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备课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爱在身边、保护自己、我是中国人和我长大了。每个单元下设2—3个学习主题。教学内容涉及:爱向我走来、爱心献给你、学会自救、我爱我的祖国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要求及设计理念1、设计理念:(1)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在生活的基础上实现课程的高度综合从内容看:将思想品德、生活常识、社会常识、手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多项教育内容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整合。从目标看:关注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重目标。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一个个生活场景,并在注重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各项教育内容和多重目标的综合。(2)充分体现教材的范例性新教材所蕴含的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不再是以“告诉”的方式,而是以范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教材呈现的是一个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情景,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周边的生活情景去感悟。过去那种唯一、绝对的教材观念是不恰当的,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普遍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新教材的设计注重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精神的感悟和对可能生活的憧憬,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教学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1)以时间和儿童成长的需要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本册教材以儿童的成长需要为主线,以儿童不断扩大的生活空间和时间为线索,整体呈现儿童的生活,从而引发儿童综合的学习和思考。同时,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着重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儿童需要并乐于学习的内容,在反映儿童现实生活的同时,也适当关注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需求。(2)突出养成教育的地位。突出养成教育,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行为指导、情境辨析,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能自然和谐相处的公民打下基础。(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学习特点。通过精心创设活动情境,编写典型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同时,又考虑现实状况,活动方法简便易行,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点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即活动、感悟、实践、指导。(4)从教材的表现形式看,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5)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方面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有机结合,使教材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形成开放性教科书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开拓和创造的空间。教学课时安排:本学期计划用十五周完成时新授课,两周的复习考查评价。第一单元爱在身边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爱自己的家庭,爱亲敬长,热爱自然。行为与习惯: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文明行为,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林的动物等。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爱。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单元分析:“爱在身边”是《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一单元,共设“爱向我走来”“爱心献给你”“爱心故事会”三个主题。本单元主要让儿童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爱,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从而养成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爱周围的人及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形成爱亲敬长、团结友爱的良好态度,做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人。1、我们按照,“发现认知——自主探究——实践创新”的思路设计本单元内容。在教科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切入,选择贴近儿童现实生活有意义的内容,增加活动的形式,凸显活动性、趣味性及品德教育等,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认知、自主探究、主2、在材料的呈现上,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教材力争做到图文并茂,更以直观性、形象性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易于阅读和主动学习。如:我们用四个固定的卡通形象统领本单元的各个学习活动,既形象又清晰。3、注重儿童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教材”变“学材”。如:我们以“小指南”的形式,对儿童搜集资料的方式方法进行归纳和指导,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问题的态度和能力。4、注意了综合性原则上的体现,通整各方面内容,插入了许多儿歌、歌曲、故事、美文等,以避免内容的单一化和简单化,同时,也给儿童的学习创设应有的活动空间,力争实现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活动型综合课的教学目的。课时安排:8课时第一课爱向我走来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被爱所包围。是爱给了我们力量,是伴随我们成长。今天就让我们感受一下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爱。[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模拟情境,亲身感受。(一)、教师出示一张全家福照片。1、涛涛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涛涛有这么多亲人的关爱,他多幸福呀!2、我想大家也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你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吗?3、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二)、那么,同学们,你的家人也疼爱你吗?有谁愿说说你的家人是怎样疼爱你的?4、学生自由发言,相互交流,说出家人疼爱自己的具体事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来切实感受父母家人的爱。]三、课件呈现一段抒情文字。1、老师讲述四川地震中的母亲保护孩子的故事。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3、、你知道妈妈的爱包含在什么中吗4、说一说,你的家人是如何疼爱你的?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还能用这种形式说出其他家人的爱吗?学生畅所欲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促进学生行为的转化。