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中国高校竞争法研究机构
中国高校竞争法研究机构2015-10-04竞争法研究竞争法研究Competitive_law竞争法研究为从事竞争法实务、科研以及所有对竞争法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相关领域最新资讯,包括立法动态、执法趋势、最新案例及评析、学术研究等。欢迎您的关注与参与,投稿请发至:competition_law@163.com。北京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竞争法研究中心简介:鉴于竞争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鉴于我国迫切需要加强竞争法研究以推动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成立了竞争法研究中心,目的是扩大竞争法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竞争法研究事业。竞争法研究中心现有九名研究人员,王晓晔研究员任基地主任,蒋小红副研究员任副主任,黄晋博士任秘书长。竞争法基地主要推动下列问题研究:(1)不正当竞争及其法律对策,包括假冒、商业贿赂、虚假广告、侵犯商业秘密、诋毁竞争对手等不正当竞争行为。(2)限制竞争及其法律对策,包括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企业并购控制、行政性限制竞争、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反垄断领域国际合作、贸易自由区竞争政策、反垄断法在被管制行业的适用、反垄断执法机关、反垄断法执法程序、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等。(3)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其他与对外贸易相关的竞争法律问题。国际法研究所竞争法研究中心将以承担各类重要研究项目为依托,以论坛、出版物等形式作为竞争法领域科研人员、政府官员、实务工作者相互切磋、交流和信息沟通的桥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法学研究为国家经济和法制建设服务的方针,使基地成为国家竞争政策和竞争法领域的智库,并且通过民间外交,大力推动中外竞争法学术交流与合作,推介我国在竞争法领域法制建设成就与科研成果。竞争法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和法学研究所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国际法研究所竞争法研究中心的建立将有利于发挥学科优势,进一步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和法学所在中外竞争法领域的学术地位。联系方式:wangxiaoye88@yahoo.com.cn2、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简介:经中国政法大学批准,竞争法研究中心(CCCL)于2007年6月正式成立。中心以竞争法律与政策为学术研究重点,以不断推动中国竞争法治建设和提升竞争法学科学研究和教学水平为己任。中心聘请校内外专门从事竞争法律和政策研究的法学、经济学专家学者担任中心的研究人员。时建中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中心与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商务部反垄断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等竞争执法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并经常就竞争法律与政策的热点及难点问题接受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凤凰卫视、搜狐网、网易以及其他互联网和纸质媒体的采访。中心承担了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和国际知名企业委托的有关市场竞争法律的科研课题。积极开展竞争法研究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已经与美国、德国、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瑞士、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以及我国大陆及台、港地区从事竞争法研究和实务的部分机构和专家建立起良好且卓有成效的合作与交流。定期举办“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竞争法治论坛”,并承办了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竞争政策论坛”,不定期地举办多种形式以竞争法律与政策为主题的讲座和研讨会。创办的“中国竞争法网()”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了解中国竞争法治建设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展示我国竞争法学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中心积极从事竞争法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在近年编辑出版了一系列竞争法研究成果,中心已经成为国内竞争法研究中心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联系方式:010-58909506,13611084756,competitionlaw@126.com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简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2009年被确定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级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基地主任为黄勇教授。竞争法是促进和规制市场竞争的基本法,主要包括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新兴的法学学科,肇始于19世纪末,在二战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在西方被称为“经济宪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长期以国际商事法律的研究和教学见长,具有跨学科研究的传统,很早就开展了作为国际商事法法律重要组成部分的竞争法律的研究和教学,已经开设了竞争法、竞争法研究、竞争法专题讲座等课程多年,一直将专业研究成果与教学材料紧密相结合,并形成了以几位中青年教师为核心的,以讲解国外竞争法律经典案例方式为依托、借鉴各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的先进授课方式、拓展了研究和教学的深度,做到了与国外的研究同步的目的。法学院国际竞争法方向上的教师科研队伍,普遍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国外知名大学的留学、访问经历,对于中西方法律制度、法律文化都有客观、扎实的把握。学科带头人、核心教授频繁应邀出席国内外高层研讨会,专业论坛,与国外相关领域的学者、科研机构保持着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博士生导师黄勇教授,因在竞争法领域内研究成绩受到广泛肯定,而已于2005年2月被正式聘为国务院反垄断法立法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核心专家组成员,全程参加中国《反垄断法》的起草、制定工作。他还应邀请参与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贸易法》、《破产法》等重要立法草案或法律修改的专家论证。依托法学院的平台优势和竞争法研究方向的诸多成果,2005年2月份竞争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并开始运作,2009年被定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形成了以黄勇教授为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以中青年专业教师为核心、硕博研究生为支撑的中心研究队伍,通过举行高层研讨会议、开展学术交流、回应市场竞争性企业的意见、发表专业性文章等多种方式,已经初步树立了竞争法中心的地位和影响,在可预期的将来,必将能对中国的竞争法理论和实践作出进一步的贡献,也将取得进一步的社会认可。联系方式:huangyong1962@vip.sina.com5、北京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简介:竞争法学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经济法学科建设中,一直重视竞争法学的研究,并于2007年11月成立了北京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基于竞争法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人员由经济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等多学科、方向的专家(拼音序)王成、韦之、肖江平、薛军、杨明、张双根等教授、副教授组成。