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二年级上电子教案音乐
音乐课教案课题问声好1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森林水车》2、表演乌干达民歌《早上好》教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目的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2、动脑为歌曲编创动作。教材分析《森林水车》是一首通俗的管弦乐曲,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所作。乐曲采用回旋式,G大调,2/4拍。前面有一个较长的、6/8拍的序奏段落。随着模仿小溪潺潺流水声和小鸟啁啾鸣叫的伴奏声部,流畅优美的旋律徐缓如歌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森林晨景。歌曲《早上好》是一首乌干达民歌,歌曲为C大调,3/4、2/4变换拍子。歌曲为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3/4拍,两乐句,旋律级进,抒情、活泼。第二部分2/4拍,仍为两乐句,级进的旋律富有动感,表现了热爱生活的人们明朗而热情的情绪。教学难点变换拍子的拍击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课的结构内容教法时间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入教室。二、新学期导语:同学们,又是一个新的学期,老师将各大家继续一块儿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和大家一起渡过愉快的音乐课,下面就让我们来听音乐吧!三、聆听:管弦乐《森林水车》情境创设法导入法2’3’18’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水车的图片,并进行简单的介绍。)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首乐曲,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听一听,然后老师有问题: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2、初听音乐,然后找学生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3、复听音乐,进一步感受音乐,并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导报、太阳升起的感受。引导学生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再谈谈为什么。四、唱歌《早上好》。1、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用课本右上角的拍踏方式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并提示学生感受有什么不同?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4、听取汇报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五、游戏: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唱边走。导入法问题法想象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法游戏法4’6’8’17’3’3’3’3’5’教学效果授课日期8月22、23日专科组长签字音乐课教案课题问声好1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早上好》。2、学唱并表演歌曲《小麻雀》。教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目的1、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2、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教材分析歌曲《小麻雀》是一首儿童歌曲,3/4拍,五声商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词作者结合儿童心理采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只彬彬有礼、惹人喜爱的小麻雀。歌曲的词曲结合紧密,有着抒情优美的风格,通过对小麻雀行为的描述,潜移默化地教给小朋友待人有礼貌的道理。教学难点选择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教学重点为歌曲编创歌词和动作。课的结构内容教法时间教学过程一、听音乐《森林水车》进入教室。二、复习歌曲《早上好》1、听音乐唱一遍2、边唱边拍节拍,感受歌曲变换拍子聆听法听唱法2’3’4’教学过程的节奏特点。三、唱歌《小麻雀》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歌词内容。2、听第二遍,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轻声哼唱。3、听教师范唱,小声跟唱歌词。4、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5、听录音,分4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6、将四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四、小结示范法听唱法创编法游戏法3’3’3’5’3’4’教学效果授课日期8月25、26日专科组长签字音乐课教案课题时间的歌1课时教学内容1、表演《时间像小马车》2、聆听《在钟表店里》教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目的1、通过听《在钟表店里》唱《时间像小马车》,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2、主动参与主歌曲伴奏,即兴编著编创动作等音乐等活动教材分析1、管弦乐《在钟表店里》为德国作曲家奥尔特所作,是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它描写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工作的情景。2、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创作歌曲。2/4拍,F大调式。歌曲采用了有规律的节奏,多为四分、八分音符,形象地模仿了时钟“嗒嗒”走动的声响。旋律多为级进,流畅上口,并采用了曲调的模进、节奏的重复,使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歌词简单明了,寓意深刻,告诉我们,时间珍贵而紧迫,要珍惜时间,懂得利用人生有限的时间多学本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教学难点自选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时间珍贵而紧迫,要珍惜时间,利用人生有限的时间多学本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课的结构内容教法时间教学过程一、聆听管弦乐《在钟表店里》1、激趣导入:同学们,现在,老师将请大家走进一个钟表店,你们将看到很多钟表,还有正在劳动的工人师傅们。那么,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管弦乐《在钟表店里》并进行想象:你都听到了什么?音乐中的各种声音都表现了什么?2、初听音乐,而后请学生自由站起,导入法问题法2’6’教学过程回答老师的问题。3、复听音乐(激活方法)。提示同学们:听到相同的音乐举手表示。并想象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4、激活行为:请同学站起来,为大家讲自己想到的故事。二、表演《时间像小马车》1、初听歌曲,导入新歌教学。2、提出问题:歌曲里为什么说“时间”像“小马车”,是怎样认为的?请学生回答。3、随歌曲,听唱法学唱歌曲。4、提示学生演唱时要注意节拍重音,字头要清楚,舌尖要灵活,使吐字清晰,唱时省力。5、将学生分成四小组,编创歌曲动作,并试着为歌曲选择伴奏乐器。教师提示一些动作启发学生(激活方法):选择哪几样打击乐器伴奏这首歌曲比较理想?哪一件乐器像马铃声?哪一件乐器像马蹄声?小马车奔跑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声音伴奏?6、分组表演:一组表演,一组学生唱歌,一组学生打击乐伴奏,共同完成歌曲。三、课堂小结。