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中学生学法用法教《案宪法的法律效力》教学设计
宪法的法律效力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充分、准确的认识;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2、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初步探究,在思想上能树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的观念。3、让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愿望,增强宪法至上的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难点:让学生树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的观念。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本框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只有准确认识与充分理解此观点,才能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严格遵守宪法,勇于维护宪法的尊严。进而,才能真正理解后面的问题。2、宪法也在不断修正,不断适应国家的变化,要让学生知道今天我们用的宪法是1982年版的修改版。3、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宪法的相关知识,理论性又很强、有点枯燥,理解上较困难。教师在教法上有一定难度。教学准备:关于宪法修正的一些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毛泽东同志说:“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第一课第一节《宪法的法律效力》(板书)(二)、你对宪法有哪些了解?学生自己说一说(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一切法律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同宪法相比较,普通法律只规定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学生活动:看图:教材中的“法律体系金字塔”;查阅宪法、刑法、兵役法、环境保护法等的相关条款。老师讲:依据宪法第18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依据宪法第103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依据宪法第11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等。(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2)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3)、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五)了解宪法的制定修改历程。1954年9月第一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四部宪法(六)小结:教师设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宪法规定着我们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应该如何保证宪法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地位呢?如果朝令夕改,又会怎么样?学生归纳: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程序严于普通法律。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阐述了宪法的特征,明确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开始逐步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主动学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板书设计:宪法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修改历程课后练习:一、不定项选择题1、我国法律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是()A、刑法B、宪法C、民法D、义务教育法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之间关系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是()A.宪法是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基础B.宪法是义务教育法的立法依据C.义务教育法是宪法的具体化D.义务教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宪法严格二、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__.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______________.3、我国宪法经历了_______次修改。小资料:制定1982年宪法和之后的四次修宪历史镜头: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决定修改宪法,组成了阵容强大、精英荟萃的宪法修改委员会。修改、讨论工作历时两年之久。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037票赞成,3票弃权,通过现行宪法。自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它历经4次部分修改。1988年4月12日,七次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增加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宪,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要修改。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宪,增加“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要内容。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增加“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
本文标题:中学生学法用法教《案宪法的法律效力》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4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