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九年级思想品德月考试卷(学法专题)
1九年级思想品德月考试卷(学法专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1.读了漫画《沉溺》后,你认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网络游戏好处多,未成年人可以全身心投入②未成年人要自觉抵制身边的不良诱惑③未成年人应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④全社会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A.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2.放学后,15岁的小尹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偏僻人少的路段,被两个身材高大的男青年持刀勒索。这时小尹应该()A.坚决不从,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B.把钱物给歹徒,事后也不声张,以免被歹徒报复C.先把钱物给歹徒,记住歹徒的特征,然后及时报警D.先把钱物给歹徒,记住歹徒的特征.事后找哥们儿“收拾”’歹徒3.2005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于2006年3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通过说明了()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D.这是一部专门针对民事违法行为而制定的法律4.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小罗每天晚上都约上一帮朋友到家里看球赛,每到激动时便发出阵阵欢呼声或叫骂声。在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无法入睡的邻居们拨打了“110”报警,警察依法对小罗进行了处罚。下列对这件事的看法正确的是()A.小罗在自己家里看球赛对社会没有危害,不会构成违法B.小罗看球赛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邻居无权干涉C.小罗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邻居休息的权利D.警察对小罗进行处罚,说明小罗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5.因为姓娄而多次被同学吴刚公开叫为“娄阿鼠”.小娄非常气愤。吴刚的行为侵犯了小娄的()A.肖像权B.名誉权C.姓名权D.生命健康权6.小赵的父亲偷看了小赵的日记后,认为小赵有“早恋”行为,就强行把小赵关在家里闭门思过.不让上学。小赵父亲的做法()2A.没有错,因为严是爱,宽是害B.侵犯了小赵的隐私权和受教育权C.是在依法履行对小赵监护的职责D.体现了我国“父为子纲”的优良传统7.小芳将自己的照片送给好朋友小强留念。某广告商发现此照片后和小强商量,将照片处理后用在该公司的广告上。在此事件中()A.不存在侵权行为B.小强和广告公司共同侵犯了小芳的肖像权C.只有小强侵权D.只有广告公司侵权8.小胡在去学校的路上把妈妈给的100多元钱弄丢了,同学告诉他是班上粱某捡到了。小胡找到梁某欲要回,却遭到拒绝,其理由是“谁捡到就归谁”。梁某拾到他人丢失的钱物不还,其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B.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C.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D.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9.“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是2005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全国各地、各部门围绕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A.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B.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关键C.能有效提高群众的执法水平D.使公民获得充分的自由10.在学校举办的‘暖心募捐”活动中,小项将自己积攒的压岁钱全部捐给了患重病的同学晓晓。小项的捐款行为是在行使自己对合法财产的()A.使用权B.占有权C.收益权D.处分权11.右边的漫画说明()①该学生的父母未履行抚养、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及其职责②该学生不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未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③该学生未履行赡养、抚助父母的义务④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2.柳海从小由继父张华抚养成人,由于心存感激,他决定改姓“张”,却遭到爷爷的反对,爷爷认为自己的亲孙子怎么也不能改为他姓。爷爷的做法()A.合情合理合法B.侵犯了柳海的姓名权C.侵犯了柳海的隐私权D.侵犯了柳海的名誉权13.对于下列的几种情况,李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是()A.邻居家里发生火灾,李某为了救火,将邻居家的房门踢坏B.李某发现韦某偷了他的钱,第二天他找来一帮朋友将韦某痛打一顿C.李某向韦某讨赌债时,韦某拒付赌债并用匕首刺伤李某,李某用石头将韦某硕成重伤D.李某捡起地上的石头将正在持刀抢劫本班同学财物的歹徒砸成重伤14.据报载,2006年5月28日,江西某学院内发生了一起因观看“超级女声”比赛发生争吵而导致的杀人案。凶手许某在事发后出逃,但他最终必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案3例给我们的启示是()A.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B.法律所要求的必须去做C.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D.只要违法犯罪,就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15.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民在写恐吓信、短信骚扰、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时,将受到法律的惩罚。这表明()A.公民的自由越来越受到限制B.所有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C.尊重他人的权利有时意味着失去自己的权利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二.问答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共10分)16.观察右边漫画《学会说“不”》,回答:(1)这幅漫画告诉我们什么(2)世界很美,诱惑很多,学会辨别,学会拒绝,生活就美!你怎样拒绝不良诱惑?(3分)17.2005年10月15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城街某超市因丢失了一件价值29元的女士秋衣,怀疑是上班的女员工偷了。下午3时许,超市召集正在上班的女员工,开了个紧急会议。会上,超市负责人称,百货区不见了一件价值29元的女士春秋衫,每个上班的女员工都是怀疑对象,并且给出10分钟时间,希望偷盗者主动到超市办公室说清楚。10分钟后,由于无人承认此事,20多名女员工被迫当着老板娘的面,被一个接一个地喊进超市电脑室脱光衣裤接受检查。⑴某超市因为丢失商品而对员工进行脱衣搜身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2分)⑵当丢失商品后,超市怀疑上班的女员工偷了,可以采取什么措施?(1分)⑶有员工认为:搜身没关系,只要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就可以了。这种认识对吗?为什么?(3分)4三.活动探究题:(10分)18.近年来,有关中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以及诱惑欺诈,甚至走向犯罪道路的事件,屡屡见于媒体。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决定对本校学生上网现状进行一次调查。假如你是该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完成下面的调查报告:(2)请你为倡导创建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设计一条宣传标语。(1分)5参考答案一.1、D2、C3、A4、C5、B6、B7、B8、D9、A10、D11、C12、B13、D14、C15D二:16.(1)抵制不良诱惑。(2)避开诱因;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专时专用;联想后果;请人监督;婉言拒绝。17.(1)不合法,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2)可以拨打110,请当地的公安部门协助搜查。(3)这种认识不正确,这是“怂恿”违法行为的做法。公民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违法行为不能忍气吞声。三:18.(1)标题:学生上网现状。(2)目的:了解学生上网的现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拒绝不良诱惑;提高拉会实践能力。(3)调查方法:问卷法、观察法、走访法,等等。(4)提出建议:①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使其遵守网络规则,在网上依法行事。②依法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整顿黑网吧。③青少年学生要加强自控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培养高雅情趣,树立远大理想,拒绝不良诱惑。④学校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2)示例:科学上网,走向成功;培养高雅情趣,拒绝不良诱惑;遵守网络规则,做文明使者。
本文标题:九年级思想品德月考试卷(学法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