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外工艺美术复习提纲
工艺美术史复习提纲每一章课后的小结是复习重点。1、凳子在南部非洲部族中是代表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族长才可以坐的2、非洲扎伊尔的巴鲁巴族妇女睡眠时使用颈枕是为了保护发型3、宋代景德镇窑的特色瓷器是影青瓷4、中国最大的玉器是清代的“大禹治水图玉山”5、景泰蓝是明朝著名的工艺种类,其工艺是采用铜做胎,再掐丝,粘贴,6、宣德炉是汉朝用于宗庙、宫廷、郊坛祭祀、薰衣的铜炉。7、元代景德镇已经成为全国制瓷的中心了8、明代著名的金漆艺人杨埙曾去日本学习漆艺,所制作漆器以愈用愈鲜亮著称,称为“杨倭漆”9、梅瓶是元代代表瓷器造型,元代之前也出现过10、日本室町时代,代表金属工艺的是烧水釜,其中著名的有天明釜和芦屋釜11、装饰木板《廷臣赫西拉像》体现了埃及地区的工匠对木材性能的把握12、唐三彩是唐代著名的低温铅釉陶器,其常用黄、绿、褐色,但颜色不只三种13、汉朝的丝织品经常用吉祥文字作为装饰手段,著名的如“登高明望四海”锦14、六朝时期的青瓷用具魂瓶多为谷仓形状,是种陪葬的明器15、化妆石板是埃及人用来调制眼影膏的工具,后发展为独立的欣赏用品。16、中世纪的哥特教堂往往使用大面积的彩绘玻璃,这为中世纪彩绘玻璃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17、螺钿最常被用做漆器工艺的制作方法18、铜胎掐丝珐琅在现代又被称为景泰蓝19、中国历史上造铜镜高峰的几个时期及其代表纹样:战国——山字纹镜,汉代——星云镜、规矩镜、四神镜、透光镜唐代——海兽葡萄镜宋——手柄镜20、青花的呈色剂为钴元素,釉里红的呈色剂为铜元素21、明朝的顾绣又称为“韩媛绣”,是以创作者韩希孟命名的。22、在非洲的贝宁,豹被视为国王权力的象征并作为工艺美术的题材23、日本的埴轮按照形制和风格特征可分为形象埴轮和圆筒埴轮24、仰韶文化又称为彩陶文化,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25、三星堆文化属于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青铜文化时期,大致存在于商代晚期的蜀地。26、宋代的瓷窑中钧窑生产的瓷器是由于窑变而呈现玫瑰紫和海棠红的颜色27、饕餮纹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纹样28、“古月轩”是指清朝瓷器中的珐琅彩类型29、土师器和须惠器是指日本古代陶器30、在日本,“堆朱杨成”是指雕漆,其中涵盖的两个人是元朝著名雕漆艺人杨茂和张成。31、《汉谟拉比法典碑》属于两河流域的工艺美术作品32、印度犍陀罗艺术是受到希腊罗马地区的影响而形成的,其后又影响到中国的佛教造像33、铜胎画珐琅产生于清康熙时期34、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植物纹样是莲花纹、忍冬纹35、百圾碎是哥窑瓷器的裂纹形式中的一种36、“高贵的单纯”和“伟大的静谧”是用来指古典主义艺术37、纳石失是指元代丝织品中的织金,在丝线中加入金线38、在出土的古代文明美术作品中,有一件石制《双翼神牛》,它长着人头、狮身、公牛蹄、鹰翅,五条腿及整理过的长髯,头上戴着双层宝冠,它是古代两河流域的作品39、湿婆是印度教中的美术形象40、拜占廷风格是指东罗马帝国的工艺美术风格41、明代有“杯盘处处江秋水,卷轴家家查二瞻”之说,其中江秋水与螺钿漆器工艺有关二、名词:1、鸡缸杯:明朝成化年间所制造的斗彩鸡纹酒杯,以子母鸡为题材,表现母鸡带领小鸡觅食、玩耍的情景,颇具浓厚天伦之乐的生活气息。造型小巧玲珑,制作精致,为人珍爱。2、金银平脱:用薄金片或薄银片根据设计需要剪刻成各种图案,金银片上镌刻精致的图案细部,然后用胶漆粘贴在髹涂打磨光滑的漆胎上,干燥后髹漆两三层,再经细致的打磨推光即可显出与漆底完全在一个平面上的金银图案花纹来。3、雕漆:雕漆的制作方法是,在已做好的木胎或金银胎上层层髹漆,待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再按所需图案雕刻出花纹,其纹饰具有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的浮雕效果。因其所雕漆色不同,雕漆又分为剔红、剔黄、剔黑、剔彩、剔犀等若干品种。4、圣遗物箱:欧洲中世纪收藏圣者遗物或骸骨的容器,以各种材料制作,造型主要有建筑形、人物形、动物形。5、画像石:中国古代墓室、祠堂建筑石刻装饰画,开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于厚葬习俗有关。手法有阴刻、阳刻,题材包括历史人物、社会生产、神话传说及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等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6、汉代的信期绣、长寿绣7、友禅染:日本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是先在丝绸地上用胶描绘纹样后印染,最后再用水将胶洗掉从而完成制品。