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学化学药品的变质与保管
1中学化学药品的变质与保管云南省大理市下关一中初中部一、药品的变质实验室里的药品变质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1)温度的影响:浓氨水、浓盐酸、液溴、二硫化碳等有机物容易挥发,随着温度升高,它们的挥发量会增大。浓硝酸、碳酸氢氨高温下会分解。4HNO3==2H2O+4NO2↑+O2↑NH4NO3△NH3↑+H2O+CO2↑有些药品如Na2SO3、FeSO4酸性溶液温度升高其氧化变质的速度大大加快,又如金属锡长期放在低温下,晶形会改变成为灰色粉末。(2)光照的影响:有许多药品对光的作用比较敏感例如银盐在光照的条件下极易分解变质。2AgNO3光2Ag+2NO2↑+O2↑2AgBr光2Ag+Br2KMnO4溶液光照后容易分解而变质,亚铁盐在光下更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空气的影响:空气中的氧气会使活泼金属K、Ca、Na,亚硫酸盐、亚硝酸盐等氧化变质。过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气体生成碳酸盐使药品变质。2NaOH+CO2===Na2CO3+H2O(4)水分的影响:①漂泊粉、过氧化钠防止吸水分解或吸水爆炸。②氢氧化钠、盐类中的FeSO4•6H2O、AlCl3•6H2O有些药品容易吸水而潮解结块,严重的由固态潮解成液态;NH4NO3、Na2SO4容易吸水结块而倒不出来,甚至导致试剂瓶的破裂。③一部分药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与水反应发生水解。如:碳化钙、无水硫酸铜、五氧化二磷、硅胶极易吸水变质,红磷易被氧化,然后吸水生成偏磷酸。④浓硫酸应防止吸水。⑤活泼金属钾、钙、钠等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KOH、Ca(OH)2、NaOH并放出氢气和大量的热,甚至会使氢气自燃而发生爆炸。2Na+H2O==2NaOH+H2↑二、药品的保管保管的化学药品,要注意安全,要防火、防水、防挥发、防光和防变质。保管不当,不仅会造成,还会给使用人造成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化学试剂的保存,应根据试剂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和潮解性等各种不同的确性质,以不同的方式妥善保管。一般的单质和无机盐类固体,应放在试剂柜内,要存放有序,按元素族分类或按元素符号的第一个拉丁字母顺序排列;有机试剂可以按试剂分子内碳原子数目递增的顺序排列;无机物试剂要与有机物试剂分开存放。危险品试剂应严格管理。对于在空气中容易吸水而潮解、易挥发、被氧化、易吸收二氧化碳的药品盖子盖严后,瓶口应进行蜡封。药品在装入容器前必须洗涤干净,装入固体试剂则容器要预先干燥,从药瓶中取出药品所用的药匙、镊子每次使用后必须要擦干净,滴管不能相互混用。不稳定的药品要现配现用。管理化学药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2(1)易燃液体这类物品主要是有机溶剂,极易挥发成气体,遇到火即燃烧。如乙醚、汽油、二硫化碳、丙酮、苯、乙醇。应单独存放,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理想的温度是-4~4℃。最高室温不得超过30℃,并应同其它可燃物和易发生火花的器物隔离放置。(2)易燃固体有机物如硝化棉、樟脑等;无机物如硫黄、红磷、镁粉、铝粉等,它们的着火点低,容易着火,应注意单独存放。存放处应通风干燥。(3)自燃品白磷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应保存在水里,放在避光阴凉处。(4)遇水燃烧的物品电石,金属钾、钠、锌粉,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可燃气体。金属钾和钠应保存在煤油中。这类物品的存放温度应低于30℃,最理想的温度在20℃以下。最好用砖和水泥砌成防爆料架,开槽,槽内放消防用沙。药品置于砂中,再加上木盖。(5)强氧化剂氯酸钾、硝酸盐、过氧化物、高锰酸钾和重铬酸盐等试剂,都是具有强氧化能力的含氧酸盐或过氧化物,当受热、撞击、或混入还原性物质,就可能引起爆炸事件的发生。保存这类物质,一定不能与还原性物质或可燃物放在一起,存放处应阴凉通风。(6)强腐蚀性药品浓酸、液溴、苯酚和甲酸等,应放在有塞的玻璃瓶中,瓶塞要严。浓酸和浓碱不要放在高架上,防止碰倒造成烧伤。用玻璃容器贮存碱液时,不能用玻璃塞,而只能用橡皮塞或软木塞。因为NaOH便和玻璃中的主要成分SiO2作用生成粘性的Na2SiO3(以及同CO2作用生成容易结块的Na2CO3)而使玻璃瓶子磨口处与玻璃塞沾接而不易打开。(7)有毒性的药品氰化物、硝酸银、氯化汞、砷化物等。这类药品应该由专人专柜保管,最好由两人共同保管,并放在阴凉干燥处。每次使用均应登记。(8)指示剂指示剂可以按酸碱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洛合滴定指示剂及萤光指示剂分类存放。参考文献:①《中学教师化学手册》科学教育出版社1981.7②葛继瑞《中学化学实验问答》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4③无机化学编写组《无机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11④徐昌华《化验员必读》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⑤商业部储运局《化学危险品储运知识》中国财经出版社1978.10
本文标题:中学化学药品的变质与保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3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