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罗马的建筑1古罗马直接继承了希腊晚期的建筑成就,并把它极大的发展和创造,大大地推向了前进。2古罗马建筑规模大、质量高、分布广、建筑类型丰富、形制成熟,艺术形式完善、设计手法多样,结构水平很高,达到奴隶制社会建筑的最高峰。3古罗马建筑对欧洲乃至全世界以后几千年的建筑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古罗马对世界建筑的重大贡献1发明混凝土2光辉的拱劵设计3柱式的发展与定型4创建了多种建筑模式5建立了科学的建筑理论6创造了城市供水方向(自来水)7解决了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和功能问题*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1创建了把穹顶支撑在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型制2为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3对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教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拜占庭建筑的装饰艺术表面装饰:建筑内外部均做了大面积的装饰,一般为几何形状图案或程式化的建筑。玻璃摩赛克:蓝色和金箔作底,角度倾斜且间斜较小,明灭闪烁但色彩辉煌。粉画:墙面作画,半干半湿,时间持久。石雕:几何图案或程式化植物*哥特式的教堂特征1扶壁、飞扶壁、飞劵、骨架劵、尖十字拱、玫瑰窗被广泛应用2用砖石建造的框架结构3彩色玻璃镶嵌于框架之间4立面及空间具有强烈的向上冲势5西立面的构图定型化结构1使用骨架劵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拱顶重量减轻,侧推力减小,墩柱变细,平面灵活。2使用飞劵。侧廊高度降低,开窗面积增大,在支撑飞劵间的墙垛间建造小礼拜室,横万缩短,侧廊上的楼层退化至消失。3全部使用两圆心尖劵与尖拱所以一样高,内部空间整齐,单纯,形象统一。古希腊对世界建筑的深刻影响1经典的建筑型制2完美的艺术形象3严谨的设计原则4成功的技术经验古希腊的主要建筑成就1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2圣地和庙宇的演进3柱式的诞生4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完美的艺术形式斗拱作用地位: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在它成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作为构件大小的基本尺度(“模数”制);后来的斗拱逐渐变为装饰(后来采用砖墙,出檐变近许多,作用减少),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巴洛克教堂的兴建社会背景:①宗教与现实有了密切联系②在中小型为主的教堂中投入了感情因素。③建筑和艺术处理多样化,追求自由表现三大特征:①炫耀财富、装饰豪华、色彩艳丽②追求新奇、运用曲线,寻求动感,装饰自由。③作为小品建筑在设计中独具匠心。壁画和雕塑:延伸扩大空间,色彩对比明亮,构图拥挤。动态剧烈,突破建筑面体界限,石雕模仿实物感。*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7世纪的法国处于绝对君权时期,宫廷建筑为主流。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哲学——一理性哲学为基础任务——以颂扬绝对的君权体制为目的形式——以借鉴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为方法特点——巨柱式立面,水平三段划分,左右五段处理,两端及中部凸出,中部上端加山花成为构图中心,内部是豪华的巴洛克装饰风格。风格——宏伟庄严,形体和谐,结构清晰,色彩凝重。*北京四合院:帝王气十足,轴线对称,讲究秩序,等级,内外有别,尊卑有序。分析:A;有轴线,内外有别,尊卑有序,内向(开窗);B:秩序通过门开体现。(大门、垂花门);C:院子,重要的家庭聚会中心,环境气候调节的场所。D:风格:建筑外部风格比较简单,色彩为灰色。评价:优点:防风沙、防噪音、防干扰;缺点:私密性差,建筑密度低。改造实例:菊儿胡同论述题哥特式的教堂特征(论述)1、扶壁,飞扶壁、骨架券、尖十字拱、玫瑰窗被广泛应用(扶壁就是)2、用砖、石建造的框架结构3、彩色玻璃镶嵌于框架之间4、立面及空间具有强烈的向上冲势5、西立面的构图定型化哥特教堂的简介,艺术特色与结构特征(论述题)一、它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哥特式的教堂非常强调“高”与“光”,因为“高”是天堂,“光”是神灵,故以此来“净化”人们的灵魂。二、普遍使用矢状拱券,强调直线上升,内部少墙壁,而窗户很多,窗上镶有彩色玻璃画;在内部装饰上也广泛地使用了雕塑,艺术风格多样,特征突出。三、艺术工匠在这个时期创作水平迅速发展,特别表现在教堂建筑上,为教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大教堂一座座矗立起来,更巩固了天主教徒们的信仰。在欧洲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哥特式天主堂,具有代表性的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1163年始建)、沙特尔教堂(1194始建)和鲁昂教堂(13世纪始建),德国的科隆大教堂(12世纪始建),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1386年始建)等等。在众多的天主堂中最为著名的要属巴黎圣母院,诗人雨果也曾将目光集中在此,创作了浪漫主义著作《巴黎圣母院》,为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辉煌的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亦译“巴黎圣母大堂”,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中的城岛东端,是一座用石头建造的较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门、窗和塔楼到处可见尖的形状,其间的雕刻与绘画艺术也都具有典型的哥特式特征。当我们站在教堂的正对面远远望去,整个教堂突显出来的是它那结构严谨,设计精美的独特建筑风格,看上去雄伟庄严。教堂大致可分为,纵向的三个部分与横向的三个部分。在最底部分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国王廊”,上面精美雕刻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国王廊”将教堂的最底部分与中间部分巧妙的连结在一起,整个天主堂的最中央处有一个巨大的玫瑰形圆窗,造型巧妙,灵动,最重要的是在圆窗的中心供奉着圣母和圣婴,左右两边各紧密陪伴着天使,格外吸引人们的目光。教堂内部简洁宽阔,走廊伸展深长且空间高旷,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仿佛上面就是天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扶壁:为了平衡土体等对外墙的推力,而在外墙上附加的墙或其他结构飞扶壁:飞扶壁是哥特式建筑上常见的建筑构件,其主要用途是为了减轻主墙所承受的压力。与扶壁相比,飞扶壁的特点是暴露在建筑外部,除了提供支撑外也具有很大的装饰作用。骨架券:骨架券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四个柱子上做双圆心尖券,四条边和两条对角线上各做一道尖拱。屋顶的石板架在这六道券上。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减少了券脚的推力,也简化了施工。尖十字拱:它覆盖在方形的间上,只需要四角有柱子,而不必要连续的承重墙,建筑内部空间得到解放;而且便于开侧窗,大有利于大型建筑物的采光。它是拱券技术的极有意义的重大进步。玫瑰窗:玫瑰窗是为哥特式建筑的特色之一,玫瑰窗为教堂中彩色玻璃窗的一种,由于它的位置而成为装饰的重点,在阳光照耀时,把教堂内部渲染的五彩缤纷、眩神夺目。著名的玫瑰窗有法国巴黎圣母院的玫瑰窗等。
本文标题:中外建筑史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2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