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2010——2011第二学期兰海鸿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2名。该班学生部分思维反应较慢,学习能力较弱。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差。多数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在能力方面,部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二、复习目的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000以内的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习的基础知识。2、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两位数和一位数相乘,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4、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三、复习内容第一部分复习认数和统计知识;(第二、九单元)第二部分复习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第三、五、七单元)第三部分复习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第四、六单元)第四部分复习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一、八单元)四、复习重点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以及乘法的笔算。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五、复习难点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六、复习措施1、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习。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习,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习,练习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6、加强个别辅导。7、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8、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习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习。七、复习时间安排第一部分复习认数和统计知识;(第二、九单元)2课时第二部分复习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第三、五、七单元)2课时第三部分复习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第四、六单元)1课时第四部分复习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一、八单元)3课时复习1认数、统计复习内容:书本第100页期末复习第1--3题,第104页期末复习第24题.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对数的读、写、组成和大小的比较。能正确进行千以内的加减计算。学会统计。2、通过建构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增进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复习重点:千以内数的正确读、写、组成和大小的比较以及统计表格的正确填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小朋友们,这本书上所有的内容我们都已经学完了。今天,我们就开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相信你们通过复习,肯定会比以前学得更棒!(板书课题)二、梳理知识,形成结构书本第100页第3题(1)月球表面的最高温度是一百二十七摄氏度。(2)月球上的一天是六百五十五小时。(3)上海金茂大厦高四百二十米。①要求:在座位上先试着读一读这些数据。②生读数据,指名读。③生写数据,集体订正。④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数,你们能举一些例子吗?学生说数字时,可以请其余的学生板书。⑤你们举的例子真多。那刚才这些数分别是由什么组成呢?自己选一个说给同桌听听。指名说数字的组成。⑥谁能把这些数字排列一下顺序吗?⑦学生排列数的顺序,汇报交流,可以从大到小排列,也可以从小到大排列。指名学生小结怎样比较数的大小。三、题组练习,发展提升1、看谁连得快(1)我们一起看书本第100页第1题“连一连”,请你们在书上完成。(2)生动笔连一连,汇报结果。(3)你们是怎样想的?2、书本第100页第2题黑板出示四个数字:0、2、5、8(1)我们来看这4张数字卡片,你能从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吗?小组内合作,动手把三个数字排一排,比一比哪个小组中找到的三位数最多?(2)小组合作找三位数,汇报结果。你们找到了许多三位数,那怎样介绍就不重复也不遗漏?(3)那在这些三位数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如果要用三个数字直接排出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你有什么好方法?先与同桌商量商量。学生交流方法。(4)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谈话:排最小数时,最高位上不能写0。那用四个数字直接排出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方法会吗?(5)总结:要使组成的三位数最大,首先要使百位上的数最大,再每次从余下的数中挑选最大的数,分别填在十位、个位上。要使组成的三位数最小,必须使百位上的数最小,但不能是0,然后每次从余下的数中挑选最小的数,分别填在十位、个位上。四、补充练习1、4个百、9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2、703里有()个百和()个一。3、个位上是0,十位和百位上都是6。这个数是()。4、30个十是()。5、接近500的数是哪些(502、399、603、495)6、100、300、500、()、()7、112、233、334、()、()五、复习统计出示“期末复习”第24题图片。先请小朋友仔细看图。1、图中的图形可能按哪几类进行分类整理?学生回答2、你能说说“合计”是什么意思,表示什么?3、会求吗,怎样求?动手试一试。4、学生独立填表。对这两张统计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同桌交流。六、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好方法与大家交流的?复习2认识分米、毫米;认识方向;认识角复习内容:书本第101--102页期末复习第9--12题.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分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感性体验。会确定位置,从而巩固学生已有的对平面图形的直观体验。2、通过观察、测量、语言描述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复习重点:长度单位的适当选择和方位的确定。