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淡水养殖》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淡水养殖》二、课程环境作为校级课是根据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结合目前水产养殖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特点及教学和生产实践制定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为重点学习经济鱼类、虾蟹类和其他经济水产动物的生物学习性、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使学生掌握主要经济水产动物增养殖原理及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观点,全面的、辨证的认识经济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养殖、防病技术原理与方法,加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内容力求反映国内外水产养殖领域内的新动向和新的养殖模式。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水产养殖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理论教授和示范教学,使学生掌握水产养殖学原理与应用技术,以及获得增养殖最佳效果的技术措施。2.教学要求⑴使学生理解本门课程的研究内容是以经济水产动物养殖为目的,研究经济水生动物生长、繁殖和保健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人为地满足这些条件的技术措施,;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多方位全面地看问题,避免主观片面,正确认识一些技术措施的双重性,切实掌握增养殖原理与措施绪论2学时一、淡水养殖的概念1.渔业(Fishery)概念:依托适宜水体环境,进行水生动、植物生产的人类自觉活动,是大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渔业与水产养殖区别:整体——部分3.水产养殖(Aquaculture)概念Aqua源于拉丁文——水culture——文化培养水产养殖——在适宜水环境中,通过人为措施干预水生动、植物生长、发育以获得渔产品为目的生产活动。4.水产养殖与畜牧生产的异同4.1共同点目的相同,都是一种培养生物产品的产业4.2区别4.2.1对象生物畜牧生产:陆上动物,大多为哺乳类、鸟类,种类较少;如家畜、家禽等水产养殖:为水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包括鱼类、软件类、贝类、甲壳类、两栖类、爬虫类、藻类等凡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都在水产养殖考虑之列4.2.2过程:畜牧空气中直接获得氧气以进行新陈代谢生产:比较直观,相对容易控制生产周期一般较短水产绝大多从水中获氧,受各水质因子影响养殖不直观,难度较大生产周期一般较长5.养殖方式根据养殖区域、管理类型、养殖水域等分为多种。二、水产养殖的发展概况1.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简史1.1中国水产养殖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养鱼最早的国家殷墟甲骨卜辞、诗经:池塘养鱼始于3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养鱼经》:2400多年前(约B.C460年)范蠡著汉代:史记、西京杂记、前汉书:2200多年前,鲤鱼养殖已较普遍唐代:鲤鱼的养殖停顿,草鱼、青鱼、鲢的养殖兴起,养殖走向多元化宋朝:《癸辛杂记》记载鱼苗的捕捞及长途运输的技术明朝:黄省曾的《养鱼经》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对养鱼的全过程都已有详尽的描述清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对鱼苗的生产、习性、分类也有详细的记载2.2国外水产发展简况•亚洲印度尼西亚爪哇在15世纪可能就开始养殖虱目鱼柬埔寨在河流中以竹围篱养鲶鱼,是箱网养殖的最早发源地日本在7世纪开始贝类的养殖,1934年开始虾类的养殖中东、西亚、非洲、美洲及澳洲水产养殖都没有长久的历史•欧洲最早应属约2000年前,罗马人收集幼牡蛎将其搬迁至适当水域,使其长肥。在14世纪,有法国的修道士成功地人工授精虹鳟的卵。在15世纪欧洲鲤的养殖已很普遍。在16世纪,在捷克斯拉夫已有约18万公顷的养鱼池。北欧及斯堪地维亚半岛盛行养殖的鲑鱼,在1950年代以后才发展的2.