想象法实践法导入法问题法听唱法提示法编创法游戏法3’5’2’4’6’2’4’6’教学效果授课日期8月29、30日专科组长签字音乐课教案课题时间的歌1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调皮的小闹钟》2、唱歌《这是什么》教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目的通过聆听《调皮的小闹钟》、学唱歌曲《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2、主动参与主歌曲伴奏,即兴编著编创动作等音乐等活动。教材分析《调皮的小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乐曲为C大调,4/4拍,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乐曲开始很有规律,带有装饰音的主题第四拍进入,它刚刚进行了一个乐句,就出现了切分节奏。但它很快又恢复了正常。木鱼在主题出现切分音之后,主题进行到第二句尾时,它像开玩笑似的,也来了一个切分节奏,此后,经常出现这种切分现象。这种偶尔出现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在音调乏味的四分音符节奏的进行中,表现出一种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教学难点用动作表现所感受到的音乐教学重点聆听音乐并感受音乐。课的结构内容教法时间教学过程一、聆听《调皮的小闹钟》1、故事导入: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它的小主人,小主人开始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完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2、初听,引导学生边听边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然后说一说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故事导入法欣赏法4’3’教学过程3、复听,引导学生发现小闹钟有什么特点?并且每次都用手点出来,表示你听到了。4、再听一遍,把小闹钟走动的声音画在课本上,看看谁画的次数准确。二、唱歌《这是什么》1、听歌曲导入。引导学生静静地听歌曲录音,教师提示:歌曲中唱的是什么?为什么?听录音填画钟表。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随着教师的歌声轻轻拍手、拍腿。3、小声跟着老师的琴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4、跟着琴声填唱歌词。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楚地咬字唱歌。“嘀嗒”要唱得整齐轻巧,“当当”相对要强,连贯。5、分组表演歌曲,听听他们的歌词唱得是否很清楚?由学生之间展开互相的评价。6、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三、课堂小结。听赏法导入法示范法听唱法表演法游戏法4’6’5’4’2’8’4’教学效果授课日期9月1、2日专科组长签字音乐课教案课题童话故事1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小天鹅舞曲》。2、唱《小红帽》教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目的1、通过《小天鹅舞曲》《小红帽》这两首具有童话色彩的音乐,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2、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教材分析1、《小天鹅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的一段舞曲。完成于1876年2、《小红帽》是琳琅满目首巴西儿童歌曲。2/4拍,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大调式。六个乐句中除第五乐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以变化外,第一、第三乐句基本相同,第二、四、六乐句基本相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整个曲调既统一,又有对比。旋律中音阶式的级进进行与分解和弦式进行穿插运用使曲调流畅、活跃,与第一人称的歌词相配合,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教学难点轻松活泼情绪的表现教学重点歌曲动作的编创。课的结构内容教法时间教学过程一、聆听《小天鹅舞曲》1、导入:结合课件,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天鹅湖》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分辨乐曲的情绪。2、初听。初听前提示;听到音乐,你感受小天鹅怎样舞蹈?3、复听,并让学生扮演小天鹅即兴舞导入法欣赏法5’4’4’教学过程蹈。教师提示:看谁的动作轻盈,能够合上音乐。4、再听音乐,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件打击乐器合着音乐进行敲击。教师提示:请你用耳朵仔细听,敲击声音的强弱是否与音乐相适合?引导学生注意乐感,培养合作意识。二、唱歌《小红帽》1、听歌曲示范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歌曲的内容和情绪。2、教师范唱,边唱边进行表演。3、听唱法学唱歌曲。教师在学生跟唱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边唱边表演。引导学生可以看课本上的图做动作。还可以自己编创与课本不同的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三、课堂小结。实践法示范法示范法听唱法表演法4’3’3’10’6’1’教学效果授课日期9月5、6日专科组长签字音乐课教案课题童话故事1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糖果仙人舞曲》2、演唱《有一个人在林中》教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目标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演唱《有一个人在林中》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并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教材分析《有一个人在林中》是一首19世纪初的加拿大民歌,也是一首蔷薇花的谜语歌曲。歌曲为D大调,2/4拍,两段体结构。歌曲前两乐句为第一部分,其旋律级进,呈波浪式进行,叙述性强。后两句是歌曲的第二部分,第三乐句节奏有所改变,附点分分音符的运用,强调问句的语气重间,富有儿童特点。第四乐句巧妙变化重复了第一、二乐句,只有一个音不同,却给人以新鲜感。使整首歌曲完整统一。歌曲从拟人的角度,将蔷薇花比做头顶毡帽,身穿紫外套,独脚站立林中的一个人,很有情趣。教学重难点感受具有童话色彩的音乐的内在情绪。课的结构内容教法时间教学过程一、聆听《糖果仙人舞曲》1、听音乐导入课堂。在听音乐的时候,教师先不讲剧情,只是让学生静静地听,静静地感受音乐的梦幻导入法听赏法6’教学过程色彩。听后,教师提示:在音乐中听到什么奇特的声音了?请你用动作表示(钢琴片琴的声音)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2、复听在复听前,教师先给学生讲述《胡桃夹子》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想像剧中人的形象,边听音乐边表演。二、唱歌《有一个人在林中》1、听歌曲范唱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注意:歌曲哪两句是一样的?有几处是相同的?反复听范唱,让学生找出相同的旋律,并唱一唱。2、和老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填唱歌词。教师提示:注意弱起的第一个音不要“吃”掉,在“紫”字的两音,高音do要唱得肯定。如do唱不准,下行la最不易唱准。3、完整的演唱歌曲4、学会歌曲后,分角色表演歌曲。三、课堂小结。提示法兴趣法示范法比较法表演法8’4’10’3’8’1’教学效果授课日期9月12、13日专科组长签字音乐课教案课题跳起舞课时教学内容1、听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2、演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教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目的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唱《
本文标题:二年级上电子教案音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6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