复习难点:能流畅地用语言描述路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小朋友,在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是和数学有关的。比如辨别东、南、西、北这些地理位置,比如上学的路线,比如物体的测量等。今天的复习就和这些内容有关。二、方位复习互动1:书本第101页第8题1、讲述:小华、小军、冬冬、小芳住在同一个城市。他们的家如图所示。出示“期末复习”第8题的情境放大图。2、指一指图中的八个方位。认清了八个方位,认一认图上有哪些地方?3、能说说小朋友家与学校的关系吗?谈话:看来小朋友对方位掌握的不错。你们能说说其他地方相互间的关系吗?谁来说,说对了,全班小朋友送给他掌声。4、方位都搞清楚了,四个小朋友上学的路线比会说吗?小组里可以先说一说,过会我们全班交流。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路线,全班交流。评价:说得真不错。三、长度单位复习互动2:书本第101页第9题1、提问: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学了些什么长度单位吗?(1)根据学生说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2)我说一个长度单位,你们能很快用手势表示它的长度吗?(3)你们知道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学生说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谈话:明确了这些长度单位的长度,我们要选用这些长度单位来填空了。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的吗?2、出示书本第101页第9题:一块橡皮厚12(),一张方桌高8(),旗杆高9(),一枝钢笔长16()。学生独立填写,全班核对。并说明理由。3、小结:在填写长度单位的时候,一定要在脑海中回忆这件物品的实际模样,再从米、分米、厘米、毫米中选择合适的单位。四、测量复习互动3:书本第102页第10题1、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对长度单位已有所掌握,那么请你们观察这两幅图。出示第10题,瓷砖和课桌图。2、提问:你在图中观察到了什么?能不能直接把你观察到的数据填入括号?3、自己先独立完成,并想想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4、汇报。评价:小朋友们不仅自己会填,还能用理由来说服人,真不错。五、画线段练习互动4:书本第102页第11题1、谈话:小朋友们会填了,会说了,你们会画吗?请你们先画一条4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35毫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相互检查。2、学生操作,同桌检查。提问:画线段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3、观察:哪一条线段比较长?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为什么4厘米的线段要比35毫米的线段长些吗?六、数角、找角练习互动5:书本第102页第12题1、出示第12题第一小题。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共有几个角?2、你能为图中的直角画上标记吗?学生操作,全班交流。3、提问:有几个角?你是怎么知道的?其余两个角是什么角?4、教师出示第二小题。现在你能用三角尺找出图中的三个直角吗?5、学生操作,教师巡视。6、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七、学习归纳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复习3加、减法口算及笔算方法复习内容:书本第100--101页期末复习第4--7题.复习目标:1、掌握几十、几百加减几十、几百,或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口算题。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笔算。2、通过实际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表格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在解题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复习重点:三位数加减的口算及笔算。复习难点:在实际活动中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小朋友们经过近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我们这本书马上要学完了,想不想在这节内容丰富的复习课上来检验一下。二、回忆旧知1、提问:在这个学期里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有关加减的计算知识?学生说出主要类型,教师加以概括总结。2、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概括的计算类型,同桌之间相互出些题目并计算。3、总结:着重强调进位加、退位减、隔位减的计算的注意点。三、勇夺红旗谈话:通过刚才的练习,小朋友们对本学期所学的加减计算肯定更加熟悉了。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勇夺红旗”。1、口算旗:书本第100页第4题(1)完成第4题口算。(2)学生在书做完成,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对。(3)集体纠正让学生交流各种口算方法。2、笔算旗:书本第100页第5题谈话:我们在做计算题的时候要细心,有时要注意观察发现其中的奥妙,往往会取得好的效果。1)一起来做369+504和399+504,注意比较这两道题的异同。2)提问:你认为在连续进位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你觉得什么地方容易出错?3)算一算,比一比:自主计算2、3组3、验算旗:书本第101页第6题1)小朋友们真聪明!连夺两面红旗,接下来我们先做书上的第6题。2)集体核对。3)总结:验算是检验笔算是否正确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再加一遍的方法检验加法,也可以用减法来检验加法,用加法来检验减法,我们可以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4、方向旗:书本第101页第7题1)认识方向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看图上从学校到少年宫一共有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比较近,为什么?2)你能算经过邮局的那条路比经过体育场的那条路近多少米吗?首先要求什么?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回答。5、表格旗:1)补充有关加、减的一张表格,我们先来仔细看一看。2)提问:从表格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是怎么求出二班有多少本图书的?要让学生明白330里面包括了三部分的内容,减去一班和三班的本数就是二班的本数了。三年级一班有多少本图书该怎么求?6、应用旗1
本文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6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