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中国饮食与城市性格.
HyperlinkResearch1HyperlinkResearch中国饮食习惯及部分城市性格HyperlinkResearch2中国饮食习惯HyperlinkResearch3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示意图中国因食的口味从南到北,口味由淡转咸。从东到西,口味由甜转辣。从陆到海,味道由重转轻。1245673111098HyperlinkResearch41245673111098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1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2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3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4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5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6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7长江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8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9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10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11青藏高原地区饮食文化圈12(还有一个素食圈,现已消失)中国饮食追求味道谐调和中,但不同地方的人的口味却千差万别,这是因为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别。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的建立与它当地的地产,气候,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都密切相关。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用12个饮食文化圈来表示饮食的地域性差别。HyperlinkResearch51.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1256731110984这里土地肥沃,草场优良,平原广阔,五谷杂粮与山货水厂都很丰富,冬季寒冷漫长,人口稀少。历史上这片土地长期生活着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游牧狩猎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摄取高热量的动物脂肪,以御寒冬,由于缺少新鲜蔬菜,当地人有吃生肉,葱蒜,冻食和腌菜的习惯。吃生肉,冻菜,冻水果可帮助增加维生素,避免一味吃热食导致缺乏维生素而得坏血病,冷冻食品已发展成人们的一大嗜好,哈尔滨一年的雪糕竟然大部分是在冬天消费的,吃葱蒜可以消除吃生肉的不良后果,帮助消化杀菌:另外因寒冷的气候使冬季缺少新鲜蔬菜。腌菜和泡菜占了很大的比重,几乎每家都有大大小小的腌菜缸。酸菜腌制时间长,新鲜度差,因而调味咸重,以压异味。自清中叶以后,关内大量移民涌入东北开荒垦殖,农业取代游牧和采集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东北的饮食方式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口味特点:咸重,(葱蒜的)辛辣,生食HyperlinkResearch612567311109842.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该地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但在东北和西北地区都有较多的文化交叉,是典型的草原文化。以游牧和畜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历史上这里曾生活着众多的游牧民族,战事不断,民族势力此消彼长,但社会生活与区域饮食文化总体上保持自己的草原特色。人们逐水草而居,擅长涉猎,君主百姓都吃咸食畜肉,热喝奶茶,畅饮烈酒。由于物产单一,粮食结构不够合理,人们普遍以各种肉食和奶制品为主,几乎不吃蔬菜。他们通过对中原民族的交换或征掠来获得足够的盐,粮食和酒。自元帝国以后,一些地区发展屯田,汉文化的影响日愈明显。农区以粮食为主,奶食为辅,但牧区仍以牛羊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口味特点:以咸重为主HyperlinkResearch712571110984363.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北的饮食文化受自然环境和宗教的影响都非常明显。西北地区有优良的天然草场,从西汉至清朝时,这里基本上以畜牧业为主,农业种植香辛料较多。食物结构较简单,过去基本不吃蔬菜,但人们爱吃烤肉,佐以孜然,辣椒粉等调味品,口味咸重。这里地广人稀,少数民族众多,又使西北的饮食文化增添了许多民族风情。伊斯兰教在唐末至北宋时期凭借武力取代其他宗教成为西北地区的主要宗教。当地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改信伊斯兰教。