中心的学术顾问为杨紫烜、盛杰民、张守文等教授,中心负责人为肖江平。中心还聘请了从事竞争法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方面的专家王红等为兼职研究人员。中心的研究人员从多学科视角研究竞争法原理、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特别市场竞争规制制度(特别是能源、房地产、食品市场竞争规制制度)等方向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及其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多部。中心的研究人员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科技部、司法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内外其他机构委托等的课题10多项。中心的顾问和研究人员参与了国家大量的经济立法,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特别市场竞争规制等方面法律、法规和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规章的制定和修改方面,承担了许多起草、研究和咨询工作。中心的研究人员还承担竞争法方向法学硕士的培养任务,法学本科、法律硕士相关方向的教学任务,为本科、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开设的课程有《竞争法》、《知识产权法》、《侵权行为法》、《竞争法专题》、《反垄断法》、《商标法》、《专利法》、《侵权法专题》等。联系方式:010-627516914、中国人民大学——竞争法研究所简介:无。研究人员:吴宏伟教授、孟雁北副教授、杨东副教授、姚海放讲师联系方式:mengyb@ruc.edu.cn上海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所简介:一、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学科简介华东政法大学的竞争法学科建设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是全国法学高等院校中最早开设竞争法课程的院校之一。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以徐士英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教研队伍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竞争法学”的教学科研。目前,我校已全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开设多门竞争法相关课程。2007年竞争法课程入围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在教学成果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07年我校获竞争法博士点。竞争法作为经济法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我校熠熠生辉。目前,竞争法研究方向的在校硕士研究生(包括法律硕士)共计52人,博士研究生共计6人。学科负责人徐士英教授,任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所主任,长期从事竞争法与竞争政策研究,对垄断行业改革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徐士英教授同时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WTO法研究会理事、上海金融法制学会理事、上海市工商管理学会理事等。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多篇,部分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专著(含外文)、编著、教材10余部,近五年主持研究近20项各级课题;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承办“亚洲竞争法论坛”等国际会议。二、参与的立法、咨询、研讨等实践合作项目徐士英教授及其学术团队长期活跃于相关领域的立法咨询活动中。2006年参与了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白皮书》的制定;在“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立法规划中,相继参与制定了《上海市消费者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法律法规,与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合作制定了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发展“十二五规划”;2006年、2014年承接了国家工商总局《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的课题;2007年邀请全国人大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袁杰召开反垄断法颁布后的首次研讨会;2009年与最高院、上海市一中院法官讨论反垄断法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的相关问题等。竞争法学科教师长期保持着与政府、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在与政府、司法机关合作方面,与卢湾法院合作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反垄断司法问题》;参与反垄断委员会的《反垄断法读本》的写作;受国家工商总局的邀请,对工商干部进行反垄断法培训等。在与企业合作方面,为东方航空公司、百联集团、邓禄普等单位进行企业合规和风险控制法律培训;与上海市企业管理协会、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等讨论企业合规问题;与李锦记公司讨论不正当竞争案例讨论;与英特尔合作研究中国竞争政策课题;获微软公司赞助召开反垄断民事诉讼会议。三、科研学术活动科研活动自2005年以来徐士英教授及其学术团队主持研究了《竞争政策问题研究》(2009年商务部反垄断局)、《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研究》(2008年司法部)等十余项课题。课题名称负责人备注《文化产业竞争秩序的规制研究——以竞争法的适用为视角》徐士英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类课题《金融行业垄断化趋势的法律对策研究——以反徐士英2010年上海市教委创新课题垄断法适用为视角》《日本培育和发展竞争文化的经验研究:兼论对中国竞争法实施的启示》徐士英2010年日本住友基金会课题《竞争政策问题研究》徐士英2009年商务部反垄断局《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研究》徐士英2008年司法部《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法研究》徐士英2006年上海市法学社会科学《商业秘密发展战略问题》徐士英2005年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办公室《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徐士英2005年中国外商投资协会表3-1在著作方面,出版了《竞争法新论》、《消费者的福音:产品召回制度》、《CompetitionPolicyandLaw-China'sPerspective》等十余部著作。书名出版情况CompetitionPolicyandLaw-China'sPerspectiveSinoMediaHoldingLimited2009年12月《新编竞争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消费者的福音:产品召回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新世纪经济法的反思与挑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8月《经济法论丛》(第15卷)(主编)方正出版社2008年9月《竞争法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9月《竞争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本文标题:中国高校竞争法研究机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2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