水产养殖生产简况2.1养殖种类扩大目前水产养殖包括123种鱼类,39种软体动物,26种贝类及14种移殖动物2.2生产发展趋势1984年以来,水产养殖业以年均11%的速率增长;20多年来,水产养殖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生产体系在国际渔业贸易中,较大的出口国有中国、泰国、美国、挪威、加拿大等2.3中国水产养殖生产传统的水产养殖大国2002年中国超过泰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鱼类产品出口国,当年出口额近45亿美元;2003年中国出口额为52.4亿美元逐年增加三、水产养殖业的局限1.面临问题1.1政府调控失灵、市场信息不对称、结构调整滞后、发展失衡1.2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1.3养殖水平不高1.4产品质量安全药残、寄生虫等2.应对措施2.1加强宏观调控:2.2加强养殖环境保护:2.3提高养殖技术:2.4提高产品质量: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五化”——水产养殖机械化、养殖品种良种化;养殖管理自动化、养殖经营专业化、养殖产品社会服务化21世纪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趋势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将促进渔业进步,以自动化为特征的工厂化养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走上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思考题:1.水产养殖的概念及与畜牧生产的区别?2.水产养殖方式有哪些?3.当前水产养殖的局限有哪些?如何应对?4.水产养殖发展的趋势是?第一节鱼、虾类的概念一、什么是鱼?神创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尔雅》把动物分为虫、鱼、鸟、兽4类,其中鱼包括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低等脊椎动物及鲸和虾、蟹、贝类等1.鱼类进化鳃呼吸2.鱼类的特征水中生活多数体表被鳞片变温脊椎动物3.鱼的定义现代分类学家给“鱼”下的定义是: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变温脊椎动物。较详细的定义:鱼类是一种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多数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鳍游泳,并将鳍作为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的变温性脊椎动物。4.鱼类分类4.1鱼类种类数量已知现有鱼类约有29400多种,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大类,约占其总数的48.1%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淡水鱼约有8600余种。我国现有鱼类约3048种,其中淡水鱼约1000种左右4.2鱼类分类演化水产养殖基础篇2.鱼体附属器官——图示,注说明头部主要有口、须、眼、鼻孔和鳃孔等器官躯干部和尾部主要有鳍、鳞片和侧线器官侧线是鱼类特有的感觉器官具有听觉和触觉功能,能感觉水的振动波、水流方向和水压的变化鱼体外形各部的测量——图示头长:从吻端至鳃盖骨后缘的距离(A-D);吻长:从吻端至眼眶前缘的距离(A-B);眼径:眼眶前缘至后缘的距离(B-C);眼间距:左右两眼眶之间的直线距离;尾柄长:从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垂直线的距离(G-H);尾柄高:尾柄部分的最低高度(L-M)全长:从吻端至尾鳍末端的距离(A-I);体长:从吻端至尾鳍基部的距离(A-H);体高:身体的最大高度(J-K);二、鱼类的内部构造1.骨胳骨骼是支持身体和保护体内器官的组织,它和动物体的运动也有密切关系。2.肌肉鱼类的摄食、逃避敌害、繁殖等生命活动,都靠肌肉规律性收缩所起的运动来完成肌节:鱼类的躯干部和尾部的肌肉由许多肌节组成,肌节之间有隔膜联结而呈分节现象“倒W形”轴上肌\轴下肌体侧肌肉被一水平走向的肌隔分成上下两部分,上段叫轴上肌,下段叫轴下肌3.消化系统水环境中摄取氧,排泄代谢废物(氨、CO2等)3.2主要功能消化道能获取、容纳、吸收食物、排泄食物残渣等消化腺体能分泌各种消化液使食物消化等4.呼吸器官鳃弓支持4.1鳃鳃耙过滤食物鳃片_鳃丝_鳃小片——气体交换场所呼吸过程:口吸水,经过鳃丝从鳃孔排出对流配臵设问:为什么鱼儿离不开水?4.2其他呼吸器官——辅助呼吸器官身体的其他部分进行气呼吸以辅助水呼吸肠呼吸皮肤呼吸副呼吸器官(鳃上器官)气囊呼吸鳔呼吸——出呼吸外还具有:调节比重、感知震动、发声等功能5.血液循环5.1循环系统组成:主要包括心脏、动脉、静脉等鱼类的心脏位臵?——最后一对鳃的后面下方,靠近头部,单个心房心室文字和模拟血流动画示意6.排泄器官6.1肾脏位于腹腔的背部,呈紫红色肾脏除了泌尿的功能以外,还可以调节体内的水分,使之保持恒定6.2鳃也有排泄作用,其主要排出物是氨、尿素等易扩散的氮化物和某些盐分7.生殖系统多数鱼类为雌雄异体,生殖腺成对,即精巢或卵巢都是左右各一绝大部分鱼类是体外受精*神经系统:中枢和外周神经以及植物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眼、内耳、侧线等*内分泌系统:(*——略述)内脏结构示意图片展示回顾讲解鱼类性别区分第一性征--是指那些与鱼类本身繁殖活动直接有关的特征。