这对当地人的食物禁忌,进食礼仪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解放后,由于农业比重的增加,现在粮食蔬菜也成了日常食物,饮食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口味特点:以咸为主,辅以适当的干辣(椒)和香辛料HyperlinkResearch812567311109844.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这一地区历史文化十分灿烂,北宋以前这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地带,并且政治中心大致在西安-洛阳-开封线上移动。这里农业开发最早,也最完善,各种牲畜和谷物都有,属于五谷杂粮并食区,家蔬野菜等植物性食物也十分丰富。但由于这一地区的饮食文化除了少数上层社会的奢侈消费外,大多数黎民百姓保持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传统,黄河中游地区的面点小吃反映了关中人的厚道与豪放,比如油泼辣子,面条像腰带,烙饼像锅盖,羊肉泡馍海碗如盆等。山西面食品种繁多,素有“一面百样吃”之誉。用料广泛,制法多样。黄河中游地区口味强调酸辣,味重。但又比东北和中北地区稍淡一点。口味特点:酸辣,味稍重HyperlinkResearch910125673119845.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自元,明,清以来,蒙古人,汉人,满人先后在此建都,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津是漕运,盐务和商业发达的都会,与北京共构经济一体和京津文化。京城聚集着众多的衙役官吏,庞大驻军以及乐医百工,普通市民。众多民族汇聚于此,形成了五方杂处的局面。饮食的层次性和变化性特别明显,从皇宫御膳,贵族府宴到市井小吃,形成了全国特有的层次性饮食文化。政治经济的影响超过了自然环境对饮食风格的影响。但食料还是以周边地区为主,辅以全国各地精华物产。北京菜品种复杂多元,以满汉全席达到极致。口味特点:以咸香为主,兼容并蓄八方风味HyperlinkResearch1012567311109846.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黄河下游地区属于齐鲁文化圈,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至深。因而这一区域饮食的文化味较浓,讲究“和平正统”,大味必淡的至味境界,加之受海洋文化和京杭大运河的影响。这里成为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汇之地。山东菜在北方的影响很大。山东半岛食料广泛,水陆杂陈。五谷疏果。鱼盐海味等都很丰富,为其成为四大菜系之一提供了基础。在山东下层百姓中,人们爱吃煎饼和玉米饼子,卷葱抹酱,或以蒜泥拌生菜,别有风味。山东大葱蘸酱的吃法后来也被上层社会的宫廷所接受。无论富贵贫贱之家,每饭必具葱蒜,具有典型的山东特色。口味特点:咸鲜,味正,葱蒜的辛辣HyperlinkResearch1112567311109847.长江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长江中游地区以低山和平原为主,境内河网交织,湖泊密布,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稻米水产和蓄禽果蔬都很丰富。这里深受楚文化的影响,但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其内部又形成了江汉文化和湖湘文化,表现在饮食文化上也略有侧重。湖南的口味偏重于酸辣,以辣为主,酸寓其中。湖南多山区和僻湿之地,常食酸辣之物有祛湿驱风,暖胃健脾之功效。而且由于古代交通不方便,海盐难于运驻内地山区,人们爱以酸辣之物来调味,因而养成了偏爱酸辣的饮食习俗。江西与湖南的饮食口味较为接近。而湖北“九省通衢”,淡水鱼虾资源丰富,形成了饭稻羹鱼的特色,口味也以咸鲜,微辣为主。平原地区吃辣程度不如山区强烈。口味特点:酸辣和微辣,但辣的程度不如西南地区HyperlinkResearch1215671110984238.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这里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河湖密布,稻米水产丰富,战国时期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吴越文化,并深受其影响。三国孙吴政权后,人们已有喜爱甜食的习惯。唐宋以后,随着中原经济文化中心向该地区转移,到明清是这里已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地区,发展出扬州,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许多不同的饮食风味,吴越地区饮食的文化味也很浓,强调精致细腻,注重色型味质,讲究饮食环境的韵味,擅长糕点小吃制作,瓜果雕刻技冠全国,多有灵气,给人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长江下游的淮扬菜是我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清淡适口,强调原料的本味,主料突出,刀工精细,肉类菜肴名目繁多,居各地菜之首。口味特点:咸甜适中,清淡,但食甜较其他地区突出。HyperlinkResearch1312567311108499.