8、开片:瓷器烧造过程中产生的釉面开裂现象,主要是因为胎与釉之间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开裂,但不影响瓷器的使用,反而形成特殊的装饰效果。开片分为大、小开片,根据开裂的纹样不同包括蟹爪纹、百圾碎、鱼子纹等。多见于哥窑、官窑瓷器.9、正身侧面律:古代埃及艺术中人物形象的造型法则。通人物的身体呈正面,头部和四肢呈侧面,多见于壁画、浮雕和器物的装饰中。这一法则对西亚的两河流域、波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等地区的艺术有很大影响。10、陵阳公样:(唐代丝织部分)11、失蜡法春秋时发明的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现以蜡制成器物模型,内外以泥填充加固,待干,加热,使蜡液流出,堵住排蜡口,再注入金属溶液,冷却后,打去填充的泥,便可得到与蜡摸相同的金属器。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问答题1、分析紫砂壶的工艺之美(1)本色之美,紫砂陶不挂釉,充分利用陶泥的自然本色,色泽紫红,古朴沉着,具有天然质地美、肌理美和色彩美。(2)造型之美。方非一式,圆不一相。(3)实用之美。不起逆苔,便于洗涤;传热缓慢,便于提携,不烫手;砂质茶壶吸收茶汁,内壁不刷而无异味;紫砂壶为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结构的多孔式材质,能降低茶水发馊和变味的速度。4)精致之美。制作精美,工艺精巧。2、古希腊陶器先后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几何样式期、东方纹样期、黑纹样式期、红纹样式期、彩纹样式期。简要说明各个时期的特点。3、巴洛克艺术的风格特点巴洛克艺术具有气势雄伟、生机勃勃、强烈奔放的特征,充满了动势,同时洋溢着庄严高贵、豪华壮观的气韵,在表现形式上打破了各种旧意识风格的常规。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4、简述罗可可艺术的特点:罗可可(Rococo)源于法文rocaille(意为岩石或贝壳饰物),意指以岩石或蚌壳装饰为其特色的艺术风格。盛行于18世纪欧洲各国宫廷。这种风格的特点是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缛的装饰性。多用C形、S形和涡卷形的曲线以及艳丽腐化的色彩做装饰构成。5、为什么说唐朝是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原因有三:1)从唐朝开始装饰题材由以前的动物纹为主进入以花草等植物纹为主的阶段;2)创作思想由以前的神秘肃穆而封闭转向亲和轻松而开放;3)艺术风格由以前的古朴古拙转向富丽华美,使得工艺美术开始具有近现代装饰风貌,这是近现代装饰和设计风格的主体要素。6、请分析河北满城出土的汉代长信宫灯的设计思路此灯通体鎏金,器形为一优美的跪坐仕女形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造型处理自然得当,仕女神情自若,姿态优美。灯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6部分分别铸造,然后组合而成。灯亮时,烟尘通过衣袖而集中于灯体内,保持了室内空气之清洁;灯座有一个活动的环壁形灯罩,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灯光方向和强弱;此外灯座、头部、右臂等都可拆卸,便于揩拭和清洗。设计精巧,结构合理。7、元代工艺美术的时代特色(1)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使生活用具趋向于厚重、粗大,如瓷器中的玉壶春瓶与梅瓶。(2)元代是个尚武的朝代,元统治者追求奢华的享受,故而金银工艺较发达。丝织品也流行加金技术。(3)造型及纹样相对于宋朝显得粗犷豪放有余而细致不足。8、请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碑的构图安排汉谟拉比法典碑是块黑色玄武岩石碑,记录着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巴比伦王国时期最出色的石工艺品。石碑上端以浮雕形式装饰着太阳神沙玛什授权杖给汉谟拉比王的庄重情节,表明人类必须在神灵之下存在,神的意志不可抗拒。石碑下半部分镌刻着楔形文字的法典条文。9、明式家具获得发展的原因:(1)园林建筑兴起(2)木材的丰富。郑和下南洋之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密切,使热带硬木木材得到充裕供应。(3)木工具的提高。明代锻造技术大大提高,木工具种类增多。