如卵巢、精巢、鳍脚等。第二性征--是指那些与鱼类本身繁殖活动并无直接关系的特征。主要有:1)个体大小2)色泽的差异3)追星的出现4)鳍的变异5)其它方面雌雄同体和性逆转1、软骨鱼类中并未见到雌雄同体现象。2、真骨鱼类中个别种类有雌雄同体现象,如鮨属的某些鱼。3、性逆转:黄鳝,由雌变雄。生殖方式1、卵生;2、卵胎生;3、胎生第三节虾蟹类基本形态、构造一、虾蟹的形态1.虾类的的形态(1)头部6节,(2)胸部8节,愈合而成头胸甲(3)腹部:7节尾扇:腹部第六节的附肢后延与无附肢的第七节组成。(4)附肢:步足+游泳足(腹肢)螯足,强大,钳状——图示罗氏沼虾、青虾2.蟹类形态构造蟹类体形多样,形态各异,有圆型、方形、近方型、梨型和梭形等,但是不管体形如何,大体可分三部分:第二章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2学时第一节水产动物营养需求除水分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5大营养元素。一、蛋白质与氨基酸1.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长、发育及繁殖所必须的养分,也是构成生物细胞的主要成分;•机体肌肉组织、皮肤、神经及内脏器官的构成以蛋白质为主(鱼体一般含有16%左右的蛋白);•酶和激素等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多数为蛋白质;•饲料中的糖类和脂肪供应不足时可作为能源。2.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消化吸收途径示意。(课件)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20种氨基酸。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须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苏氨酸、亮氨酸EAA:体内不能合成,而必须靠食物直接提供3.蛋白质的种类根据来源分为:动物性蛋白——鱼、虾、蚕蛹粉等——肉食性鱼类两种蛋白质混合——杂食性鱼类植物性蛋白——豆粕、棉粕等饼粕类——草食性鱼类大多植物性蛋白中缺乏赖氨酸和蛋氨酸,这两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需要添加动物性蛋白质原料(例如鱼粉)或直接添加这类氨基酸给予补充动物性蛋白必需氨基酸较为完全,含量也较高,其营养价值也较植物性蛋白质高饵料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其氨基酸组成、含量及其有效性木桶理论示意图(见课件)几种鱼类对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占蛋白质%),见课件链接表4.鱼类对蛋白质需求特点•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一般饲料粗蛋白含量适宜范围为22%~55%•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因鱼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差异(表2-2)——链接至表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因鱼的食性的不同而有差异:肉食性鱼类需求最高,草食性鱼类需求量较低,杂食性鱼类居于两者之间。同一种鱼类,其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二、脂肪1.脂肪的生理作用组织细胞的组分:细胞膜和细胞器成分贮藏热能的作用:高能物质,氧化1克脂肪产37.656千焦热固定、保护作用:鱼类的脑、皮下、内脏等器官;脂溶性物质溶剂:如维生素A、D、E、K及胡萝卜素等饵料不足时或越冬期水产动物消耗积存的脂肪来维持生命鱼类对脂肪有较高的消化率,尤其对低熔点的脂肪,其消化率一般可达90%以上;可节约蛋白质作为能源的消耗2.必需脂肪酸+甘油必需脂肪酸(EFA):如亚油酸、亚麻酸及花生四烯酸等在哺乳类起主要作用的必需脂肪酸(EFA)是n-6系列脂肪酸,如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花生四烯酸;鱼类起主要作用的是n-3和n-6两个系列的脂肪酸,如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3.饲料脂肪含量一般4%~18%我国主要养殖品种饲料中脂类物质的适宜含量分别为:鲤鱼5%~8%,草鱼、团头鲂鱼3%~3.6%,青鱼6%~6.5%;罗非鱼6.2%,鲮鱼4%~5%;中国对虾4%~6%、罗氏沼虾4%~9%、南美白对虾6%;鳗鱼的饵料中含10%的脂肪,香鱼饵料中脂肪含量为5%或更低些。鱼类饵料中脂肪的最佳需要量因水产动物的种类、年龄、水温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与鱼类的
本文标题:九年级学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