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近代史纲要_第四章_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1.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的主要条件第一,从政治思想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抨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秩序的思想特征,革命精神极强,极易引起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共鸣。蔡和森手执《资本论》与向警予的结婚照“在这样一个国家里,10到12岁的童工,在晚上时常被关起来,睡在他白天操作的机器之下的破布堆里;人们不必要有锐利的观察力,便可以明白:为什么《共产党宣言》会被这个国家的人民奉为圣经。此外,中国人所遇到的西方民主,只是在其担任了外国警察的角色,及保护以暴力夺取中国的权利与利益这几方面。因此,人们也无需仔细研究,便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立即可以完全接受马克思对西方民主的伪善所作的藐视性抨击。”——斯诺第二,五四运动时期,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一战是对传统西方文明的一次重大打击,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缺陷的一次大暴露。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一方面,使某些中国人更加坚守中国文明的旧途;另一方面,使相当一部分人开始探寻突破传统的新路。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及博大、切实的思想特征,为迷茫中的人们提供了解难释疑的思想武器。第四,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前,中国的产业工人达200万人。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以陈独秀为例2.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如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以毛泽东为例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如董必武等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主。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传播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4.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论争新文化阵营的分化新文化运动前期:五四运动后:李大钊、陈独秀(提倡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提倡民主和科学)胡适、张东荪(反对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问题与主义焦点中国要不要马克思主义、要不要革命第一,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李大钊“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一点一滴地解决问题。”实质:反对从根本上改革腐朽的社会制度,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实质: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社会革命,认为“问题”与“主义”不能截然分开,两者应该并行不悖。关于社会主义焦点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张东荪梁启超李达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焦点第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之争黄凌霜区声白陈独秀李达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行社会革命还是实行社会改良和需不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当时,远在法国留学的周恩来,为了坚持马克思的观点,竟和无政府主义者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因为有人诽谤《共产党宣言》,一向文雅的周恩来竟会勃然大怒。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论战,其结果:一是使许多并不了解社会主义的人也转而信仰社会主义了。二是帮助倾向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划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科学社会主义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组织者。毛泽东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无数革命的先烈,为此而抱终天之恨。”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一个革命的政党在革命高潮中完全不能领导,可见他快要死亡了,故此次运动中的一般新领袖对于国民党均不满意,而有利于新的政党产生,中国革命需要组织各派力量以反对帝国主义而引导革命的党了。”正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行,中国革命要胜利,中国社会要有光明的前途,就不能依靠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必须依靠新的革命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适应中国革命的这种要求而成立的。2、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的背景: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建党奠定了阶级基础。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它的产生应该以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为前提。1919年,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条件已经具备。第二,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建党提供了思想条件。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应当通晓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它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社会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理论体系,但它不可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出来。这是因为旧社会的本质是被旧社会的表象掩盖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创立政党,需要做的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三个渠道:“东”是李大钊、陈望道、李达等人从日本;“西”是周恩来、蔡和森等从德、法直接输入;“北”是张太雷等利用赴俄机会传入。第三,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党的创立,不仅需要工人阶级的壮大和斗争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还需要两者相结合。例如,邓中夏说:“五四运动中一部分学生领袖就是从这里出发,‘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邓中夏这样:一方面,一部分工人在与这些知识分子接触的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从而使自己具有了阶级觉悟,从而出现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例如邓培。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理解工人的疾苦,看到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使自己在思想感情上同情工人,使得知识分子工人化。第四,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1919-1943)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0年,派维经斯基一行5人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建党,后马林、尼克尔斯基等来华;理论帮助、宣传帮助、部分经费的帮助。3.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为初步结合。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第二阶段,从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到党的成立为进一步结合阶段。例如:在长沙新民学会1921年新年会上,在通过对解决社会问题的5种方法进行比较之后,17名与会人员中,12名赞成布尔什维主义。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悄悄诞生,一个伟大的事变开始了,用毛泽东的话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共“一大”会址资料:一大代表代表共13人。他们是: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此外还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马林(荷兰人)为代表提供100银元的资助,一银元等于今大约50元。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纲领明确中心任务选举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上演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幕,成为红色旅程的伟大起点。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破产之后,没有受到欧洲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影响。第二,中国共产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工人具有坚强的革命性,不存在工人贵族阶层,也不存在和平斗争的条件。第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这种实践性的品格。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中国革命斗争由无到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纲领新的斗争策略和革命方法新的前途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3个成员,几个小组。胡乔木说:“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1957年在莫斯科说:历史上从来就是弱者战胜强者,没有枪的人战胜全副武装的人。谢谢!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纲要_第四章_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