10、景泰蓝的制作工序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1、请从造型、色彩、纹样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唐代和宋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2\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如下)1)二者在原理上是一致的,都是实用的艺术。二者的艺术性都是建立在其实用性基础上的。现代设计是在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二者都属于造物艺术。唐代银香薰的平衡原理,汉代九子漆奁的系统设计原理和汉代长信宫灯的生态设计原理,都是现代产品设计中正在实践的设计原理和法则。这说明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在原理上的一致性。2)二者存在的差异根源于不同的生产方式。现代设计虽然是传统工艺美术的再发展,但传统工艺美术是建立在手工加工生产方式基础上,现代设计是建立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设计的对象要适应批量生产,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支撑。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与生产二者合一,现代设计则是设计与生产分工明确。设计和加工更多依靠现代科技和大机器生产,生产制造更加高效、精致1、结合实例,谈埃及工艺美术的特色1)为王权服务:2)为死者的永生服务:3)稳定性相纪念性在埃及社会中最令人惊异的是一切都近于一成不变,艺术风格也相当稳定。因为埃及法老拥有无上的权威,使古代埃及形成一个封闭的具有超稳定结构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艺术主要服务于统治者,艺术个性和创造精神被窒息了.另一方面,为显示法老的权威,同时让法老有永远享乐之地,埃及人修建了大量的金字塔、陵庙和神殿,雕刻了无数巨像。它们都显示出永恒纪念性4)宗教色彩,富于装饰性,画面布置很满。5)程式化和规律性在古埃及浮雕和壁画有着共同的程式:侧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根据人物的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或淡黄,头发为蓝黑,眼圈为黑色。雕塑的程式在古王国就已形成,以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干,正面直对观众;根据人物尊卑决定比例大小;人物着重刻划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面部轮廓写实,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几乎没有表情;雕塑着色,眼圈描黑,有的眼球用水晶、石英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2、非洲木雕的艺术特点3、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4、文化交流对工艺美术发展有何意义。(1)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引发此后中国数百年的石窟开凿热潮,其中的佛像受到印度的犍陀罗艺术的影响,人物的衣服紧贴人的身体,被称为“出水像”。(2)元青花的纹饰中也融入了不少伊斯兰元素,受到穆斯林传统审美观的影响。典型元青花的装饰以层次丰富、布局严谨、图案满密为特点,完全改变了早期青花瓷器上以布局简疏的花卉为主的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有浓郁伊斯兰文化意味的风格,使人很容易联想起中、西亚地区的陶器、金属器、玻璃器、染织以及建筑装饰。从元青花纹饰的布局来看,瓶、罐等琢器主要采用横向带状分区的形式,纹饰层次繁复,一般有七八个层次;八方形器多利用器物的棱边作纵向的分区;盘、碗等圆器则采用同心圆分区的方法多层次地进行装饰。这些都是典型的伊斯兰式布局。文化交流从艺术风格、作品的文化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对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促进。5、比较分析商、西周、春秋青铜器的代表纹样和图案组织方式(见书上商周部分表格)
本文标题:中外工艺美术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2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