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南地区除了四川盆地等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发达农业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是高山峡谷,地域封闭,交通不便,不同地区的文化联系也很薄弱,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少数民族都分布于此。西南山区土地贫瘠,产量较低。在坝区和河谷地带多种稻米,山上以玉米为主。由于种植业不发达。人们在食物原料上的禁忌很少,也吃一些昆虫。这里空气潮湿,瘴气四益,为了散寒去湿,避辛解毒,调味通阳。西南地区的人们自古以来就是饮酒和吃辛香刺激之物。如花椒,生姜等,尤其在辣椒传入西南地区后,这种嗜好迅速普及。四川盆地自然环境较为独特,冬暖春旱,物料丰富,巴蜀文化发达,川菜也是我国四大菜系之一。巴蜀“好滋味”,调味丰富:“尚辛香”,嗜好辛香刺激之味,这点与西南其他地区相似。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促进了川菜的繁荣。尽管西南地区不同地方的饮食各有特点,但口味总体上以麻辣,酸辣为主。口味特点:麻辣,酸辣HyperlinkResearch1410.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东南地区多丘陵,临海,雨水充沛。该地区以稻米为主食,蔬菜水果,海产蓄禽都很丰饶。这一地区喜食稻米,重鲜活,尚茶饮,蔬果与海产比重高,俗尚食事。清末以来,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闽粤还是客家,都有海外贸易经商的传统,这使东南地区的饮食文化也带有明显的商业性。讲究高档稀贵,爱食希奇野味,由于岭南地区天气非常炎热,流汗多,人们爱喝汤滋身,口味强调清淡鲜美。高档的粤菜也成为我国四大菜系之一。香港,澳门,台湾等地长期受欧美食风的浸染,受西方饮食的影响较为明显。口味特点:清淡,咸鲜2567311109841HyperlinkResearch152567311109841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寒地区。这里社会发展较慢,但到唐时期的吐鲁番王朝时,有了藏文字,形成了藏传佛教,藏民势力也达到整个高原地区,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地理单元。独特的地域环境上的食料生产与佛教文化,决定了青藏高原饮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风格。这里以农牧业为主,广泛种植青稞,大麦等作物,蔬菜与水果的比重不大。主食料为牛羊肉及各种面食,生冷食物的比重较高,因而人们酷爱喝酥油茶。以适应高原地区的寒冷。由于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人们饮食有些特有的禁忌和仪式。比如不吃鱼,和餐前颂经等。11.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口味特点:咸重,微辣,辛香HyperlinkResearch16中国城市性格HyperlinkResearch17北京上海天津苏州广州南京重庆深圳大连长沙武汉成都昆明西安郑州太原济南沈阳哈尔滨杭州中国主要城市性格中国的城市,南北各具特色:南方的城市便多半是“女性”的,杭州是大家闺秀,苏州是小家碧玉,南京是侯门诰命,上海(旧上海)是洋场少妇,成都是宝钗初家,重庆是徐娘半老,广州是文君卖酒,武汉是木兰从军,厦门则是纯洁少女,并且似乎还情窦未开;北方的城市则大抵是“男性”的,比如北京市威严而慈祥的父亲,西安,兰州,太原,济南,洛阳,开封,不是“汉子”,便是“大哥”。—这就是城市的性格HyperlinkResearch18“大气”的北京HyperlinkResearch19北京—城市简介北京的“大”,几乎是每个到北京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小”。有句话说:“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的官小,到了广州才知道自己的钱少,到了深圳才知道自己的人老。”其实,到了北京,又岂止是觉得自己官小,简直是连人都很小。“大气”,可以说是北京人的一种普遍特征。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无不带有“大”的味道:干大事,说大话,讲大道理,讨论大问题。就连聊天也叫“侃大山”北京人的大气,与燕赵遗风,或者说,与北中国的豪雄之气不无关系。北京人的自豪感,毋宁说是一种民族自豪感,而非地域或社区自豪感。因为他们不是某个地方或区域的人,而是“中央的人”。中央只不过高于地方,却并不与地方对立,更不排斥。所以北京人并不“排外”。既不排斥外地人,也不排斥外国人,甚至也不鄙夷乡下人。相反他们对于乡村还天然的有一种亲切感。大HyperlinkResearch20牛北京—城市简介最“牛”北京人北京人有着身处“首善之区”的世俗优势,所以北京人大大咧咧,不修边幅的气质,的确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底气。然而,北京人的偏见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总认为,在中国,北京就是最好的,首都才这样,你下边能咋样?在北京,只要是国际国内出了点什么有影响的事,
本文标题:中国饮食与城市性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25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