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中职学校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中职学校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析【摘要】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而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及综合素质的需要。尤其是中职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关键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职学校一、校园文化的含义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的特征,并且以创设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终极目标。二、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现状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招生规模成为学校的生命线,许多学校将大量的精力投入招生宣传而无暇他顾,学校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目标及常规管理等方面往往盲目随大流。同时,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缺乏对学校文化本质特征、功能作用、表现形式及方法途径等方面的认识,而将学校文化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加之学校文化建设无法在短期内见效,学校从实用功利的角度也不太重视。三、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1.培养目标不正,思想认识不够由于受“普高热”等影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堪忧,招生人数急剧下滑。在此种情况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办综合高中班、高职班,虽然注重理论教学,但严重忽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思想教育。学校领导层的思想认识未形成共识,多数领导认为应该以高考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所以在新形势下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问题和做法等没有积极进行研究与部署。2.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忽略制度体系的改良中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较快,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职学校原本薄弱的教学基础设施越来越不适应发展要求,故学校加大经济投入,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改善校容校貌,但是却忽略了学校软件设施的建设。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没有完整的办学章程,在教学质量的考核中,缺乏科学考核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指标体系,使学校的发展很不稳定,起伏跌宕,不能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3.格调上庸俗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校园由于市场经济促进文化市场的发展,许多格调上庸俗低下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校园。学校附近的一些不良网吧、录像厅、卡拉OK厅、桌球室、电子游戏室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包围着校园,课余时间,学生们成群结队地涌向这些场所,打发着寂寞的时光,甚至通宵达旦,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四、如何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1.完善校园制度制度是人类维系个性生活及社会关系的各种规章、法则和体制,科学合理的制度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权威的、客观的力量,成为集体价值理念,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自主地接受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完善的校园文化。但制度的完善并不意味着僵化,要制度创新,如可以对学校的德育制度进行德育合理性论证,在制度创新时坚持民主性原则,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制度讨论、制定和落实的实践中来。学校教学的目的不是“管住”学生,而是创新体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激励和引导学生走良性发展的道路,所以在制度创新时还应注意一点,减少“硬”约束,强调“软”约束。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学校作为一个比较简单的社会体系,人际关系也相应简单,主要体现在师生及学生间的关系上。老师作为引导者,要以高尚的师德,向学生倾注爱心、耐心和信心,换取学生的信赖和支持,同时在解决学生间纠纷的时候,也要秉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妥善解决问题,力争形成和谐、融洽的集体。3.美化校园环境周围的环境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或是行为,所以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生态校园建设之机,全面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给学生一个优美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还应当加强校广播台、墙报、宣传栏等方面的建设,使其更好的发挥弘扬主流文化、宣传学校办学实践等方面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适当在校园内增加跟专业设置有关的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建筑,营造良好的育人大氛围。4.丰富校园生活完善的校园文化离不开充实的校园生活,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使学生在充满朝气的精神氛围之中,情操得到陶冶,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品格。学校可以利用学校文艺节、科技节、运动会、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时机,组织征文、演讲、文艺演出、参观游览、歌咏比赛等活动。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素质教育,结合专业特点,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开展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文化。校园文化在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也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能够激发青年学生的激情,能够唤起青年学生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所以一定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唐光辉.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5.[2]海存福,张志斌.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大学发展软实力[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07.[3]方凤玲,李迈强,周建华,刘进丰,陈国燕,张瑞民.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调研[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4]邱书军.“山海”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08,04.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字体:大中小】【2009-11-18】【编辑:李大好】【点击次数:439】【关闭】一、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校园文化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形态上看,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从形态上集中指向环境设施文化,它的建设重点通常是从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来熏陶和净化置身其中的学生。而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则表现为学校中多年积累、沉淀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次体现。二、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征与其他文化相比较,中职校园文化除具有校园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如下个性特征:1.技术应用性。这是由中职培养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的,它是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2.职业定向性。中职教育是中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性教育,学生一进校,就选定了职业方向,打上了职业的烙印,要求学生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3.就业导向性。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学校遵循市场规律确立的办学理念。中职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设置、专业的调整、教学模式的改革等,都要围绕社会职业岗位、岗位群对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需求和学生就业的需要来开展。4.行业指向性。中等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鲜明的行业指向性。中职校园文化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依托行业办学是保证中职校园文化始终处于社会文化最前沿的必然要求。三、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构想中职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学校群体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校园精神风貌和文化气氛,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及个性特征的集中体现。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认同和外界的认可,优秀的中职校园文化是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设营造的过程。1.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完成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校园的教育环境不仅是育人的条件,也是育人的手段。在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中,中职学校不能一味地模仿普高的建设模式,而必须在物质层次上处处突出“职”的特点。中职学校必须有科学先进的实验、实训楼和一流的专业实验室。中职学校的教学环境布置,必须有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与职业有关的因素,让学生从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体味专业感受和专业思想,提高学习动力。2.营造文化自觉氛围,实现中职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校园文化的营造者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的本质、规律和文化职责有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识。加强对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讨是校园文化工作者的首要责任。中职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上应自觉地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二者并重,强调学术研究的多学科综合与交叉。这种自觉性应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及各种文化活动中,体现在各种生活技能的培养之中。这些活动要形成一种规律.甚至是一种制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提升文化自觉。3.加强并完善中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实现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中职学校应始终把建立一套科学、稳定、规范、合理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保持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的同时,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按照中职教育特点和规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创新,使其更有利于学校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如在教学管理上,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为轴心,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和综合化的课程或培训项目,建立与实行以学生专业技术等级率以及对口升学率为重心的综合考虑体系,围绕提高中职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4.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体现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中职教育要办出特色,才能占领市场,各中职学校应在校园建设发展进程中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把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展现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四、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方向1.准确定位、长远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准确定位,长远规划。目前,一是要按照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努力营造与中职学校地位、特征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要着眼长远,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实现措施。校园文化作为附属于学校的一种社会文化,在不同的中职学校应该有不同的特色。因此.要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就必须立足长远,规划好校园文化建设,并将其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逐步实施。2.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职业精神相结合,联系学校发展实际,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从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行业(职业)文化等方面,构建校园文化体系。一是要坚持人本思想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建设人本和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二是要坚持职业和专业发展的不断整合,建设机制创新的中职教育文化。三是要坚持师德与师风并行.建设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和诚信、严谨、善诱、灵活、高效的教师文化。四是要坚持自由与纪律、个性与合作协调统一,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五是要坚持有形感染和无形渗透相结合,建设和谐、优美、高雅、向上的环境文化。3.搭建有效的校园文化载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来搭建有效的校园文化载体:第一,搭建课程教学载体。课程教学在传授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必然反映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质。充分利用课程教学这一主渠道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力。第二,搭建学生社团载体。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锻炼、提高、发展自己的舞台,也为其实践兴趣、爱好,扩大交往开辟一个广阔天地。第三,搭建校园环境载体。优化校园环境建设,提升育人环境的品味,是加强中职校园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渗透在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标牌,大到校训、校歌,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控制作用。第四,搭建信息平台载体。以学报、校报、广播、网络、电视台为主要媒介的校内信息平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窗口。第五,搭建组织机构载体。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抓
本文标题:中职学校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7494 .html