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亲情。]四、教师小结:家人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不计回报,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应怎样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1、小组讨论、交流。五、课后延伸:为家人做一件事,感恩父母。第二课时爱心献给你一、激情导入:同学们,谈到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亲人之爱,可是,大家是否想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来自校园中的友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这些爱,同样也是我们成长中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爱心故事—《老师的爱》。1、老师讲述四川地震中的教师保护学生的故事。下午2点多钟,谭千秋老师正在教室上课,房子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谭老师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上跑。房子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cì)耳的吱(zī)吱(zī)声,外面阵(zhèn)阵(zhèn)尘埃腾空而起……还有四位同学已没办法冲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自己弓着背,双手撑(chēn***)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盖着四个学生。轰轰轰──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3、在学校里,你还感受到哪些爱?(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在我们的校园里,究竟还有多少爱存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2)、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亲身感受到的具体事例,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爱。三、交流1、在我们身边,还有各种各样的爱,你还感受到哪些呢?2、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社会给了我们各样的爱,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学会回报爱。教师小结:大家都说的太好了!其实,我们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爱,无处不在,爱,无时不在,爱不仅在你的家庭中,也在我们的校园里。但愿我们能在爱的阳光下快乐的成长!四、欣赏歌曲《爱的奉献》《感恩的心》五、诵读《游子吟》《恩情》六、课后延伸日记交流家人对你的疼爱。第三课时爱心故事会一、激情导入:同学们,谈到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亲人之爱,可是,大家是否想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来自校园中的友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这些爱,同样也是我们成长中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爱心故事—《恩情》。1、教师讲述故事。2、故事听完了,你知道故事中的“我”所感受到的恩情都是谁给的吗?3、学生谈谈听了故事的感受。三、那么,在社会,在学校,在我们的身边,你都感受到了哪些爱呢?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还有多少爱存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2、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亲身感受到的具体事例,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爱。(1)、在学校里感受到的爱。(2)、来自社会上他人的关爱。五、教师小结:大家都说的太好了!其实,我们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爱,无处不在,爱,无时不在!但愿我们能在爱的阳光下快乐的成长!六、悄悄问自己:我该怎样回报他人给我的爱呢?指名回答。七、课后延伸1、快快行动,把你亲自感受到的爱的故事写进日记吧!2、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关爱。单元活动制作一份爱心表格每天总结一次,本单元结束后总结表彰。第二单元保护自己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初步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行为与习惯:养成自觉遵守和宣传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培养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生活习惯。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学习求助和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如调查、讨论、模拟表演、合作交流等。单元教材分析: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安全和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本单元设计体现以下几点: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2、在内容与活动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儿童的兴趣。3、突出灵活性与开放性。4、引导自主、探索性学习。课时:8课时1、认识它们很重要主题目标1、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2、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的方法。3、培养健康安全的生活习惯、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活动准备1、学生搜集交通安全标志图。2、教师准备交通安全标志图。3、有关的录像、课件、学生表演的道具。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我认识它们一、录象导入,激发情趣。1、配有音乐。播放一个儿童在美丽的蓝天下自由玩耍,突然发现了妈妈,去追妈妈时,不小心发生车祸的惨剧。2、让学生说一说,看了录像后,你有什么感受?(由此导入新课)二、活动。“我认识它们”。1、出示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的头饰。(1)同学们,你们好,认识我们吗?我们交个朋友吧。(2学生看标志,说出几种标志的含义。2、你还见过那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你能画下来吗?(1)小组交流。(2)放音乐,学生画一画,画完后把自己的标志贴在黑板上。(3)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画的标志图的含义。3、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1)讨论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那些不注意交通规则的行为?这些行为会有什么不安全的因素。(2)看录像,内容是各种不注意交通规则的行为,说说他们做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做?(3)看完录像,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收获?(为了自己的安全我们应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4、读儿歌(课本25页的内容)(1)出示课件,读儿歌。(2)两人一组,边拍手边读儿歌。三、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交通安全警示语、宣传标志语或公益广告等。四、课堂延伸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也可以访问或实地考察,了解更多的交通安全标志,并了解他们的含义。第二课时擂台赛上比一比一、导入我们认识了很多安全与交通的标志,它们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擂台赛上比一比吧。二、活动设计
本文标题: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64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