄国:面临农奴制危机;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美国: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匈牙利改革:照搬苏联模式,有一定成效,但未摆脱苏联模式束缚。2、赫鲁晓夫改革:政策失误,改革措施不切实际。3、戈尔巴乔夫改革:加剧了苏联的社会危机4、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5、对改革的认识:答:改革要结合国情,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别国模式,要走自己的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6、中国、苏联和美国经济体制创新的比较(1)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影响)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苏联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影响)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3)美国罗斯福新政: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影响)资本主义得到巩固和发展以上改革的共同点:都面临经济危机;都是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都依靠计划和市场的作用化解危机;都是在坚持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体制创新;都是根据本国,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等。7、中外历史上最重大大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功的决定因素(2)能够立足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发展生产力,满足广大人民利
本文标题:九年级历史中考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